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兵当众批评军长战术有问题,说了3句话连升3级,40岁成上将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5-25
手机版

  如果说华夏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而在这部史诗里,是无数伟人叠加的身影。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奉献所有力量,为中华搏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这部史诗里,有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战时的传奇之一。

  这个人年仅19岁时就敢当众批评军长战术有问题,以3句话连升3级,40岁就成为了上将。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刘震。

  他说了什么,这三句话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他连升三级?而他又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说起刘震将军在抗日时期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

  1934年,东征战役结束后,刘震奉命至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刘震见识了更宽广、更辽阔的知识世界。

  这期间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奉献。

  

  1935年1月,葛牌镇战斗打响,就在蒋介石以为这将是一场完美的胜仗的时候,他的军队竟然被红25军反扑围剿。

  刘震及其好友韩先楚带着红25军突破蒋介石的军队,不仅将他们击溃败走,更是好好杀了一回蒋介石的“威风”。

  然而在这场看起来完美胜利的战斗中,刘震却因为与敌军对峙而右骸受伤,也因此,在刘震的脸上留下了一道“纪念性”疤痕。

  

  他常常玩笑,说这道伤疤可以纪念那场红25军威风凛凛的战役,他为此而自豪。

  也因这道疤痕,从此刘震多了一个“歪嘴子政委”的响亮外号。

  1935年至1937年,刘震先后参加过袁家沟战斗、劳山战役等,在一场场的实战中,他变得更加坚强勇敢,不负名望。

  

  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他同样表现出色。

  1938年,刘震以团长的身份参加创建鲁豫抗日根据地。

  而这一次的政务调动对他来说充满了人生转折意义——刘震正式由政工干部改任为军事指挥员。

  如果说以前的刘震在军队中发挥的是政工才能,转为军事指挥员后,他将真正带兵打仗,为祖国搏一个光明未来。

  

  而刘震的才华更是不仅于此。

  因为家境贫寒,刘震小小年纪便辍学,但这并没有浇灭他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好学精神。

  加入军队后,刘震热衷于研究不同军队的作战特点。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刘震便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不同军队的作战手法中寻找突破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最醉心于对大炮的研究。热兵器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致命的,他要把对方的优点变成缺点,把我方的缺点变成优点。

  为了发挥所学的才能,刘震专门成立了一支炮兵队伍。那些军团里的大炮,在经过刘震改装之后,威力比之前的更大、射程更远、伤敌效果更强。

  在这之后,刘震又被调到新四军,参与了淮海战役。

  

  为了一举歼灭日军,刘震带领军队以“游击军”的作战形式穿插在日军之间,来去自如,形同鬼魅,常常将日军杀得措手不及。

  这场“游击战”,打响了刘震的名声,打败了残忍的日军。

  后来折服于刘震的才华,日军也不得不修书求“和”,请求我军允许日本人从宿迁到淮阴的航运线。作为投诚报酬,日军答应一旦通过航运,便给出十几支机枪送给刘震。

  

  刘震心想:“这等好事?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他答应了日军的请求,高高兴兴收下了日军的十几支机枪,又拿着这些机枪对准日军的头颅。

  有勇有谋,有智有计,可以说,在彼时的抗战之中,刘震是个难寻的奇才。

  除了对炮火的研究,刘震对“天上飞的”也颇有作为。

  

  建国以后,我国急需优秀的飞行员与战机,为了建立一支能够承担众人的空军队伍,刘震再一次成了“开创”功臣。

  他被任命为东北军空军司令,在任命第一天起就沉醉与研究飞行与战机,短短数月,东北军空军力量已经小有规模,成了气候。

  1951年,刘震指挥的部队与美空军作战,此次空军作战战役中,刘震再次大获全胜。此后,我国空军逐步发展,已然成为战斗中的中坚力量。

  

  刘震的才华举世共睹,而他能在陆军、火炮、空军三大领域中都获得极高的成就,是来源于他出色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敢于面对挑战,创造更多可能性。

