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幼儿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栏目:安全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进入二孩时代,幼儿园在未来教育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该如何保持孩子的创造能力?9月18日,“重构生态——中国学前教育管理创新百人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前教育专家汇聚南京,共同探讨学前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有专家建议,幼儿园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近日,一部教育纪录短片《德国制造的孩子》在朋友圈热传。这是中央电视台资深纪录片导演朱春光拍摄的幼儿园纪录片。“在国外生活时,我曾经当过三年的‘全职奶爸’,在陪伴女儿的过程中,我萌生了去她的幼儿园给孩子们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朱春光说,通过电影,他从第三方的角度观察、记录了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展现了“尊重孩子,做孩子的观察者”的理念。“这个片子放在网上有了很大反响,后来我想这个项目如果在中国落地会是怎么样,我们就和南京的幼儿园合作,觉得这个事情是比较好的契机,能够通过电影的项目推进一些比较新的教育理念。”

  面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认为,生长于二孩家庭的孩子重塑了独生子女的生态环境,这也给教育带来了契机,如何给孩子带来更适宜的教育支持。

  章丽举例说,每年幼儿园都会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激发孩子想上小学的愿望,以往约有70%-80%的孩子表达出“我想上小学,小学可以学到更多本领”。但是在上学期,这个数据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有一个班50%以上的孩子表达“不想上小学”。“我们很吃惊,就问孩子们为什么。其中有一个孩子是二孩家庭的,他问哥哥小学是什么样的,哥哥说,上了小学之后你还想玩,可能只有一个地方,在梦里。”?章丽表示,孩子是受同伴影响的,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挑战,“我们怎么样更好的考虑各方面因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支持,尤其是园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是当务之急。”

  

  △会议现场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认为,从时间维度看,当前通常将儿童界定为0—18岁的每一个人,这也体现了“延长儿童期”的诉求。建立儿童存在论的根本目的是深化对儿童的理解与研究,确定儿童意识,实现儿童的解放。不要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你的口头禅。“大千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儿童。我们绝不能把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比,只能尊重、保护和欣赏,评价只能在情境下有用。孩子不能长大了再创造,而是创造着去长大。”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表示,南京学前教育的发展启动并见证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两次重大变革,推动了我国幼儿园课程乃至整个学前教育的前进和发展。1923年,陈鹤琴先生创办鼓楼实验幼稚园,标志着现代科学的、以儿童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实验研究为先导的现代学前教育在南京起步。上世纪80年代,赵寄石教授领导南京市实验幼儿园进行综合教育研究,引领了我国第二次幼儿园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南京的幼儿园课程发展仍然走在全国的前列。

  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斌表示,鼓楼学前教育得益于陈鹤琴先生的引领,如今,鼓楼教育局着力区域引领、整体推动,充分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自主发展点上突破,教育管理部门强化主动服务,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设来保障推进区校两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鼓楼区教育在管理创新上的自我觉醒和主动探索,也恰恰是对本届论坛主题的自然呼应。

  

上一篇:2011暑假:是快乐假期还是"第三学期"?
下一篇:优秀共青团员先进事迹怎么写?大学生看过来

最近更新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