3大“录取率”高的考研专业,选对可降低考研难度,你选对了吗?
文/爱叨叨的学哥
考研专业在有3大“录取率”高的专业,大学生要有数。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目标也就重新进行了升级,大学生所背负的学习目标肯定是更大一些的,大学阶段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肯定是比高中阶段更难的。
大学生不是光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还需要为未来毕业后的就业来进行考虑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很关键的学习阶段。
大学生的上涨速度真的很快,从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2022届大学生数量预计上涨100多万,达到1021万。
这么看来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越来越大了,为了破局,选择加入考研队伍的大学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上涨。
马上就要开考的2022考研人数就创下了一个新高,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也要涉及到考研专业的问题,在考研专业中有3大“录取率”高的专业。
对于考研的大学生,考研专业是一个重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的都是同专业考研,毕竟这样复习的难度会更低一些。
但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大学生也是存在的,选择学习和本科阶段不同的专业,那等大学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相当于多掌握了一个专业技能,那就业期间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了。
在各大院校的考研专业中,经过专业人士的总结,有3大“录取率”高的考研专业,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入选,读研率达到30.2%。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医学仪器、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都需要这一专业的人才。
像东南大学、北大、浙大和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的这一专业都是很厉害的。
材料化学专业的科研录取率也偏高,达到了29.3%,这一专业的大学生还是相对常见的,发展的前景也会更好一些。
像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节能环保和分析检测、新材料、生物医药、轻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不同领域和行业都需要这一人才,北大、北京理工、北京交大和南开等院校这一专业都是很厉害的。
工程力学专业的考研录取率是最高的达37.1%,工程力学包括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2部分,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还是很广泛的。
个人解析
在选择考研专业的事情上大学生还是要重视的,如果选对的话可降低考研难度,大学生报考的是录取率高的考研专业。
那大学生上岸的可能就会比选择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要大,距离2022考研的笔试只剩下半个多月的时间,考研的大学生一定要全力做好备考。
要夯实基础
在考研的笔试中思想政治理论和外语的满分都是100分,两门专业课的满分是150分,但有的院校只需要考一门专业课。
在每门科目的试卷中,不同考题的难易程度都是有比例的,偏基础的题型大学生是一定要得到的。
这部分是大学生一定不能减分的,所以就需要大学生在备考期间要夯实基础。
多刷真题
每门科目的题量还是不小的,答题速度的快慢程度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大学生的速度太慢,那就容易出现答不完卷的情况。
为了提高答题的速度,就需要大学生备考期间要多刷真题了,大学生的答题速度就是在不断练习进步的。
安排好复习计划
离2022考研笔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每一分一秒都是不容浪费的,大学生要安排好复习计划,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在要不要决定考研这一问题上,就看大学生的个人选择了,不过大学生要做到不能盲目跟风,大学生不能看室友都准备考研了。
觉得考研对于自己今后肯定是有好处的,也就跟着一起去报名,如果大学生是这一情况的话,在备考过程中基本上投入程度是不会太高的。
恐怕也是难以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可能中途就会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样的话对于大学生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了。
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可以选择录取率高的专业去进行报考,那大学生考研成功的机会就提高了,不同的专业是有不一样的研究方向。
大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身最想学习的方向去考研就可以了,大学生选择同专业去考研,那难度肯定是最低的。
大学生跨专业的难度是最高的,毕竟什么理论知识都要从头开始学习。
今日话题:
你选对了吗?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红人季#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