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读博不统考只能申请?申请考核制或是大趋势,寒门学子更难了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一般来讲,在我们的认知里,想要读博基本只有三种渠道,一是硕博连读,二是导师推荐,三是像考研一样通过统考。

  但事实上,这几年许多地区都进行读博制度改革,不少高校都取消了统考,用“申请考核制”代替。

  

  前不久北京体育大学发布通知,从22年开始,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硕士想要继续深造的同学只能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自主申请,不再有统考了。

  据悉,这一改革的主要宗旨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可以进一步选拔出顶尖人才,同时强化博士生生源质量,强化博士的核心竞争力。

  

  想要申请读博难度也更大了,考生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材料,主要用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外语能力、创新能力等,考核主要也考察这几方面,学术素养、科研创新力和外语水平。

  其实不仅是北京体育大学,更早之前的郑州大学、国防科技也都陆续公布了类似的通知,22年开始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不再进行博士生统招考试了。

  而且这几年来,采用“申请考核制”的高校已经越来越多了,34所自主划线高校里,已经有20多家高校宣布采用“申请考核制”了。

  

  换句话说,将来想要读博,可能只有“申请考核制”这一条路可以走了,统招是不可能了。

  如果从表面上来讲,似乎差别的不大,无非是换了一种对考生的考核方式,统考是通过考试,而申请考核主要是由学校导师进行审核。

  

  但如果从实际情况来分析,你会发现两者的本质压根就不一样,最直白的讲,申请考核制的出现,其实是“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出现了本质上的变化。

  以前的统考,跟考研统招差不多,考生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就能报名,然后只要通过考试,就基本上可以读博了。大多数研究生都能具有参加统考的资格。

  但申请考核制就不一样了,TA不需要考试,只需要学生自主申请,但最大的门槛也就在这了,除了最基本的申请门槛外,不同高校自己还设有不同的门槛。

  

  比如有些学校要求学生研究生期间独立发过影响因子大于XX的SCI论文、英语六级必须高于多少分以及拿过国奖或者省奖等等。

  这些原本的加分项,在申请考核制下都可能成为申请读博的门槛。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还有学校看重学生的出身,非211高校的研究生不要也成了许多学校的门槛。

  如此一来,一些寒门学子的晋升之路,就又被削窄了一分。

  

  换句话说,原本的统考只要你能顺利报名考试,就有机会读博。但现在的“申请考核制”,你可能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从上面的两者对比不难看出,申请考核制和统考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而且要求更严格。比起统考,申请考核对于考生的筛选更灵活,同时也更细致。

  

  申请考核制最大的优势在于,避免了机械化的“以分数论英雄”,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更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能找到真正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统招考试最大的问题在于,不仅很难筛选出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学,还会让相当一部分人钻空子——他们之所以读博,并非为了学术研究,而是把读博作为跨越阶层的渠道。

  申请考核制不用统一进行考试,你再擅长考试也没用,你能拿出来的只有自己的教育水平、学术能力和外语能力等这些实打实的硬件条件。

  

  虽然导师、学校的主观筛选或存在一定不公平性,但整体上看,显然要比统考来的更透明,审核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总得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最后,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读博全面采用“申请考核制”将是大势所趋。

  申请考核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早在2007年,北大和复旦就已经开始带头尝试了,经过14年的实验,目前9成左右的双一流高校都已经实行了“申请考核制”。

  

  与此同时,在一些“非双一流”的高校里,申请考核制也在逐步推行,许多实力强劲有博士点的非双一流高校也在进行逐步改革,不少专业学科陆续落地了申请考核制。

  在欧美国家,这一制度已经普遍实行多年,经验证明确实有效,无论怎么看,未来读博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或是大势所趋。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专升本和专升硕,在出国的路上,专科生怎么选择?
下一篇: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复试基本分数线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