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市民身边的心理咨询热线
疫情,让重庆这座城市突然安静了下来。然而,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情绪——焦虑、不安、烦躁,并没有消停。
城市上空,一条条跨越时空的心理咨询热线,架起了市民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沟通的桥梁,让一份份焦虑不安消弭于无形,让部分紧张的人们以平静坦然的姿态面对疫情。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市民身边的心理咨询热线,见证跨越时空的心理慰藉。
为电话那头的人提供帮助
“谢谢你们,这几天我好多了。”11月19日,听到电话那头轻松的答谢,南岸区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吴燕会心一笑。
电话那头,是几天前找她哭诉的一位全职妈妈。丈夫没在身边,上小学的儿子因为上网课和她“杠”上了,全职妈妈情绪失控,感到十分无助。
“语速很快,传达出的情绪是苦恼、否定、愤怒。”吴燕说,她花了半个小时让对方一吐而快,随后引导她做放松练习缓解情绪。
“你现在回到房间,靠着也行、躺着也行。先深吸一口气,让气在腹部停留3到5秒,慢慢往外吐。觉得舒服就闭上眼睛,再来一次……”几次呼吸训练后,这位妈妈说话的声音变缓变慢了,能和吴燕轻松交流了。
当天,是吴燕和她约定回访的日子。
吴燕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上班。本轮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加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么周力所在机构组建的“心光希望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成为一名志愿者。从11月10日起,“希望心理”热线20名咨询师轮流值班,通过电话、语音与求助者交流谈心,帮他们走出阴霾,重拾信心,每天要接40通热线。
每晚11点到次日凌晨5点是热线接听高峰期,熬夜成了家常便饭。
在吴燕看来,倾听和陪伴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倾听、共情、引导积极情绪是他们开展心理疏导的主要步骤。每每电话那头说“谢谢你”,吴燕和同事们都会满足的微笑,为对方,也为自己。
“只要你倾诉,我就在倾听。”吴燕希望通过自己电话这头的守候,为电话那头需要帮助的人撑“一把伞”。
“接到电话,我们就会负责”
“老师,我想出去跟小伙伴玩,家里都待烦了,还常常跟父母吵架,感觉我都不是他们亲生的了……”接到这个孩子的哭诉,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心理学部心理咨询与培训中心专硕教学主管吴波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位同学,我能理解你的情绪,你一定遇到了不能克服的困难。”吴波一边倾听孩子的想法,一边耐心安抚他。
“你要是在家感到无聊了,可以跟自己的同学打个电话聊聊天,或是一起玩玩游戏。”“那我现在就给我最好的朋友打个电话,顺便联机来一把游戏!”吴波给求助的孩子支了招,孩子开心地挂断了电话。
从11月12日起,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成立了由10多名专家和5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市民心理关爱与疏导专业团队,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热线023-68367770接听时间为每天9∶00—21∶00。开通8天就有150多个电话打进来。热线安排了三个组轮流值守,每组两名志愿者,每天还有两名专家进行督导。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研究与培训中心实践主管张新荷有过一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通话。
来电者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出现自伤的想法。针对这种风险较大的来电者,他们首先进行危机评估,然后尽量稳定对方情绪,再想办法通知当事人的家属,并联系警方,直到危机解除。
“这样危险的情形并不多,但只要接到电话,我们就一定会负责。”张新荷说,这就是心理咨询师的使命。
24小时“跨时空”的陪伴
“叮铃铃……”11月20日一大早,在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办事处一楼办公室里,电话不时响起。这是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近期开通的社区心理热线——“小蕾花开”心理工作室。
“在家里办公比在单位忙多了,我感觉压力好大!”打进电话倾诉的是一位“95后”上班族小邹,她向心理咨询师赵蕾倾诉着困扰。
电话一打就是20多分钟。赵蕾注意到,小邹时而在电话那头埋怨和大吼,时而传来委屈的抽泣……
“小邹,我理解你,你有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而且你工作这么努力,是我们赞赏和推崇的。”赵蕾耐心地倾听着,一边记录着小邹的情况,一边用嘶哑的声音轻声安慰和鼓励。
半个小时后,小邹情绪逐渐稳定。“别被工作绑架,要抓住一些尽可能的碎片化休息时间,完全抛开工作,彻底静下来……”赵蕾梳理着记录本上小邹的“郁结”,开始逐一给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挂电话前,小邹对赵蕾说:“赵老师,谢谢您,我心里舒服多了,你教我的办法我马上就试试!”
赵蕾笑着放下电话筒,继续在记录本上做一些分析和补充。“我们的目的就是‘助人自助’。”赵蕾说,倾诉其实是宣泄情绪的一个好办法,小邹接受她的建议帮助,就到达了“自助”的最终目的。
赵蕾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十几年。11月8日“小蕾花开”心理工作室接到黄桷坪街道通知后,决定开通24小时社区心理咨询热线023-81694576。
把8岁的孩子送回家后,赵蕾简单收拾了两件衣服和一些日常用品,便在单位住了下来。和她一起住下来轮流值守的,还有她的同事赵碧,也是心理咨询师。
几天下来,这条社区公益心理热线共接到求助案例87个,她们的声变得嘶哑。赵蕾表示,她们会一直坚守公益心理热线,为需要的人提供24小时“跨时空”的陪伴。
延伸阅读
上一篇:在2021年中考“分流”中,各科需考多少分,才能有望进入公办高中
下一篇:中南大学:高考倒计时100天!我在中南等你!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