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西学校柯马凯、白思南:办一所扎根中国的国际学校
导语
中国国际教育行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国际化学校进入品牌时代。
在每一所品牌名校独一无二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创始人以其前瞻的理念、笃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引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深刻影响着所处时代的国际教育行业的发展,为中国国际教育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因此,唯有创始人能够深入阐述学校品牌所蕴含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分享建校与办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方法,解读中国国际教育行业前行历程中的挑战与困难、机遇与未来。每位创始人和每所学校的故事,值得被记录。
京领联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教委员会,特别打造《国际学校创始人专访》栏目,深入访谈中国头部国际化学校创始人,旨在传播优质教育理念,展示成功品牌故事,分享先进办学经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
本文为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始人柯马凯、白思南专访。
图片来源:京领团队摄制
创始人名片
红旗下长大的教育家
柯马凯
Michael Crook
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始人
深耕中国非盈利组织与跨国企业数十载
白思南
Sabina Brady
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始人
学校介绍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北京的20几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当中设立较早、被誉为“全球7所IB首选培训学校之一以及IB学校的全球典范”。
京西学校(WAB)强调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融入中国文化的典范。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校园环境、积极策划开展的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化;同时,作为一所国际学校,京西更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多元文化走入校园,指引学生们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让多元文明在这里绽放出时代光彩。
如今,完备的课程体系让京西成为全球7所IB首选培训学校之一以及IB学校的全球典范;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重视多元融合与中国文化的融入,让京西成为国际教育领域融合中西文化、打造品牌社区形象的先驱。
一、使命与定位
国际教育中国化:
京西学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为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诞生于改革开放浪潮的北京京西学校,秉持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作为一所为解决外籍人员子女的在地教育问题而创办的学校,京西学校不是将西方教学模式“端”进中国,而是中西融合,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国际教育中国化。
京领:据京领研究院统计,目前中国三类国际化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国际部、民办国际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计有1300余所。国际化学校在中国蓬勃发展,请问您们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使命和定位?
柯马凯:
中国国际化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步伐,伴随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进程,人才流动催生了教育需求,而我们京西学校的主要使命是为“引进来”的外籍人员的子女提供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招商引资、引进外国人才等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外籍人才在华就业。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独具中国特色,但是也与国外的教育体制有所区别。那么经由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的这些外籍人才,他们的孩子和中国学校的教育体制无法直接接轨,所以我们专门为来华外国人的子女开办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同样,中国改革开放还有“走出去”的国民,有些家庭学生希望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那么这也相应的有了另一种形式的国际教育。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我认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教育都需要与所在的地区的本土文化相适应。办学初期,我们几个朋友都保持这样的一种理念,即我们不要生搬硬套地把西方某一种学校的办学模式“复制”到中国来,我们要办一个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学校。既要能和西方的学校接轨,同时又能让他们领会到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无论他来华一两年也好,还是待上十年八年也好,我希望他们终生都会留恋这一段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跟中国交上朋友,跟中国人民交上朋友。
反之,那些为“走出去”深造的中国学子所发展起来的国际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而对京西学校来说,则是国际教育中国化。
图片来源:京领团队摄制
白思南:
对于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员来说,他们的孩子在中国受的教育需要一个获得全球认可的国际教育基础。因此,为了兼具中国化与国际化,我们采用IB课程培养理念。
因为IB课程强调因地制宜的发展,提倡让周围的环境成为教室,即教育者在哪里办学,就应该利用哪里的资源。假设我们在法国办学,那么我们就需要开办法国化的国际学校。因此,我们在中国办学,就应当把中国作为学习环境,这便是办中国化的国际教育。
柯马凯:
其中存在两个区别,其一是为中国本土学生“走出去”创办的国际教育和为外籍学生“引进来”的国际化教育之间的区别;另一个便是白思南所说的我们在办学倾向选择上的区别——我们不办美国学校,也不办英国学校,而是要办中国化的国际学校。
二、理念与文化
多元包容:
国际教育领域中西文化融合的先驱
在全国1300余所国际学校中,京西是较早提出融合中西文化理念的学校,也是全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最重视中华文化的学校之一。京西的学生来自数十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而国籍的不同更凸显出融合的重要与魅力。京西深刻理解学生国籍构成的多样性,于是更加注重中外文化积蕴相互渗透的效果。
京领:京西学校创立时设立了基本目标——“要做一所多元化及包容性的学校”,我们也看到学校在招生和师资配备上都以多元化作为原则之一,为什么“多元化”是京西的核心文化之一?
