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知识点全解3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第三课 不懂就要问

  学习目标:

  1. 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被、圈“。

  2. 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重点)

  3.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们交流。

  背景资料:

  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主要内容:(重点)

  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激励我们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相关测试题:

  课文讲了 ,因为 , 的事,赞扬了孙中山 的精神。

  难点:

  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请说一说?

  参考答案:

  1. 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一种读书的方法,“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读书最怕的是不懂装懂,不懂就问。

  2. 孙中山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没有糊里糊涂地过去,而是冒着挨打的风险向先生提问,他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不懂就要问”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是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种有用的读书方法。我以前读书马马虎虎,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懒得向别人请教,以后我一定改掉这个坏毛病。

  句型扩展:

  句型:既然......就......(因果关系)

  例句: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表示原因 表示结果

  解析:“既然......就......”连接两个分句,前面的分句表示原因,后面的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例如: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改正。

  词语扩展:

  AAB式动词:

  摆摆手 招招手 伸伸手 踢踢腿 抬抬脚 弯弯腰 摇摇头

  AABC式词语:

  连连点头 频频点头 丝丝入扣 窃窃私语 屡屡命中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霎时 瞬间 瞬时 瞬息 转瞬 转眼 刹那 须臾 片刻

  近义词:

  流利--流畅 照例--照常 详细--详尽 清楚--明白 认真--专心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反义词:

  流利--结巴 详细--简略 认真--马虎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第4课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 认识“径、斜”等十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 背诵3首故事,会默写。(重点)

  3. 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难点)

  作者简介:

  1. 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主要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山行》《清明》《江南春》等。

  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主要作品有《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赤壁赋》等。

  3. 叶绍翁:字嗣宗,南宋诗人。他是洪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夜书所见》《游园不值》等,最著名的佳句是《游园不值》里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解析: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解读:[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生] 产生,生出 [坐]因为

  [霜叶]经霜的枫叶 [于]比

  “寒”字点明是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写出来山势的高而缓。

  主题解说: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的山中景致,表达了作者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赠(zèng)刘(liú)景文

  [宋] 苏(sū)轼(shì)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霜斗寒。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解读:[尽]达到极端,这里指凋谢。 [无]没有 [擎雨盖]擎:举,向上托。这里指荷叶。[残]残败,枯萎。 [犹]还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主题解说:《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斗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嘱咐和勉励。

  夜书所见

  [宋] 叶绍(shào)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小孩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解读:[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知] 知道,明了。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也叫篱笆。

  主题解说:《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这三首古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这个一定要牢记。

  课后生字:

  寒(hán) 寒冷 寒冬 心寒 径(jìng)小径 田径 曲径

  斜(xié) 斜坡 倾斜 斜视 霜(shuāng) 霜冻 霜降 冰霜

  赠(zèng) 赠送 赠品 赠言 刘(liú)刘海 姓刘 刘氏

  盖(gài) 瓶盖 井盖 盖子 菊(jú) 菊花 雏菊 菊坛

  残(cán)残疾 残废 残阳 君(jūn)君王 君主 君子

  橙(chéng)橙子 橙黄 橙汁 送(sòng)送别 送礼 送行

  挑(tiāo)挑担 挑水 挑选 挑(tiǎo) 挑动 挑拨 挑刺

  举报/反馈

上一篇:零基础怎么学画画?学画画练习方法!
下一篇:教育部“国家级”网课开播,纠正线上教学乱象;家长:又慢了一拍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