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藏”着市级非遗!走进高明这个工坊,体验“花灯技艺”魅力→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原标题:古村“藏”着市级非遗!走进高明这个工坊,体验“花灯技艺”魅力→

  点花灯习俗在高明流传已久。每年农历新年,高明多个地方都会举行“开灯”仪式,而前一年新添男丁的家庭要在祠堂、祖屋等处挂一个大花灯。2017年,高明花灯技艺正式入选佛山市级非遗项目,成为高明区又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明的花灯制作形式独特,西安范洲村的黄龙吐珠灯、更楼泽河村的八角灯和明城龚村的剪花灯,都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高明花灯市级传承人黄燕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跟随父辈学习花灯制作手艺,40年来一直延续着传统工艺,经她手而出的各式花灯不计其数。

  今天,让我们一起

  走进黄燕琼的工作坊

  了解高明花灯的起源、制作及传承吧~

  

  花灯上的图案,大多由印章印上,而印章都是由黄燕琼亲手雕刻而成。佛山日报陈嘉懿摄

  源起百年前 高明花灯源远流长

  高明花灯习俗,广泛流传于高明区各镇街,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按高明的习俗,当年添丁的家庭,要在来年的正月起灯。流行的花灯分两种,一种是挂在社公处,称社公灯,另一种是挂在祠堂或者厅堂,称八角灯。灯——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具有光明、吉祥的含意,在高明,灯同丁同音,有添丁之意。所以,花灯是一个吉祥的符号。

  高明最有特色的灯节为荷城街道西安范洲村。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范洲村人罗黄裳高中进士,官至贵州省按察副使,其才学深得嘉靖皇帝赏识,特准御赐范洲村制作“黄龙吐珠灯”以示嘉奖。按皇帝旨意,黄龙吐珠灯取样于江西,用竹篾和彩纸扎制,以60个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尖角形图案组合成3.6米高3.6米宽、形似龙珠的大圆形灯,并用通花剪纸图案装饰,内燃油盏,光芒四射,十分壮观。

  自此,范洲村每年制作一个大型黄龙吐珠灯,悬挂在该村“三珍堂”(又称大庙),新春正月各家都在厅堂悬挂花灯。

  

  黄燕琼亦在不断地调整,在古老的花灯工艺中加入小朋友们喜爱的元素,扎作出卡通灯、荷花灯等。佛山日报陈嘉懿摄

  更楼镇泽河村制作的是俗称“三十四面睇”的大型八角灯,灯形别致。灯面用木刻印画装饰,装饰画多是“八仙过海”“八仙贺寿”等如意吉祥故事,别具特色。每年正月,悬挂于祠堂正中央,村民称为祠堂大花灯。各家则自制或到圩市选购细花灯回家悬挂。

  各村的开灯仪式也略有不同。如更合镇的灯节风俗是由外公送灯到外孙家,送灯又俗称“担灯”。如外公已仙逝或其他原因不能送灯,则由舅舅担灯,有男女结合,香灯延续之意,含意深刻。各家在祠堂挂的花灯点则要燃至正月十五。

  高明花灯习俗的流行自然带动高明花灯扎制行业的发展。花灯扎制艺人每年十月开始扎制花灯,正月初二开年后,花灯扎制艺人在各圩市摆卖各式花灯。据清光绪二十年《高明县志》记载:“新庄圩在新庄前,俗名花灯圩。每年元月初三,村民挑各式花灯在此发卖。午后散。”

  工艺复杂 扎制工序繁多

  现在高明仍有十多位花灯扎制艺人,黄燕琼是最年轻的一个。她八岁开始扎制花灯,从小跟着父亲去灯圩卖灯。黄家的扎制手艺不知传了多少代,爷爷、父亲都以此为业,她从小就耳濡目染。黄燕琼有5兄弟姐妹,以前扎制手艺是传男不传女的,不过家中兄弟们不愿意承继,老父亲为了不让手艺失传,就让女儿接手。老父亲早几年离世,留给女儿扎制手艺,还有几把竹尺和印模。他曾讲过,世代相传,尺度不能变,灯上所表现的祝福不能变。

  

  高明花灯要经过选竹、砍竹、开篾等步骤,才能制作而成。因此手艺人都会用山竹为原材料,再进行挑选。受访者供图

  花灯的扎制工序繁多,选竹、砍竹、开篾、折篾、扎架、选纸、裁纸、剪纸、印刷、糊纸、画纸11道工序,共118个步骤,全部只能由人手做,做好一只花灯至少花费十多个小时。产能低,成不了产业,没什么人愿意传承。

  制作花灯用的竹子也有讲究,要选用山竹,而且只能用其中韧性最好的内部。每一盏花灯成品,都是由灯脚、灯芯、灯角、脚框、十字棒五个部分组成,这五个部分所用的竹子都有不同的规格。

  手扎花灯寄托着添丁发财、吉祥如意等殷切祝福。黄燕琼表示,高明流行着做八角花灯,“八”寓意着“发”,花灯有3层角,每层有8个角,共有24个角,代表着一年24个节令。每个灯面配木刻印画,灯角用彩纸花及剪纸图案装饰,这些都蕴含着多种情感的祝福。其中,灯带上的双金钱、红心、大吉、双喜、石榴,分别有了财富、爱情、吉祥、珍贵等含义。

  非遗传承 用创新焕发生机

  在高明,手工制作花灯的艺人寥寥无几,这门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如何让高明花灯走得更远,成为了花灯“守艺人”思考的问题。

  在高明区博物馆的推动下,近年来,高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走进学校、社区、村居、小区授课,让更多人接触到非遗手艺,提高市民非遗保护意识。

  

  黄燕琼正在展示她制作的花灯。佛山日报陈嘉懿摄

  目前高明部分学校也开设了“高明花灯”扎制手工技艺课程,邀请黄燕琼到校内传授传统技艺。“现在每周都要去学校为学生上课,大多数都是一到三年级。”黄燕琼说,来到学校、社团里教导花灯扎制,并在传统中创新,加入现代元素,扎制利市花灯、莲花灯等。

  在教习中,黄燕琼亦在不断地调整,在古老的花灯工艺中加入小朋友们喜爱的元素,扎作出卡通灯。荷花灯就是黄燕琼原创的新型花灯,通过在传统花灯工艺中融入现代元素,荷花灯呈现出来的效果极具趣味性,非常适合小朋友提着玩耍,因此很受小朋友欢迎。

  此外,观察黄燕琼近几年设计的花灯造型,多以“十二生肖”“童年记忆”等为主题,更加契合现代的审美和兴趣点。

  “传统的东西,也得让孩子们感兴趣,才能传得下去。”黄燕琼表示,非遗保护既需要传承传统工艺,也需要发展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非遗传承不“断档”,让濒临失传的技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焕发生机。

  今年5月,高明区开展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其中便包括高明花扎制。高明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明不仅是革命老区,也是佛山非遗文化集中地。秉承“红色+”理念,区博物馆一直致力以非遗作品诠释红色精神,用非遗技艺传承历史故事,通过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接下来,区博物馆将开展更多非遗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非遗保护意识。

  文化高明编辑部

  来源丨佛山日报陈嘉懿

  编辑丨佛山新闻网李华键

  审校丨区燕芬、张星星、刘丹红、何绮华

  在看点一下

  责任编辑:

上一篇:你说对了,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从现在开始,我也是大学生了!
下一篇:雨城区“四强四促”提升家长学校办学水平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