柯马凯:
对于一些外籍人员来说,他们希望子女在中国接受的教育能够与母国文化和教育体制接轨。譬如他们是英国人,就希望上英国学校;德国人上德国学校,日本人上日本学校。
所以,一些学校也会有倾向地选择能够匹配相应国家教育制度的课程,比如说面向想要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学校就以AP课程为主;面向有意向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就以IGCSE等课程为主。
据我所知,现在国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100多所不到200所,北京有20多所,但是其中选择国际性的教学大纲譬如IB课程的学校只是一小部分。在京西,我们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是Mosaic of Diversity(多元化)。我们学生的来源和国籍背景非常具有多样性。最终学生“走出去”深造的目的地,我们也希望具备多样性。我特别高兴这些年来我们的高中毕业生遍布全球:不论是去英国、美国、加拿大的,还是欧洲的、大洋洲的、亚洲的……等等,他们的去向非常多元。
白思南: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在华接受的教育能够与他们母国的教育体制接轨。譬如,有不少学生最后要回到丹麦或者芬兰等国家上大学,对我们来说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要保证他们在京西接受的教育符合他们母国的教育制度、语言等等。所以多元化非常重要。
柯马凯:
我们的学生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世界几大文明之中,中国的华夏文明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认为来到中国生活,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应该让外国孩子们了解,如果不领略中国的文化太可惜了。
在学校里,我们的教学用语主要是英语、汉语,另外还有荷兰语和法语。以小学部为例,在外语课程选课中,汉语是必修课。我们的生源遍布全球五十几个国家,有的学生也许选择去一些大国留学,有的学生愿意回到小国深造。因此,汉语教育对他们而言很重要,母语学习也同样重要。除教学用语之外,我们会根据需求开设多元化的小语种课程,比如丹麦语、马来语。
此外,学生的流动性很强,有的学生入学时间比较短,由于父母的职位调动,一两年内家长和孩子可能就会回到他们的祖国。还有一种情况是是投资者设立了在北京的企业,外籍人员的子女可能在京西学校从幼儿园一直上到高中毕业,我们京西学校最小的学生大概三岁入学,毕业时有的孩子已经十八岁了,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学生平均在京西接受教育的时间大概是五年。
所以我认为,学生的流动性、多语言背景都对多元化有所体现和要求。世界文化众多,是“共同体”,彼此之间应当互相借鉴、互相欣赏。
融合开放:
让外国孩子讲好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在北京京西学校,我们可以在体育课看到有体育学校的老师教授武术、美术课上有中国画家教授水墨画……创始人柯马凯先生曾提到,其祖辈开始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有着特别的情感。小时候父母带领他到中国农村去参加劳动的体验,也促使了他在办学时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关注中国社会、关注中国文化与环境的能力。
每年,京西学校的学生都要参加在中国的实地考察,考察范围包括全国的不同地区。学生们还要参与当地的社区活动,并从社区合作与互动中获益。中国文化还与学术科目相结合,将文化之旅与中国历史、语言、地理、建筑、艺术、自然、戏剧、体育、教育、社区和美食结合起来。
京领:京西学校特别强调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这体现于校园理念与文化、建筑场景、课程教学以及相关活动上。为什么京西会尤其重视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种中西融合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白思南:
