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复读生自述:高考失利以后,是否该复读?答案并非你所想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每年的高考结束之后,考生的心情都是两极分化,考得好的自不必多说,而考得差的往往要在勉强入专科院校和复读当中做出选择。

  有人说复读还不如直接打工,也有人说复读是一次全新的机会,那么高考失利之后,到底要不要选择复读?

  

  林浩在高考时只拿到了300分的成绩,如果不复读,只能选择进入专科院校,但是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自己读书十几年也花了不少钱,为了不再给父母增添负担,林浩决定要出门打工。

  没有学历又没有社会经验的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工地的工人,工作过程中让林浩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仅仅做了3天的时间,他便感到身心俱疲,也深刻的认识到想要凭借打工赚钱改变生活真的很难实现。

  

  不久之后,林浩又因为胃病被送到了医院,几乎花光了之前所有赚来的钱,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要复读。

  虽然还要靠父母的血汗钱读书让他感到愧疚,但是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林浩也坚定了决心,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终于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00分的好成绩,成功逆袭,之后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研究生、高校导师,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其实对于复读还是不复读的选择,之所以让人感到纠结,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没有下定决心,对自己也没有充分的信心,担心复读之后依然不能取得好成绩,但是通过林浩的亲身经历,学生们应意识到一切皆有可能。

  

  不受外界的干扰

  。学生如果要复读,那么就要进入一个新的班级,面对新的同学,虽然年龄上往往仅是相差一岁,但是在“复读”这顶帽子的作用下,可能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更重要的是,

  有些应届生看待复读生的眼光并不友好,甚日韩动漫至会瞧不起他们。

  

  所以学生在选择复读之前,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不要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找准重心,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知识的复习上。

  正确看待复读的压力。每个选择复读的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承受一些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学生不能被这些压力击垮,而是将它们全部转换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这也是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

  

  复读的确是转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但是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有些学生学习底子比较弱,那么即便是复读,往往结果也不是很理想,还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光。

  这部分学生明显更适合直接进入大学,虽然可能只能进入一所一般的大专学校,但是在那里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有了一技之长以后,再进入社会找工作就会轻松许多,所以在复读还是不复读的选择中,学生最好要在正确衡量自我之后,进行理性的选择,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复读呢?

  首先,存在严重偏科问题的学生不适合复读,虽然多数学生都会出现偏科的现象,但是如果偏科太严重,想要通过一年的时间就扭转局势,可以说十分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顾及好其他科目的复习,需要投入的精力很多,而复读效果往往不佳。

  

  其次,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的学生,复读的过程不但要承受学习上的压力,还有很多外界的压力,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很难在这种环境下做好复习,最终成绩也不会理想。

  

  最后,上升空间有限的学生,学生对于自身的真实水平都很清楚,只是有时候不甘心落后,想要多试一次,可是如果进步空间有限。

  那么复读或许并非理性的选择,还不如抓紧时间尽快进入大学生活,说不定会找到新的出路。

  

  总而言之,在学生高考失利之后,关于复读还是不复读的选择,一定要经过理性的思考,没有固定的标准判断复读是正确的选择,还是错误的选择,关键在于学生自己。

  如果下定了决心,并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那么复读大可一试,反之,学生不要轻易冒险,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之后,往往效果也不好,这种情况下进入大学更合适。#知识红人季#

  举报/反馈

上一篇:-民事诉讼法学「3」
下一篇:三分钟带你了解高考的前世今生!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