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0-03-08
手机版

  今日分享要点

  1.切记,道德准则不可以强迫,只能引导。如果一个孩子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事时,他体验到的不是快乐而是外界带来的痛苦,他将来会怎么样?会放弃。

  2.当孩子们有了这种善行时,比如说学生第一次帮助父母做事时、第一次独立完成任务时、第一次谦让时、第一次礼敬尊长时、第一次勤俭时,这时父母要怎么办?这非常关键。马上把这个善行加上快乐,对!这样可以固化。如果没有这个环节,他这个行为会慢慢消退。

  3.教育非常强调三个字——“慎于始”。就是第一次要特别重视。第一次是记忆的产生点,这个点一旦产生会持续。教育家们谈到:“只有在集体和老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所以,作为家长如果您想慎于始,首先看到孩子的什么?优点,激发他的上进心。他的这个行为会再次出现,好习惯因此就养成了。

  4.一个一个小事,倒一杯水、礼敬老师、帮老师擦黑板、给妈妈拿一下拖鞋、帮别人递把伞,全是小善,点点滴滴,到最后,孩子整个小善变大善,古人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什么?因为那个小善会推动大善产生。大善和小善在行为的动作上有差别,可是在那个心理上是一样的。虽然善很小,可是在心上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忆, 今天能在家里能为妈妈倒一杯水,明天就愿意帮妈妈拿行李,它们是一致的。 不要看那个行为有多小,要注意那个行为背后的那颗心,事小心大,这些小处您一忽略,大善就不产生了。所以,没有突然出现的大善,没有突然出现的志向,也没有突然出现的好孩子。不能着急,一点一滴去关注每一个小细节,别看事,看心,看孩子每个善心的启动,及时发现。所以,眼中能看见小善,那是一个专业的妈妈。

  5. 他从小先是塑造,形成一种自动的心理记忆循环,他带着塑造好的品格去读大学、工作,后来会拿来用,用了就会受益。等他人到中年以后,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些都是母亲教的啊!最后才明白道理,悟在后面,先形成习惯,行而后知。

上一篇:广西进一步关爱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 薪酬提高2倍,子女中考加分、就近就便安排就读义
下一篇:5岁女孩被母捅死,令人不寒而栗!家庭教育问题值得发人深思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