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实践化解科学教师培养难题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原标题:以创新实践化解科学教师培养难题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最大的希望和依靠在师范教育这个源头,而要从源头上保障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高远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要将目标落实于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项需要攻坚克难的重任,不仅要有理想信念和迎难而上的担当,而且要有卓尔不群的专业素养和行动智慧。

  基于对科学教育及其师资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率先成立科学教育研究所,2002年开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2007年牵头完成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增设科学与技术教育领域的论证,由此走上科学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开拓之路。20余年间,面对拓荒之难没有退却、没有放弃,特别是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间断过招生,基本走过了科学教育及其师资人才培养实践路上诸多难点和堵点。

  总结回望亲历我校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心路历程,笔者与同事感悟最深、获益最大的莫过于创新驱动力量的神奇。科学教育进入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困难,教师教育共有和科学教师教育特有困难的叠加,突出表现在综合、实践和探究的课程性质对师资的高要求与师范生作为教学新手连“临床实践”经验都不足的矛盾。是创新实践——在理念、内容和方式上全面依靠创新引领和驱动的实践,使难题得以系统化解,从师范教育源头上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不仅必要,而且被证明可行。

  创新引领科学教师培养模式优化,攻科学课程综合性升级之坚。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立,最直接的需求源于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而《科学》作为一门综合科学课程,首先从内容上要将《物理》《化学》《生物学》三门分科科学课程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融入《科学》这一门课程。最初,课程的综合性一般难以一步做到内容融合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只是内容的混合,成为人们常说的“拼盘”式综合课程,凸显的是“合科”和“减少科目”的效果。相应的师资培养定位,自然容易采用从培养四门分科科学课程师资的相关专业中各取一点的“万金油”模式。然而,综合性是《科学》课程的优势特征,是其独特价值所在,不能停留在内容混合和“合科”的层次,而要走向融合、集成之路。科学教育专业只有相应升级构建起创新驱动、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服务和支撑《科学》课程综合性升级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2008年大幅度修订了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范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淡化对学科内容全面但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代之以聚焦真实问题解决的科学探究学习亲历,通过涵盖内容范围虽有限但深度和质量更高的精选学习活动,培养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面对未知、应对挑战时不可或缺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特别是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面对问题保持好奇的探究学习习惯,善于沟通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

  创新驱动科学教师培养力量协同,克科学课程实践性落实之难。中小学科学课程相比其他科目,本身对实践性就有更高和更特别的要求,加上科学课程综合性从内容汇合走向融合的升级发展,需要以实践为支撑平台和实施载体。这样的课程性质自然要求科学教师教育突出实践性,培养的教师有足够的实践能力。然而就是这样理所当然的要求,恰恰击中了师范教育的软肋,成为科学教师教育需要攻坚克难的痛点。因为基础教育长期未能走出“应试”窠臼的现实,倒逼教师教育成为应试型教师“供应链”,而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师范院校普遍面临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升级压力,似乎难以兼顾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性成为教师教育的短板或痛点,科学教师对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致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面对如此两难,广西师范大学成立“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简称“兴华平台”),将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多年的脱困努力及所聚焦的科技素养教育创新实践,发展为机制创新导向的作为,给予可持续发展制度化保障。迄今我们通过举办“兴华创新实践师资班”,共组织来自29所高校的869名高年级学生,到112所渴求科技课程师资的合作学校顶岗实习,承担科学或技术课程创新实施重任,实现准教师同步向有经验和科技创新型教师的跨越。在“强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背景下,科技素养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获得强大升级发展动力,协同创新成效令人期待。

  创新研发科学探究实践育人活动,解科学课程项目化实施之困。科学课程综合性升级和实践性落实的攻坚克难,最终要寄希望于科学教师教育理念和育人活动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自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确立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实践作为学生通过科学课程习得的核心素养之一。针对囿于课本、聚焦知识技能点的密集训练等普遍盛行于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基于真实问题、基于实践任务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项目的科学探究学习被寄予厚望。然而,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及跨学科主题和项目化的课程实施要求,对每一位科学教师都是真正的挑战。

  研发高质量育人活动及资源,并在科学教师教育中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早已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人不懈追求的兴华担当和创新作为,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源多元化需求,相继催生出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兴华平台等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攻坚克难能力及相关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得到质的提升。特别是2015年成功举办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活动因科技探究特色和实践育人价值得以脱颖而出,迄今在广西已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连续主办6届“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活动逐步发展成为普及性、普惠性的学校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创新实施和师生探究实践学习展示交流平台。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及其相关专业师范生,作为赛事裁判和志愿者在参与活动组织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淬炼和提升,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批又一批未来的科学教师在活动中加速成长,更加坚定了投身科技素养教育的决心和信心。科学探究实践育人活动创新研发的成果,有效化解了科学课程项目化实施的困难,让立“兴华”担当师德、树“舍得”智慧新人的根本目标,有了优质课程资源和育人活动的保障。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科学教育及其本科专业建设所经历的特别困难,其实只是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和突出反映,唯有真正直面困难、直击痛点、直抵本质的创新实践,才能超越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的障碍,有机会发掘更大的意义。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14日第13版

  作者:罗星凯

  责任编辑:

上一篇:全国百所重点中学网站: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下一篇:作文选材三原则:真,新,奇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