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陌生人说话”,是孩子安全教育中最大的坑
记得之前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街头测试视频,名叫“你相信你的小孩,真的不会跟陌生人走吗?”
视频中,工作人员以宠物、糖果等作为诱惑,与小孩搭讪。不费吹灰之力,工作人员就和孩子混熟了。对于“跟我走,去看一看吧!”的邀请,孩子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就愉快地答应了。
看完视频之后,心里不禁一阵寒颤,看来大多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还是不够到位。
那句很多人都会提醒孩子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不是真的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别和陌生人说话”到底有哪些“槽点”
事实证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警告,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远远还不够。
在开展安全教育之前,家长应该首先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因为任何侥幸心理,而松懈了本应百分百由父母承担的监管。
作为孩子,很难有能力辨别犯罪分子的招数,机敏到可以寻求到帮助,强大到可以勇敢说“不”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让孩子试着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同时,家长也要明白:自己才是孩子的铠甲。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这句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最大的问题是太过笼统,并常常与现实矛盾:
1
孩子不知道,到底什么人才算是陌生人
对于孩子来讲,他不认识的人应该都算陌生人。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断地在“提醒”、“强迫”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
比如某个邻居阿姨、某个快递叔叔、某个同事阿姨,每次领着孩子碰到他们,我们总是不忘鼓励孩子“来,快和叔叔阿姨打声招呼”。
这时候有没有想过,咱们的孩子也会困惑。“不是不让我和陌生人说话吗,他们都是谁啊,我又不认识,干嘛还让我打招呼呢?”
他们迷惑于,到底谁才算是不能与之说话的“陌生人”?
2
暗示孩子你认识的人不会伤害你
太多数据显示,熟人犯罪对孩子造成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不论是之前让人痛心的杭州被害女孩章子欣,还是上海新城董事长猥亵案,都在告诫我们,即使是认识的人,父母也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们。
而且陌生人中,也有一部分可能会帮到自己,比如迷路之后指路的陌生人等等。一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将所有的陌生人都等闲视之,也许会让孩子在面临危险时,错失自救的机会。
3
失去用本能判断的机会
孩子们真正应该警惕的,更应该是那些令人生疑的人。也许,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比如盯着孩子看很久,眯缝或睁大的双眼,躲闪的目光。
一旦这些蛛丝马迹触发了我们的防御系统,就会转化成直觉来警醒自己提高警惕。这近乎于本能的行为往往能在危急关头帮助我们逃离危险,孩子同样也具有这样的本能。
但他们若从小就被教育陌生人是危险的,便无法发展自我判断和相信本能的能力。
对待“陌生人”,孩子真正应该拥有的态度是什么
既然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并不能简简单单地用一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来敷衍孩子,那么我们到底该让孩子对“陌生人”拥有怎样的态度呢?
在我看来,不应该给孩子制造无谓的恐慌情绪,对关于如何与陌生人相处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积极、正向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首先需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大多数的陌生人不是坏人。
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白白增加孩子的恐惧感,更何况我们还希望孩子在必要的时候能向他人求助。
因此,像“你再到处乱跑,坏人就把你抓走了”这样的话,咱们就尽量少对孩子说一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和孩子谈“陌生人”:
1
重新定义陌生人
要让孩子知道,“陌生人”仅仅是一个中性词。
不是所有不认识的人都是危险的,也不是所有认识或熟悉的人都是可信赖的。
所以,将孩子周围的人划分为“值得信赖的人”、“熟悉的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要比陌生人来得更为具体明晰。
要给孩子列一份可信赖人员的名单,其中包括家人也包括像警察这样的陌生人,让他们在遇到危险或者困难时,向这些可信赖的人求助。
2
告诉孩子几个“绝不”
反复地告知孩子几个“绝不”:
没有爸爸妈妈的允许,绝不跟他人走;绝不上他人的车;绝不接受他人给的东西;绝不替他人保守“秘密”;绝不让他人看和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要立刻坚决地对对方说“不”;后退,并迅速跑开;大声喊叫,引起其他人注意;见到家长或其他可信赖的人后迅速告知刚才发生的事情。
3
让孩子明白行为才是判定对方是否值得信赖的标准
要让孩子知道,对方的哪些行为应该引起警惕。
小暖曾在《比起责骂杭州失联女孩家人,不如让更多父母知道这个“救命系统”》一文中,总结了会给孩子造成安全威胁的危险信号,比如大人向孩子寻求帮助、不认识的人接孩子回家、要送给孩子礼物等等。
把这些危险信号告诉孩子,让孩子在这些情况下,不需要理会任何的礼貌和规矩,而是坚决拒绝,大声喊:“不!走开!你不是我的爸爸/妈妈!”
