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年轻化学院士盘点,比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23
手机版

  

  2017年8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

  已经结束

  初步候选人为157位

  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

  颜宁在列

  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里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

  年龄最大的为72岁

  年龄最小的为39岁

  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

  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

  在不停的崛起

  今天化学人生给大家盘点一下

  45岁以下的化学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38岁院士: 支志明

  支志明,1957年9月生于广东省遂溪县,香港人。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应邀在国内多所大学当客座教授。

  

  支志明教授在整个化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支志明教授开创了关于d8 和d10金属复合物的化学,包括:激发态化学、d8 和d10金属离子的封闭壳体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也领先发展了具有反应活性的金属-配体多重键复合物,并应用于原子、基团的转移/插入反应,实现了选择性C-H键官能团化,在有机合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被问及在众多头衔中最喜欢哪一个时,支志明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最中意‘中科院院士’这个称号。能够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是香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这是我人生的最大荣耀。”

  做科研应该是你自己真的喜欢做,或者是你真的想解决一些科学上的问题,真的喜欢探索。 ——支志明

  38岁院士: 任咏华

  任咏华,女,1963年2月生于香港,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无机化学家,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今保持着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的纪录。

  

  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任咏华的语速和步伐比一般人快,她说自己属于性急一族,总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手头的事情办妥。但对于作研究,她却有难以言说的耐性。

  “安心地去工作,专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对自己负责任,这是最重要的”

  “化学于我不只是工作,还是兴趣,是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任咏华说。“我选读化学是因为喜欢从事客观理性的分析工作。人们总认为化学家制造污染、毒物,其实这是一个靠化学才能正常运转的世界。”任咏华说。

  

  “我觉得自己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我可以完全不休息工作一整天;如果非常放松,我反而会感觉很不自在,所以家人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你需要回到实验室,去闻一闻化学药品的味道了。也许,我是个离不开化学品的人。”

  

  如今,她成为研究发光分子和太阳能创新技术的国际权威。在她的心目中,化学堪比艺术。“我一直将化学家比喻为艺术家,以创新理念创造新事物。我总是因自己是一名化学家而感到幸运和骄傲,因为化学是一门旨在创造新的化合物的主要学科。我们可以将化学和物理的领域结合以发展新的材料并解决能源的相关问题。另外,也可以结合化学与生物学或医药学来解决疾病和健康的相关问题。”

  我一直将化学家比喻为艺术家,以创新理念创造新事物。 ——任咏华

  40岁院士: 麻生明

  

  ▲麻生明院士

  麻生明,1965年5月生于浙江东阳。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7-201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有机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我愿像徐霞客一样,在科学世界里写写‘游记’。我来过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为后人做些参考。——麻生明

  42岁院士: 张希

  张希教授,1965年12月生于辽宁本溪,高分子化学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希教授是清华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在超分子组装与聚合物薄膜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成果。

  心中有科学,眼中无学科。 ——张希

  43岁院士: 赵玉芬

  

  赵玉芬 1948年12月11日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河南淇县。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生命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生命起源、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现了磷酰氨基酸能同时生成核酸及蛋白,又能生成LB-膜及脂质体。提出了磷酰氨基酸是生命进化的最小系统。发现了丝组二肽可以切割RNA及DNA切割机理与生物化学中水解磷酸二酯键一致。发明了合成抗癌药三尖杉酯碱母核的新方法。主要成果有(1)有机磷试剂在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应用(2)N-磷酰化氨基酸的新性质(3)磷酰化氨基酸与小肽(4)氨基酸与小肽的FAB-MS研究。代表作有《元素有机化学》、《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磷与生命化学》。

  43岁院士: 高松

  高松,1964年2月生于安徽泗县。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8、1991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将分子设计合成、实验表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结构的关系。在发展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的分子和单链磁体等方面合成了具有独特拓扑结构的氰根桥连二维配合物,依赖外磁场具有磁弛豫现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短桥配体构建的分子磁体,高含水有机晶体中的分子簇和网络可以为理解宏观水的结构提供线索。曾获2004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如果你确实着了迷,你就会明白,并且可以确定,你确实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高松

  43岁院士: 李灿

  李灿,男,1960年生于甘肃省金昌,1980年7月毕业后留河西学院任教,后在大连物化所读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

  

  现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委员会主任、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遵从自然规律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做科研亦是如此。 ——李灿

  44岁院士: 江雷

  

  江雷,男,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3月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江苏镇江。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该校化学系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1994年回国后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2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荷叶表面的疏水结构

  

  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模板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电纺丝法等多种有实用价值的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学习自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中生有。 ——江雷

  44岁院士: 赵东元

  赵东元,1963年6月生于辽宁沈阳。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物理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现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主要从事介孔材料合成和合成机理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的研究。发明了SBA-15等介孔材料。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疏水和亲水的比例,合成了17种三维孔穴结构的、大孔径的、立方相的介孔分子筛。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将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扩展到有机组成体系。提出了“酸碱对”理论,合成了一系列介孔材料。提出了热处理和提高孔壁的交联度的方法,改进了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和表面酸性。曾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杜邦青年教授奖等多项奖励。

  创新就是不随波逐流,多提问题。若是无解,那便可能是研究的方向。 ——赵东元

  44岁院士:白春礼

  白春礼,1953年9月生,辽宁丹东人。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 曾获国际化工协会授予的国际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轻易放弃与你原先想法、设计不一样的东西。 ——白春礼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官网 化学人生整理编写 公号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闭幕
下一篇:中能电气(300062):独立董事关于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