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取消统考!博士“申请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宣布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不久之后,博士由统一考试招生选拔的时代,即将迎来落幕。
8月24日,北京体育大学发布通知,明确学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不再进行公开招考。
图 | 北京体育大学招生网
这一改革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择优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根据要求,考生报名时需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含科研能力、外语水平、博士研究计划书等),而各学院需要对考生专业学术素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外语水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
除了北京体育大学之外,郑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在近期同样宣布,从2022年开始,取消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
未来,硕士毕业后再想“读博”,可能就只有这一条路了。
图 | 近期,多所“双一流”宣布博士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
▎大不相同
对于考生来说,从统考到“申请-考核”制的转向,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学校对于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与以往不论出身“一考定胜负”的普通招考不同,“申请考核”制由考生个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初审、综合考核,按照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将从学历、科研成果、英语能力、专家推荐等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递交申请材料。
通常而言,硕士学位是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必备条件。除了学历、英语等常规要求外,部分高校还会对申请者的毕业院校或所在学科的位次排名作出要求,如需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学科评估B档及以上学科等。
而这样的考核标准,对于本硕阶段“出身不佳”的考生而言,并不算友好,甚至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堵塞了一部分学生的本来就不宽阔的上升路径。
无论是“英语六级必须≥425分;有影响因子大于XX的独立一作SCI文章;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奖学金”,还是“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申请条件,都能够将许多怀揣“博士梦”的考生直接“拒之门外”。
有网友这样总结:普通招考,你报了名,就有资格参加考试;而“申请考核”制,你可能连“报名资格”都够不到。
而在支持者看来,原本的统一招生考试存在严重的弊端,机械化的“以分数论英雄”不利于选拔出真正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博士生培养的出发点和本质定位,应当是培养出一批真正能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作为社会的上升渠道。
实行申请-考核”制,不依据统一的入学考试,不设统一标准,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科研经历、研究兴趣及职业发展等情况自主选拔,更符合学术选拔规律,这一制度也早已在欧美国家普遍实行。
在更加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非数量、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今天,博士招生取消统一考试,转而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已是大势所趋。
图 | 北京大学
▎大势所趋
国内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始于2007年,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的率先尝试。
据相关文献,2007年,北京大学为了吸引更多海外优质生源,在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时采取了申请审核制;同一年,复旦大学则在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中,则引入了“材料审核制度”。
如今,这项制度进入中国已有10余年之久,已经从部分高校的个别尝试,逐渐转向了各类培养单位广泛承认和实行的普遍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至少有131所高校已经开始在博士招生方式中,全面或部分实行“申请-考核”制,占比超过93%;其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已开始推行申请-考核”制。
与此同时,在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这项制度也在悄然执行。深圳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进行逐步改革,在全部或部分学科实施“申请-考核”制招生。
130余所开始实行的高校中,超过60所已经在全校所有招生学科普遍推行“申请-考核”制,并将其作为与硕博连读、直接攻博两种方式并列的招生方式之一。这其中,不少学校已经全面取消统考,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
▎浪潮中也有隐忧
进入中国短短14年间,“申请-考核”制就在中国博士生培养的主体——“双一流”高校中的覆盖率就已超过90%,足以说明这项制度不仅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契合并满足了一定的需求。
不过,在这轮浩浩荡荡的改革浪潮中,隐忧同样存在,相关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
图 | 清华大学
一方面,许多高校在“申请-考核”制的招生细则中,设置了强制性的准入门槛,客观上容易催生出一些“唯学历”的歧视现象;另一方面,“申请-考核”制给了培养单位和导师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与之相对的,导师也需要承担起更大的培养责任。
与此同时,“申请-考核”制的评价方式中,无论是对学术潜力、还是科研成果的强调,都指向了另一个隐忧——“唯论文”和“唯成果”论。
“申请-考核”制实行短短数年,一部分高校的招生要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对论文影响因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篇数要求也由1篇涨至2篇。评价标准俨然已经成为“五唯”的微缩版。甚至还出现了一部分为了“刷论文”、“刷成果”,在申读博士前先去从事科研助理等岗位的学生。
这或许是我们更应警惕的。科学研究不等同于发表论文,博士生也不是论文机器。无论是统考的“唯成绩”,还是“申请-考核”制可能导致的“唯学历”、“唯论文”,任何一种有失偏颇的评价方式,我们都应该极力避免。
素材来源:青塔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
- 高淳古柏:双百共建社区行 凝青聚力促发展
- 博弈激烈、分化加剧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调查丨深度
- 原创35岁老将马龙宣布生涯重大决定,刘国梁批准,王皓遗憾
- 成人自考有入学考试吗?
- 高长力:以精品奉献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躬耕教坛育桃李
- 逐梦绿茵 快乐成长——峨眉二小夺冠之旅
- 促进交流合作 多方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
- 慈利: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 2023年度宝山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资助申报工作开始啦!
- 支持年轻人敢闯敢试 上海将愈发精彩
- 数商兴农!韶关三年将培育逾万名高素质电商人才
- 讲好国家级新区故事 兰州新区递出“名片”全球吸粉
- 托福阅读满分3阶段
- 强作风 展新貌 常德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军事化集训
- 违规组织学科培训,查处!
- 11月1日起试行!河北部署开展经营主体除名标记工作
- 老人术后体内发现5颗牙和牙套,直至离世仍有1颗未取出
- 成都高新区:加速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
- 女子为减肥连吃3月胡萝卜变“小橘人”,当事人:还搭配姜黄粉一起吃;医生:被染色了
- 刚刚揭晓!厦大教授入选!5年将获资助2500万元
- 名单公布!黄石这些企业上了红黑榜→
- 台风“三巴”影响北部湾,北海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二级
- 吃喝都在路边?闵行这个物流园区外货车扎堆,居民吐槽半夜启动噪声大
- 反思后的小鹏,像华为?还是像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