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陪伴 为幼儿园“未来教育”注入新活力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曾几何时,低质量的陪伴是很多幼儿园和家庭的常态。很多调查显示:老师和父母虽然陪伴在侧,却很少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如此现状下,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所谓“陪伴”,也有质量之分。孩子在搭积木,大人在玩手机,这样的陪伴流于形式,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由此也引伸出了一种更高阶的陪伴形式——共情陪伴。

  7月1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心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共情陪伴---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课题研讨会,在北师大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北师大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北京市教科院早教研究所所长苏婧、以及北京市其他行政教育领导、教研专家、一线幼儿园园长、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研讨会上,北京市早教研究所所长苏婧特别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们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懂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这不仅是2016年新《规程》的要求,更是每一幼儿园老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幼儿园如何创设“共情”环境,提升教师共情能力,对于老师有能力做到理解、尊重、接纳孩子至关重要。

  那么,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究竟如何提升共情陪伴能力?如何做到共情陪伴?成了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于是,作为研讨会主要嘉宾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理念阐述和落地化的实践探索。

  伍教授说,共情即和他人一起感受、在情感上分担他人的遭遇,将自己与他人相联系的情感性应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能够被准确共情的人往往会感到被理解、接纳与尊重,因而内心感受到温暖、舒适、安全与放松,也会更加信任对方、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实践中,很多家长或幼儿教师有过这样的经验:即使反复说教,惩罚与奖励并用,软硬兼施,孩子仍然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不道德行为”。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成人的说教不够“苦口婆心”,也不是成人的奖惩不够力度,而是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即共情能力缺乏。因此,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老师和家长等人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平衡的人-己、人-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处理人-事、人-物关系,即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在伍新春教授看来,0-6岁是个体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儿童不仅需要在智力上获得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情感层面有所收获,他们要学习如何与人互动、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控制自我,学习如何处理生活和人际问题——这些非智力因素会影响人的一生。尤其是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阈限,人们开始从关注生存问题转向更重视心理需求。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让幼儿具备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了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这一现实背景的推动下,伍新春教授联合哈佛大学凯瑟琳 ? 斯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周兢教授,共同成立了“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组,将美国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理念引入中国,经过多年来的本土化研究,得出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发展模型,并将其用于实践探索——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和社会能力发展水平及共情陪伴方法,制定适用于幼儿园的系统培养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方案、经过本土化改造的国际顶尖的情境视频课程、线上线下教师培训、操作材料以及家园共育方案等,使幼教工作者对共情陪伴及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发展模型深度理解,提升共情能力,改善师幼关系,最终结合互联网技术和情境学习等方式,多位一体实现研究目标,最终致力于全中国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在研讨会的互动环节中,提问的幼儿园园长和老师络绎不绝,他们就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共情陪伴”能力如何提升等实践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使“幼儿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关注度与重视度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使一线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核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发展,全面促进幼儿园建设和幼儿发展。

上一篇:取消核酸查验、取消“落地检”、取消来返人员的分类管理等,游客出行限制逐步解除——
下一篇:2020政治备考技巧:顺口溜+口诀,帮你快速记忆知识点!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