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国际教育如果不包含中国元素,如何做到国际化?又何以称作是国际教育?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办国际教育,必须是东西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如果我们在美国办一个国际学校,也应该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而如今我们是在中国,就更要强调中西结合。中国是全球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吸引了大批量的外企来华投资,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建校初期我们就体会到了这一点。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生活和家庭就是中西结合的范例。我的两个孩子在中国出生,他们的第一母语是中文,在我们家里都是双语双文化的环境。
柯马凯:
我们的中西结合,其实不光体现在硬件和环境上。校园里不仅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我们的中西结合还主要体现在课程上。我们把中国语言设置成了必修课,同时各个科目中都有中国元素。比方说音乐,学生可以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但是我们对中国民乐的学子也非常重视。
我曾经问过我们的音乐老师“你会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中国文化?”,老师说,他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来辨认和了解不少于5种中国民乐。学生要通过听音判断这是二胡还是古筝或者别的中国传统乐器;在视觉上,学生要能够一眼辨认出这是琵琶、古筝……等等。同样,在体育课方面,我们也会提供中国武术等课程选择。
另外,我们认为学习和课堂都需要开放。在北京,如果学生要学习农业相关的知识,我们就带他们去怀柔的村镇体验农家乐,去了解中国老百姓怎么过日子。中国虽然现在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可是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绵延至今,农村与城市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去工厂、去农村体验非常重要。
虽然现在疫情让出行受到了限制,但是这20多年来,我陪着我们的中学生去了中国湖南、湖北、内蒙古等等很多地方游学。
京领:看来这也能让外国孩子讲好中国故事。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其实对于中国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
柯马凯:
讲故事不是讲述别人的故事,最好的故事就是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记得前些年我带八年级的学生去河南原林县参观红旗渠,我们不光是看,我还找了几个老石匠拿了几个工具,让学生们尝试能不能凿出石头。我们弄了一下午,学生才好不容易在一个石头上刻出一个平面来,他们特别得意。我觉得这样的经历他估计到了八九十岁也忘不了。
所以我觉得京西的教学非常开放,有的国际学校主张全封闭式教学,但我们正相反,当然封闭式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全开放教学。
图片来源:京领团队摄制
三、创校回忆录
凝聚共识:
非营利·不要投资者·教育是第一要义
1912年到1913年,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始人柯马凯的姥爷饶和美(HOMERG. BROWN)和姥姥饶珍芳(MURIEL J. HOCKEY)先后从加拿大来到成都,在那里相识并结为夫妇。柯马凯曾在访谈中提道,从其祖辈到父母,都深度参与中国的教育事业。而白思南女士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拥有四十多年的管理经验。两位创始人不同的成长经历与文化背景碰撞出了北京京西学校独特的创校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京西学校在办学上曾面临诸多挑战,而创始人团队都利用了独特的方式来号召师生共创,动手解决。最早学校的校园中没有树,学校就成立了一个“根与芽”小组,动员学生种树。让学生参与建设自己的校园,也让学生关注环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是京西学校独有的教育模式。
京领:请结合您二位的个人经历谈谈,您们是如何结缘并共同创办了京西学校?
