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学课堂》:跟随大师足迹,发现文学之美,传承北大精神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23
手机版

  曾经有一个笑话:问在北大读书是什么体验?回答是“一塌糊涂”(一塔湖图)。其实,这个谐音梗说的是北大的三个关键性建筑:博雅塔、未名湖和新建的北大图书馆。

  在万千学子心中,北京大学是一所神圣的殿堂,是值得为之拼搏奋斗的目标。北京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历史地位,离不开蔡元培等历任校长的苦心孤诣,更离不开那些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能在北大读书治学固然是一桩美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不过,随着通信技术的变革,大学里的优质资源和信息也以更多的方式普及到更多的人。美中不足的是,我们与真实的课堂还有距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研究”是北大中文系的一门招牌课程,在喜爱文学、研究文学的人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当年也对北大中文系有过向往,虽然失之交臂,但在北京读书时,还可以骑车去北大中文系蹭课听,如今已经不太容易实现了。(北大清华等高校敝帚自珍,日渐封闭,已与当年情形大不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遗憾,特地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北大文学课堂》。这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就是一本汇集名师品读名著、教学相长的好书。

  一、北大中文系的深厚底蕴

  当年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曾经说:大学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根据北大乐黛云教授回忆,1948年她考入北大中文系,当时中文系有沈从文开设的“国文与写作”、废名的“现代文学作品分析”、唐兰的“《说文解字》”和齐良骥的“西洋哲学概论”等课程。其中,沈从文的课很受欢迎,但讲课很慢。沈从文很注重写作,第一年记叙文写作,第二年是文艺文写作,第三年是议论文写作。

  北大陆俭明教授回忆,王力、魏建功讲“古代汉语”文学课,游国恩讲《楚辞》有声有色。朱德熙先生讲的课大家都爱听,林庚讲唐代诗歌。

  在今天看来,当年北大中文系可谓大师汇聚、群星云集。这些大师们深厚的学术底蕴、扎实的学术作风,让北大中文系一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术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如何解读文学名著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大文学课堂》精选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鲁迅、茅盾、沈从文等)和代表作品,以此勾勒出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脉络,从多维度进行解析和阐释。

  文学欣赏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北大的老师们也一直坦诚一个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从老一辈的乐黛云、严家炎到中生代的孔庆东、曹文轩,再到生力军张丽华等人,这些名师们在名著解读中有独到的研究,可以给人启发,更容易带我们走入文学欣赏的殿堂。

  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很多人都读过,但很可能只是将其作为一部婚恋小说。而温儒敏却从社会反映层面、文化批判层面、哲理思考层面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给人不禁有恍然大悟之感。

  又如,陈平原通过周作人、郁达夫、张恨水和邓云乡的四篇散文,讲述北京的春夏秋冬,从而揭示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打通了人与城市的隔阂,让人重新发现生活的城市。

  这些名师们之所以能够让人如沐春风,离不开他们的学识素养和扎实的备课。北大中文系教授陆俭明曾经这样回忆,1960年本科毕业后他就走上讲台授课。陆俭明向很受学生喜欢的朱德熙先生请教授课的诀窍。朱先生笑着说:哪有什么诀窍。不过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于是,陆俭明认真回忆朱先生如何授课:怎么跟前一节衔接,怎么切入,怎么展开,举什么样的例子,甚至包括板书怎么安排,都很讲究,始终在考虑怎么让学生喜欢听,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正是这种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激励着每一代北大教师真正向韩愈的“传道受业解惑”看齐。

  三、传承北大精神

  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中文在当今的功利社会,更像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其实,对于社会来说,中文学科是“无用之大用”。要传承北大精神,真正做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定不能只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定要有精气神,有底气,有一点理想主义。

  北大教授陈平原回忆,他20世纪80时代到北大念博士时,第一届只有他跟温儒敏两个人。他们两人上课的方式是每星期到王瑶先生家里去聊天,谈学问也谈人生,经常是从下午一直聊到傍晚。

  中国自古有言传身教的传统。学生跟老师朝夕相处,一起读书、生活,观察老师如何做学问,也看老师的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自己体贴、模仿。说得出来的,是有形的经验;而精微之处,很多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或描述的。

  对于不是北大人的普通读者来说,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北大课堂的现场氛围,神会北大名师们激扬讲坛的魅力,领略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智慧和温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本书中汲取那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你智慧和温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不忘初心使命 坚守安全底线 黄山学院持续推进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
下一篇: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实力如何,值得报考吗?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