  建国前,刘震将军在战场上挥洒热血;建国后,刘震将军也一直在兢兢业业地为国做贡献,为人民谋福祉。

  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希望人民可以过得好,不要像他小时候一样颠沛流离。

  

  1915年,在湖北省东北部的一户农家中发生了一件喜事,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在父母欣喜的笑容中来到人世。

  然而当年社会时艰,农村生活几乎可以用“极度清贫”来形容,我们都知道在饥荒年代甚至会有啃树皮、吃野草这样的事情。

  更别提当时位于小乡村的刘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

  

  不过好在刘震年幼懂事,体贴父母的辛苦,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

  可是天意难测,在刘震年仅几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却突然患病去世,留下刘震父子相依为命,生活却更加艰难起来。

  为了减轻父亲的重担,刘震打算辍学,和父亲一起上工讨生活。

  

  后来他做过许多活计,替别人家放牛、捡牛粪、割猪草,去做木匠学徒。

  他不辞辛苦地努力工作,只为了有朝一日可以让父亲不再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以和故事里说的那样,过吃饱饭、睡饱觉的日子。

  但那样的日子只存在与故事之中,彼时的社会局势异常浑浊,社会财富掌握在少部分的财主手里,他们欺压农民,压迫劳动者。

  

  再加上政治局势动荡,国家迫切地需要一个稳定的未来,需要有人敢想、敢做、敢当。

  在当时革命战士的影响下,刘震也将这样的理念深耕于心里。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突破时局桎梏,要带领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站起来,要为中华而战斗,为民族未来而战斗!

  彼时年仅10岁的刘震已然对自己有了心理预期,也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毅然决然加入当地儿童团,从一名小兵开始,努力闯出一番事业。

  

  1930年,湖北孝感发起革命运动,在人民群众的激情昂扬下,孝感的革命运动越发激烈,随后孝感赤卫队更名为“赤卫军”,刘震也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这支强大的革命队伍。

  彼时他年仅15岁,却凭着胸腔里的热血一往无前。

  1932年春,刘震被调到鄂东北道委特务4大队1班,次年,4大队1班改为红25军手枪团,也是在这里,刘震开启了此生的红军之路。

  

  在战斗中,他不畏牺牲;在训练中,他卓然艰苦;在生活中,他积极好学。

  在红军团里,刘震成长非常快,他一腔热血闯战斗,成为团队中敢想、敢做、敢当的年轻人。

  他就是团队里的“冲锋枪”,在每一场战斗中冲锋陷阵,努力完成每一次战斗任务。

  当时的战斗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鄂豫皖根据地,为了保存实力和国民党抗衡,整个红25军都掩藏在深山老林中。

  

  深山里的生活不难想象,风吹日晒对于战士们来说是算不上什么,他们可以抗风,可以抗毒辣的日头。

  但最难的,是粮食问题。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有一句老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来形容战斗中粮草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就没有战斗力,没有战斗力,就是废兵、弱兵。

  在山里的红25军就面对着这样的困境。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搜寻,甚至不敢开枪打猎,只能以行军中带的少得可怜的干粮和野草、树皮为生。

  也正是因为战士们有过这样共克时艰的经历,才锻炼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力。

  当时,国民党为了逼红军出山,在山林里乱砍滥伐,叫喊着“砍尽大别山的树,挖尽共产党的根。”

  国民党这样嚣张,这句话无疑是要将鄂豫皖的红军都消灭光,而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的这句话的确引来了一些效果。

  

  红25军被国民党扰乱军心,彼时军团上下都笼罩在一层阴霾中,谁也不知道大火什么时候会烧到他们背后,谁也不知道这座山的数什么时候会被砍光。

  国民党就好像是一把悬在空中的剑,随时随地会斩下来。

  当时的刘震也才十几岁,但他似乎有着不同于年龄的坚韧心智,当时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是红军。”

  

  刘震的这句话鼓舞了战士士气,一扫连日来的“砍树挖根”阴霾。

  红25军把刘震的这句话张贴出来,让每一个共产党都看到,都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每一个共产党都是硬骨头!