白思南:
他(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始人柯马凯)是在中国出生的,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但是我是来自美国的,我在美国出生。至今为止,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四十年,所以时间还是比较长。
我有两个孩子都是在协和医院出生的,所以我与中国的渊源也比较深。我生命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中国度过,比我在美国的时间还要长。我跟柯马凯的经历不太一样,可是这也是京西多元化的一个体现。
我的工作经验和背景也与他比较不同。我在欧美跨国公司做管理业务十几年,同时参与在中国的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也有十几年了。
由于我们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验,团队中的成员非常互补。除了我们俩以外,还有另一位也是我们的核心创始人,她是一个英国人,叫孟何乐(Hilary Munro)。九十年代初她在北京策划、筹办京西学校期间做了大量工作——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源调查、企业投入等等。当初筹备的办公室就设在她的家里!可惜,1994年9月1日开学的第二天,他们一家人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北京,她的三个孩子没能在京西读小学。
柯马凯:
我们三个人是京西学校的联合发起人。虽然我们发起人之间的背景和语言学习经历不同,但是大家都是互补的。
白思南的母语是英语,后来学的中文。但是我的第一语言是中文。从六岁我才开始学英语,所以。我是在中文基础上学习了英语,她是在英语基础上习得了中文。尽管我父母都不是中国人,但是我出生在这,而且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了。
我们强调中西融合、多元化以及团队协作,这也是工合精神的体现。在办学初期,我们学校没有大的财团支持,只是几个老百姓的合作;我们不依赖于“大款”和“后台”,而是大家团结合作,才有了这所学校。
在团结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我们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带来了不同圈子之间的资源。我父母和我生活的圈子都是一些外国学者,我家里祖祖辈辈也都是教书的,而白恩楠的圈子里更多的是来华的外国投资者、招商引资进入中国的企业家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进行资源互补、互相渗透。
白思南:
在建校初期,我们就有一个特别坚决的原则,我们不要办一个商业化的学校,所以我们决定不要投资者。我们为什么不要投资者?是因为投资者需要回报:回报为主,教育次之。但是对我们来说,教育是第一要义。
因此,在创办学校时,我们就需要想出一个比较创新的方式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创办一所学校。于是,我们寻觅了一些伙伴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我们的团队全部都是志愿者,他们也都没有要求回报。
柯马凯:
这一点我也非常自豪,京西学校不论是创办者还是现在的决策层、理事会成员,都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我们早期的理事中有联合国开发署的一把手、二把手,还有企业代表、外国专家、商社成员等,他们也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我们的理事会。所以,从我们理事会成员的特点上也能看出,我们的团队也是非常多元化的。
中国的办学土壤丰厚,但是面向外籍人员子女开办的教育需要对这类需求最了解的外籍人员参与。鉴于中国的相关政策,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公民的子女有义务接受法定的教育。但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在华外籍人员而言,他们最了解家庭自身及孩子对教育的需求。
因此,在创校初期,我们首先便需要找到这些教育的需求方。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面向外籍人员子女的教育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像壳牌、摩托罗拉等外资企业的员工正苦于他们的子女没有合适的学校就学。
白思南:
我们回到京西对国际教育的定义,对京西学校来说就是三点:
第一,非营利;
第二,多元化;
第三,以中国为基础。
我们是在华的国际学校,所以我们采用的课程必须基于中国的文化和资源。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孩子去实践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在中国办学,教育必须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对我们来说,这也是我们办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中西融合。特别重视从历史、文化、语言等等方面进行融合。
京领:在京西学校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您们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者遇到过哪些挑战?
柯马凯:
最早,在1993年学校初创阶段,我们曾经考虑过一个问题——“中国的孩子是否能够和外国的孩子一起学习?”快三十年过去了,我认为这个问题至今还尚未解决。
如果中国孩子能够给跟外国孩子一起学习,我认为这样非常好,但是这也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情况。因为一方面我们要解决招商引资带来的教育缺口。改革开放,国家引进国际人才而跟随家长来华的外籍人员子女和中国的教育并不接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教育政策对中国学生的教学大纲是有要求的,因此,这两方面的需求很难融合。
展望未来,中国现在一步一步更加开放,也许在未来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困难,我特别赞同国家为培养未来栋梁设置的基础教育政策。
白思南:
办学过程中因为背后并没有什么投资商,我们都是自己艰苦朴素地解决问题,克服了很多校园建设方面的挑战,目前的校园,就是我们克服困难后的成果。
这个校园原来是东郊农场的一个奶制品厂,最初这片区域只有几个破落的平房。在学校初创时期,教学环境和校园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最早,我们其实是在在北京一个纺织机械厂办学,因为机械厂快要倒闭了,所以我们租用了机械厂的办公楼来教学。
当时的校园里有一个小型草场,但是草场的石头比草还要多。然而,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经费去铺设人造草坪。于是,每年春天的周末,我们就把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集结在一起,我们自己动手在草场清理石头,为学校共建草场。
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了我们京西学校的一个传统,延续至今。我的两个孩子都在京西读书,他们认为这是最有趣的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校园做贡献。
曾经,校园里有一栋废弃多年的五层办公楼,条件十分有限。有一次,我们带领潜在的学生和家长来参观学校,正赶上办公楼停电,我们理事会的成员只好拿着手电,给家长和学生描绘我们对学校的规划:将来这里是图书馆、这里是教室……给他们讲述我们的教育梦想和对未来的计划。
即便是这样的条件,他们也被我们打动了。第二天,就有学生来申请,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一个共同的梦想。
柯马凯:
我是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对中国的制度和法规也有一定了解。那时候,我们的外方老师需要找地方居住,但是很多小区都不开放给外国租客,这也是早期的困难之一。
另外,我们做公益性的教育,不以营利为办学目的。现在,我们校园的这块区域也被政府规划为了教育用地,土地出让金也较低,因此,困难都在慢慢得到解决。
四、创新与未来
创新人才培养:
融合·激发·挑战·贡献
京领:京西学校非常注重创新,包括学校的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连续在京领每年发布的创新竞争力榜单获得全国第一的位置。为什么京西学校也将“创新”作为核心目标之一?
