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中,提高文化自信是最深层的、最持久的根基,一个国家的实力既包括国防科技之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如文化教育方面。中国可以在国际上大展拳脚,不单是因为国家的实力强硬,也是因为国家有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作为一种精神依托而存在。党中央多次发布倡导中华优秀的相关政策,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嵌入传统文化,要求教育者立德树人,在教育过程中科学规范地遵循教育的根本任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方可远眺,在高校课堂上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一种提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增强大学生信心。“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底气,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传人,更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思想政治的教育宗旨是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是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修身、齐家、治国等篇目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何去何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价值取向,主流价值,核心思想,民族精神,展示传统文化等,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倍加珍视。类似于中华民族内关于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以及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为人处世原则,更是古人为现代所遗留下来的优良之处。作为当今高校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并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要求也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运用,促使当代大学生用国学来充实自己,推动个人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从而坚定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促进大学教育内涵式发展。所谓促进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为了坚守高校教育课堂的价值阵地,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接班人,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懂得培养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大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对于建设高质量大学教育意义重大。各高校深化四史教学,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深入研究科学真理的现实意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大学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活力。
弘扬中华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
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大学教育课堂中“内嵌”中华文化,所谓“内嵌”指二者的结合并不是生搬硬套和断章取义,而是要对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内涵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将其融会贯通。这是一项需要多方努力、开拓创新的系统工程,在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难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最终实现二者的完美契合。
政治思想教育理论课程的应用。政治思想教育理论专题讲座是以教化育人、践行理论为主要渠道,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在思政理论课上,要立足于本专业的学术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遵循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准确、恰当地将中华优秀融合在一起,彰显传统文化底蕴。比如,对大学生教学时应该尊重、爱护和保护自己的国家,多引用类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句和一些经典故事,让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穿插“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骥伏枥,壮志在千里”等崇高理想信念。这些中华优秀文化,无不蕴涵着人生的丰富智慧与修身养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引用到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能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文化深度,又能使政治思想教育纵向发展。
大学教师队伍丰富自身。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考验的不只是老师个人的专业素养,而且还涉及到老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大学老师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加强自己的文化理论修养,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古今中外的对比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相互辉映,从易到难,通过细致、系统和深入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理论从实践中来,最后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的教育目标。检验专业知识的有效性,主要是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进行社会实践,也是检验课堂效果的最终途径。因此在高校课堂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暑期三下乡以实践为载体开展教育,如社会实践、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利用端午划龙舟等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屈原爱国之心;重阳节走进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把我们国家的尊老爱幼精神发扬光大;清明祭拜先烈,做到心怀感恩之心,心怀爱国之心,达到知行合一的真正境界。
拓展高校教育载体。校园文化作为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无形的环境教育和引导,所以说中国文化是应该将道德规范、思想精华、行为规范等提炼出来,适当地加以补充。除了这些,还可以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举行红色文化宣讲活动,还能开通公众号,每周都能普及一个与国学相关的故事情节,让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同时,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丰厚而伟大,因传承而兴盛,因传统而繁荣,大学教育课堂作为弘扬社会主导思想的主渠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追根溯源、因势而变,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与高校的受教育对象结合在一起,使我国的素质教育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不会让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中的引进,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更是创造性地发展的要求,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上是必不可少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课堂融为一体,会让大学课堂更有深度和有温度。(作者:朱磊副教授、牛书萌,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CSY21004)成果。
来源:光明网
上一篇:华商记者直播带岗第37场走进西安培华学院 向人才发出见证百年校庆的邀约
下一篇:北大医学部成立眼视光学院 今年开招硕士研究生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