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大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3-06-07
手机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张均斌 孙庆玲

  “杭州的产业大脑系统可以把行业信息共享,得益于此,我们发现本地就有与我们强相关的企业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与对方实现了技术算法方面的合作,不再需要去省外集采。”日前,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紫光恒越(杭州)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体验营销专员汪东洁向记者介绍杭州的产业大脑给企业带来的便利和益处。

  在浙江,产业数字化发展随处可见,如今更是在走深走实。2021年初,浙江省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提出建设“产业大脑”,即基于系统集成和经济调节智能化的理念,将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贸易流通链数据等汇聚起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及时分析、引导、调度、管理,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

  如今,浙江省各地产业大脑的建立,正在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叶健松介绍,目前,浙江打造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已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96个,创新打造产业大脑能力中心,累计建设未来工厂5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1家。

  “中国视谷”串起杭州视觉智能核心产业

  近年来,杭州正在推进“中国视谷”建设。作为杭州产业生态新地标,“中国视谷”建设已纳入工信部和浙江省合作协议,2022年,杭州视觉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2825亿元,整体规模超7000亿元,基本形成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

  紫光恒越(杭州)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视谷”窗口园区的一家优势企业,这家公司利用5G、AI、边缘计算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一整套IT应用系统,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有效结合,达到生产设备、生产产品、人员及生产信息化的全面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运作。

  同样位于杭州萧山“中国视谷”窗口园区的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三维视觉领域深耕了18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高精度3D扫描业务可为用户提供设计、仿真、制造、检测等环节应用的3D数字化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能源重工、电子电器、文博艺术、康复矫治、虚拟现实、教育科研等行业,公司产品已经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占比超过50%。

  在先临三维董事长兼CEO李涛看来,杭州的营商环境优越,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强,政府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他说:“作为一家生产高精度仪器的企业,我们对场地的温度、适度、防震等条件要求非常高,我们曾经面临场地缺乏、产品无法生产的问题,政府了解后,很快就把附近合适的场地落实给我们扩容。”

  先临三维董事长兼CEO李涛接受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李涛介绍,视觉技术是复合的技术,视觉产业链包括光学、电子、计算、数据传输等配套产业,无法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去做,要通过集群发展来推动多种器件开发,杭州的产业大脑恰恰给了企业更多机会。“政府会扶持新型产业的发展,在杭州滨江,我们的上游供应商就十几个,大家距离近,能实现信息沟通,开发商的协作、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都会高很多。”

  先临三维还得到了政府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合作方面的支持。李涛介绍说,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00多名,占总人数的36%,其中硕博研发人才约占40%,建有浙江省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高校开展科研合作。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进入“虚实结合”时代

  如果不是为拍《鸦片战争》而建造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横店今天或许仍是浙江省中部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镇。但眼下,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

  2004年至2022年,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总营收从0.37亿元增长到220.4亿元,税收从0.02亿元增长到10.37亿元。现在,横店已建成30余个影视实景拍摄基地、130座摄影棚,全国1/4的电影、1/3的电视剧、2/3的古装剧都曾在这里拍摄取景。

  走进如今的横店,“科技感”扑面而来。2021年,横店开始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大脑,实现5G全覆盖,拥有国内较先进的LED虚拟数字技术、VR云勘景平台、“横影通”等,方便云勘景、云制作、云发行,支持影视作品从剧本创作、剧组筹备、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发行、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及交易等影视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标准化、工业化。

  数字摄影棚的布局,就是影视文化工业化的“一着好棋”。记者在横店影视产业园1号摄影棚内看到,两位演员站在高10米、弧长36米的LED大环屏前,大屏里是可以随时切换季节的森林场景,人与景虚实结合,镜头内直接生成了最终图像画面。随着大环屏画面变化,观众还可以瞬间“入戏”杭州西湖、上海外滩、法国埃菲尔铁塔……