  1934年,国内第二次革命大爆发,彼时红25军的军长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徐海东。

  徐海东在鄂豫皖根据地以少胜多,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彻底粉碎了张学良的围剿,折煞了蒋介石的胜利美梦,令张学良这位“少帅”失败而归。

  

  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恢弘气势,打出了红军的名头,打出了红军勇往无前的风采!

  然而也是这一仗,让刘震“一语惊人”!

  “这一仗不算胜仗!”年仅19岁的刘震稚气未退,却敢指着领导的“鼻子”大言不惭。

  好在徐海东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虽然刘震毫不客气地说他“打了半场胜仗”,但他还是虚心请教刘震对此役的看法。

  

  “指挥官做得不够好,至少有三个地方被忽略,否则这场战役我们可以损失得更少!”

  徐海东问他:“哪三点?”

  刘震满脸稚气,却胸中有沟壑,才刚刚成年的年纪,面对徐海东的询问丝毫不怯,反而大大方方指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进攻敌军的时候,我军火力安排不合理,重机枪在军队后,并没有发挥最大的火力输出的作用。”

  “第二,在战略撤退阶段,我们没有提前安排好撤退计划,导致撤退路线混乱,付出了更大的人员伤亡。”

  “第三,由于没有提前规划好撤退计划,我军先前缴获了7000多枚银元没有全数撤退,损失了很大一笔作战经费。”

  

  一个稚气未脱的“新兵蛋子”,一个还没参加过多少战斗的小孩儿,却观察力、领导力、理解力都十分惊人。

  他的三点看法令大家深思,连徐海东都对此颇为赞同。

  其实作为从战多年的老将军,徐海东对此场战役的“漏洞”早有所见,只是局势已定,也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但他没想到,刘震一个小小稚儿,竟然能看穿这些问题。

  

  徐海东沉默,仔仔细细地观察这个年轻人,甚至连会议室里的其他将士都以为军长这是生气了。

  毕竟刘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指出他的不足,这很难让人下台。

  然而就在众人屏息呼吸等待徐海东震怒的时候,他却咧开嘴笑了,双手为刘震鼓掌。

  刘震和其他人一样,都吃惊地看着徐海东。

  

  “您不惩罚我吗?”

  “我为什么要惩罚你?”

  “我指出您的问题……”

  “你指出我的问题就要惩罚你吗?你不仅没有做错,相反你做的非常好!你不仅能勇敢上战场,为国家民族冲锋战斗,还能勇敢指出上级的错误,有见识、有远见,我们红军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徐海东对刘震十分欣赏,不仅嘴里夸奖刘震,还把刘震与他这个领导比肩,认为刘震的才华足以领导将士们上阵杀敌!

  也正因为刘震的这三句话,不到半年,他就被提拔为了连长。

  从一个小兵到连长,愣头青一样的小伙子连跳3级,可以说是刘震天生的才华和后天在战斗中磨砺的坚毅心智,也是他完成战斗理想的第一步!

  

  在之后的红25军长征开始后,刘震在战斗中极大的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参与过的榆林桥战役、东征战役等各大军事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也先后从1营政委升至团级、师级政委。

  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年仅40岁的刘震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开国将领之一。

  1992年8月20日,酷暑,刘震将军于北京逝世。

  

  这位传奇将军的一生就此落幕,而永不落幕的,是他的奋斗故事。

  在刘震将军的战斗生涯中,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艰难却充满希望,而这份希望正是来自于抗战时期革命先辈们的热血,是他们给了我们力量与未来。

  而当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刻和平时光,努力向上,努力发光,才不负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

  向刘震上将致敬!

  

上一篇:黄浒初中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下一篇:2013年福建女生两次高考查分,从586分变成364分,222分哪去了?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