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有八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教职工103人,本科生约1100人,分属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学和生物信息学五个专业。随着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授人以渔的“渔”或者传道授业解惑中的“道”应该是什么?作为教学科研型理工科学院,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首次提出了“一元二阶”人才培养模式,试图回答以上疑问。所谓“一元二阶”模式,“一元”是指教学工作中的生本主义理念;“二阶”是指人才培养目标,第一阶是专业素养,第二阶是科学精神。
推行生本主义,落实“一元”理念
所谓生本主义,就是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维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1.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国家“双一流”以及湖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战略,在生物医药战略新兴支柱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学院积极应对国家、社会以及学生的需求,通过提升传统专业、改造应用专业、布局新兴专业等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平台—模块—方向”为架构组织课程体系,重点突出不同专业和方向的培养特色,突出专业和学科趋势以及地方战略新兴产业接轨的特点。目前学院有一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计划项目。
2.以教学方法为抓手,贯彻生本主义理念
学院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四门核心课程为例:分子生物学课程探索了“BFLC教学模式”;生物化学课程采取了“以竞赛促学习”的方式;微生物学课程开展了“支架式FSD实验教学模式”;细胞生物学课程构建了“模块化和游离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今年随着MOOC和SPOC的建设,学院正逐步推进翻转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教师以引导为主,并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以三导工程为措施,实现生本主义愿景
学院积极推行三导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为学生提供服务。1)心理辅导。包括性格心理辅导和学生专业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情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自信。2)学业指导。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制度,成功举办了“走进光谷生物城”、“生化微积”等一系列学业指导特色活动。3)就业引导。按照出口不同加强就业分类引导,和学生一起规划人生,积极引导学生多途径升学或就业,为学生铺好走出校门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三导工程,让学生及时走出困境和迷茫,在四年中尽量少走弯路,不走邪路。
夯实专业素养,实现“第一阶”目标
在校四年期间,学生必须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史以及专业前沿等。专业素养是第一阶培养目标,可以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以机构重建为契机,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取消原先的“系”建制,保留专业,每个专业设立一名责任教授,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品牌化建设、专业实习实训、专业评估等。教研室的作用一度被严重弱化和边缘化,没有基本的教学活动,学院基于课程组,重新建立了五个教研室,学院所有教师被归类划入这五个教研室。专业和教研室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教研室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单元,负责课程的精品化建设。通过重建学院的教学机构,厘清职责,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提升了为学院师生服务的水平。
2.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升教学团队水平
专业建设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只有一门门课程建设好了,才会有一流的专业。近年来学院完成了七门核心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并积极推动这些课程的转型升级。如分子生物学等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遗传学等课程转型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团队水平,近五年学院教师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教改论文近50篇,获国家及省校级教改课题20余项,曾获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荣誉。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水平的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3.以创新能力为追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采取主干实验室加公共技术平台的管理框架,目前有10个主干实验室、6个公共技术平台;中心对学生采取开放预约机制,随时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中心建构了“基础—综合设计—创新”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保证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有近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共建了一个省级生物技术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将实习实训从传统产业向生物高新企业转移,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例如学院和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签订培养创新人才计划,该企业已投入60万元用于首期建设;武汉合缘绿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与学院协同培养产业人才。
培育科学精神,实现“第二阶”目标
有调查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精神的国民比例竟然不到5%,从提高国民素质这个角度出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责无旁贷。至少针对理工科学生来讲,我们认为授人以渔的“渔”以及传道授业解惑中的“道”就是科学精神,实现第一阶目标是基础,实现第二阶目标更为重要。
1.营造学院科研氛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
学院的科研工作在几个领域一直很有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学院通过内培外引,师资力量大大加强,形成了以“国家青年千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等牵头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活跃了学院的科研氛围,例如最近一个学期的国际学术交流就非常活跃,仅国外著名高校来访学者的学术报告就达20余次。通过学院老师的宣讲,通过和国内外学者的交流,在科研文化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帮助学生首先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我们认为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学院通过科教协同育人,让学生充分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2.提倡“科研无门槛”,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精神
学院一直倡导“科研无门槛”的理念,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院教师的科研实验室,或者学校周边中科院病毒所、中科院水生所、中农院油料所等科研机构的科研实验室。如果学生将来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工作,那么本科阶段的科研经历将促使学生提早进入角色,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学生将来不从事科研工作,这段经历也会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处事风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院引导下,课余时间在科研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本科生忙碌的身影,通过亲身参与科研,让同学们了解科研流程,熟悉科研方法,并在科研过程中遵循科学精神。
3.加强课外创新创业,促使学生内化科学精神
学院设计并举办了一系列特色的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达尔文杯生物秀”“本科生Bio-Sky科研论坛”“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挑战杯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等,通过这些以学生为主角的活动,促使他们自觉地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将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院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润物细无声”地给学生打上科学精神的烙印,让科学精神成为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拥有科学精神的学生一定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定可以适应社会并贡献社会。
“一元二阶”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实施“一元二阶”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学院学生不仅在英语竞赛等非专业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在专业竞赛中如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省级优秀学士论文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院一次性上研率一直稳定在40%-55%,名列学校前茅。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到大学或者科研院所深造,还是到企事业单位工作,都表现出专业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深受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佳评,社会口碑好,教学质量也得到第三方评价机构如麦可思的认可。在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热爱学习和钻研的先进典型,如2013届学生程议锋综合素质突出,曾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名单;2016届学生张玲琳,因出色的科研能力和英语能力已被世界名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录取为研究生。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海谋 吴文华)
上一篇:23考研报考人数474万!弃考竟达到35%!
下一篇:“良师益友”十佳奖:程方益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