  横店数字虚拟摄影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这个第三代数字虚拟摄影棚由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横店影视城联合打造,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棚内所有设备的国产化率超过80%。时光坐标商务总监陈璐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7000多条数字资产,这些素材都是由专门的素材采集小组前往世界各地采集而成。

  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剧组拍摄节约时间及制作成本,提高拍摄效率,降低影视道具污染。陈璐说:“虚拟拍摄可以突破天气、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大量减少转场,让制片计划更加灵活高效;导演、摄影师可以更专注于演员的表演,因为现场工作人员看到的场景、画面都是实时且一致的,所有光影反射、透视变化都能达到十分准确;而演员可以在虚拟场景里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

  横店影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庞大的“小人物”群体——“横漂”演员。目前,累计注册的“横漂”演员已近13万人,其中常驻横店的约有6000至8000人。

  在横店影视城的演员公会,影视文化产业大脑还让“横漂”演员生活、工作更便利。2021年,联通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浙里办”的小程序“横影通”上线,“横漂”可以在手机上预约办演员证、报戏、参演、查看工资等,如果遇到问题,还可以给人社局留言提问,后台工作人员会予以解答。

  “亲农在线”让杨梅成为“致富果”

  台州市仙居县是杨梅之乡。如今,杨梅是老百姓的“致富果”,在每年6月杨梅丰收季节,打开仙居人的“朋友圈”,就相当于走进了杨梅市场。2022年,仙居县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4万余亩,产量6.5万吨,鲜果产值10.5亿元,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杨梅全产业链。

  然而,仙居人种杨梅、卖杨梅遇到过不少难题。

  仙居杨梅种植区域分散,3.15万农户中96%以上为散户,存在以传统生产方式占主导的客观现象。例如,生产端存在先进技术使用难、生产风险大,标准化、商品果率低等问题,导致产量不均衡,增产不增收等现象;销售端则存在小农户市场预判能力差、商品化处理能力薄弱、销售渠道不广等问题。此外,现场办事难、补贴申领烦、贷款抵押难等问题,也曾是农民的“心头事”。

  仙居县农业农村局大数据中心干部暨中一介绍,为破解难题,2021年,仙居县聚焦农技指导、涉农补贴、政策性保险等关键点,以杨梅为切入口,打造了杨梅产业大脑——“亲农在线”平台,以杨梅产业大脑赋能杨梅种植、采摘、存储、销售等全环节,农民通过“浙里办”App、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就能进入“亲农在线”。

  “亲农在线”平台展示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暨中一说,“亲农在线”的“杨梅产业一张图”的数据能够精确到每一个农户、每一株杨梅。例如,通过虫情测报灯采集上传病虫害图片识别,经过病虫害识别模型分析后,生成病虫害报告,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防治建议;“采收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农户通过图片识别来判断杨梅的成熟度和转色期,决定何时采收;“共享冷库”可在杨梅集中采摘的6月为农户提供冷库租赁服务;此外,农民还能在线完成贷款、开票、销售推广等事项,免去了跑腿、排队之累。

  “亲农在线”还构建了线上产供销一体化模式,通过实时掌控交易数据、建立杨梅价格指数、共享冷库等方式,解决了对接市场“最先一公里”问题,农户可即时掌握市场最新价格走势,提高了溢价权。“亲农在线”还构建了小农户衔接大市场的产销互动机制,通过全面对接电商平台和全国农业大市场,开展村播达人培育行动,以快递直达、直采直享等方式,解决了对接市场“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解决了损耗浪费大、流通环节多、供需匹配不精准等难题。

  目前,“亲农在线”应用目前已有7.4万余人注册。最新数据显示,较应用上线前,仙居县杨梅商品果率平均提升60%,生产减灾52%,产值增长23.5%;2022年杨梅收购单价平均提升133%,梅农户均增收3.32万元。

  陈列架上的仙居杨梅产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上一篇:把场馆搬进校园 家校社助力学生自绘成长地图
下一篇:和统时机到了?侯友宜亮明两岸主张,反“台独”,认同两岸同属一中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