这些危险的信号,不仅仅是针对“陌生人”,而是应该包括所有不在可信赖名单上的人。
4
通过角色扮演和孩子演练这些危险信号
真实的场景,更能让孩子领会我们的意图。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模拟刚才提到的那些危险信号,看看孩子真实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5
教孩子认识本能、相信直觉
全美著名的安全专家De Becker 把“人类通过本能感知危险的能力”称作“天赋”,我们不要浪费了这种天赋。
孩子在年龄尚小时,可能还未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本能。我们可以在日常,寻找可教之时,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识别危险的直觉。
比如,在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时,就是帮他们“科普”感知危险的本能的时刻。
让孩子明白,看似自然发生的“打雷了我想要找妈妈,还会捂起耳朵”是因为恐惧这种情绪希望我们远离害怕源,“找妈妈”和“捂起耳朵”这些行为就是在恐惧的推动下去“本能”地寻找帮助。
这样的解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对直觉采取行动”。
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他注意到自己的感觉、向孩子解释这种本能,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举例来说明什么是“本能”。
它可以是某一天,商场的售货员因为觉得孩子可爱就直接摸了他的脸蛋,你觉察到孩子的闪躲和不快,当下就应该鼓励孩子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摸我的脸”,并告诉孩子他的闪避和那种闷闷的感觉就是身体在当时做出的本能反应。
让孩子明白,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它们能提醒我们远离危险。并鼓励孩子将这些体会感受应用到每天的社会交往中。多锻炼多积累才能让孩子在脑中慢慢形成对应的神经联结。
6
提升孩子向他人获取帮助的能力
要给予孩子与陌生人说话的机会。当然,这不等于让孩子随意地见人就聊。
前提是进行练习的场所是可控的,孩子自身已经做好准备去接受这样的锻炼,以及家长要在不远处观察和保护孩子的安全。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在与陌生人直接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说话的内容、方式、语气,去把握自己心理的变化,去摸索自在的界线,去捕捉本能的信号。
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选一个人,去问一问时间。等孩子回来之后,家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他更深入的思考:
为什么你选了那个人?整个交流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你是否感到自在?(例如:那个人站得离你很近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你觉得对方与你交流是否自在?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你的做法会有什么不同吗?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向路人询问书店怎么走、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或者独自进店购买某样物品等方式去锻炼孩子向“陌生人”寻求帮助得能力。
7
和孩子演练走失后该怎么办
一定要告诉孩子,万一自己不小心走丢了,他该怎么做:
尽量保持冷静,不要哭(如果做得到)
这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尤其困难,但困难不代表家长就可以不向孩子强调这一点。如果孩子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他们是可以保持冷静的。
筛选求助对象
警察并非第一选择,毕竟他们刚好在孩子走丢现场周围的可能性非常小。
带着自家小朋友的阿姨是更好的选择,其次是其他阿姨和穿着制服的女性工作人员,家长平时和孩子一起出门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特别留意这类人的特征(制服、名牌)。
熟记基本信息
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手机号码,大一点的孩子如果能说出学校或居住的小区名字更好。
或者我们可以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准备随身携带的信息卡片,并告诉孩子放在那里,但注意平时不要将这些信息外露(例如:有家长会把信息写在孩子的鞋舌内侧)。
约定等候地点
如果是在封闭场所走失,比如商场,可以让孩子在求助店员后与店员一起在收银台等待。
如果是开放的场所,比如街道、公园、火车站,让孩子在求助后不要四处跑动,留在原地,不能跟他人走(接警后的110 除外)。
如果我们和孩子到了一个从未去过的新场所,也应该尽快和孩子约定好等候的地点。
提前演练
在出门前,我们应该把上面这些走丢之后的应对措施,提前和孩子讲好、做好演练。
平时带孩子出门也可以经常性地问一问他们,如果此时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他应该怎么做。
安全教育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在孩子尚小时,与其时时刻刻让他们盯着那些照不到光的地方,不如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安全感。万不可把我们因为各种新闻悲剧而产生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与其让孩子明白暗,不如让孩子知道如何能找到光。
-END-
参考资料:
Burby, L. (2018, Nov 30) Stranger safety tips for kids and parents.
De Becker, G. (1999) Protecting The Gift: Keeping Children and Teenagers Safe (and Parents Sane). New York, NY: Dell Publishing.
De Becker, G. (2019, May 15) Teach your kids how to talk to strangers.
Drexler, P. (2015, May 22) Teach your kids to talk to strangers.
Kashef, Z. (2018, Nov) How to talk to your child about interacting with strangers.
Shumaker, H. (2016) It's OK to Go Up the Slide: Renegade Rules for Raising Confident and Creative Kids. New York, NY: Jeremy P. Tarcher/Penguin.
What to teach kids about strangers.
Wlener, J. (2017, Jun 14) 3 Practical ways to talk to kids about strangers.
上一篇:儿童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下一篇:8个步骤在家做好孩子安全教育!家长赶紧收藏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