白思南:
我认为“创新”其实是一个结果,而非目标。
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以学习为中心,不是教学为中心。以此为出发点去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者,那他们必然会变成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重视的是学习能力,这让学生就自主发现新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正是创新的结果。
柯马凯:
我们京西学校有四个教育使命——融合、激发、挑战、贡献。
我们的办学初衷和教育理念,经过很多年的研究与凝练,最后也形成了五个核心价值观。包括“以学习者为中心”(京西全体师生员工都是学习者,不只是学生)、“关爱”(“关爱”指的是要关心社会和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成功上)、“多元化”“中国-全球的和谐一致”(这两个刚才讲过了),还有一个惊喜努力、一起干的“工合精神”——京西学校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竭尽合作,全力为集体做贡献。
我希望京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不仅拥有个人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还能够给世界带来好的变化、能够为世界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有“贡献”意识,同时make a difference。
我觉得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变化是越来越快的。翻阅中国历史,古代“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田园生活不可能持续到今天几千年不变。
时至今日,科技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全球化……人类的生活日新月异,如果学生没有应变能力、不会创新的话,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不进则退。当然,世界上也有些人特别崇敬古时候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是要往前看,要往前看,必须要独立思考和具备创新能力。
白思南:
“工合精神”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引导我们如何克服困难,而且正因为合作与协作是工合精神的本质,所以我们取得的成果总是更有效。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相信在1994年我们第一学年的第一天,就不会有那么多快乐的学生和他们的家人走进我们的大门。
另外,仅仅说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这些创新人才,不足以概括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不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意义在于我们必须培养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幸福的创新人才。
而且,仅仅关注“创新”人才是不够的,更应该具体到“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我认为“关爱的、幸福的、全人的”创新人才才能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希望京西学生能够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而努力克服困难,关爱别人、关爱社会问题,而不是置身事外。
图片来源:京领团队摄制
五、结语
在红旗下长大,扎根中国搞教育;
跟中国交上朋友,跟中国人民交上朋友;
柯马凯先生在用一生热爱中国,与中国人民共融共契,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京西学校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校园环境、融合创新的特色课程、积极策划开展的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化;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多元文化走入校园,指引学生们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让多元文明在这里绽放出时代光彩,让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演绎地更加生动。
办有特色的国际学校,
实现真正的国际教育中国化,
京西是典范,亦是未来。
参考资料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我和我的中国故事⑤】北京京西学校创始人柯马凯——融通中外 让更多外国孩子爱上中国 2022年3月24日
https://city.cri.cn/20220324/9dfae938-cbbc-8956-5f42-81bd25a4e2c0.html
中国网-新闻中心,我的中国故事丨柯马凯:红旗下长大 扎根中国搞教育 2020年10月10日
http://news.china.com.cn/2020-10/10/content_76793471.htm
举报/反馈
上一篇:怎样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请问北京哪个儿童心理咨询师专业?
下一篇:李荣生:绿水青山层峦耸翠,我要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绿水青山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