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今日分享要点
1.切记,道德准则不可以强迫,只能引导。如果一个孩子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事时,他体验到的不是快乐而是外界带来的痛苦,他将来会怎么样?会放弃。
2.当孩子们有了这种善行时,比如说学生第一次帮助父母做事时、第一次独立完成任务时、第一次谦让时、第一次礼敬尊长时、第一次勤俭时,这时父母要怎么办?这非常关键。马上把这个善行加上快乐,对!这样可以固化。如果没有这个环节,他这个行为会慢慢消退。
3.教育非常强调三个字——“慎于始”。就是第一次要特别重视。第一次是记忆的产生点,这个点一旦产生会持续。教育家们谈到:“只有在集体和老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所以,作为家长如果您想慎于始,首先看到孩子的什么?优点,激发他的上进心。他的这个行为会再次出现,好习惯因此就养成了。
4.一个一个小事,倒一杯水、礼敬老师、帮老师擦黑板、给妈妈拿一下拖鞋、帮别人递把伞,全是小善,点点滴滴,到最后,孩子整个小善变大善,古人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什么?因为那个小善会推动大善产生。大善和小善在行为的动作上有差别,可是在那个心理上是一样的。虽然善很小,可是在心上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忆, 今天能在家里能为妈妈倒一杯水,明天就愿意帮妈妈拿行李,它们是一致的。 不要看那个行为有多小,要注意那个行为背后的那颗心,事小心大,这些小处您一忽略,大善就不产生了。所以,没有突然出现的大善,没有突然出现的志向,也没有突然出现的好孩子。不能着急,一点一滴去关注每一个小细节,别看事,看心,看孩子每个善心的启动,及时发现。所以,眼中能看见小善,那是一个专业的妈妈。
5. 他从小先是塑造,形成一种自动的心理记忆循环,他带着塑造好的品格去读大学、工作,后来会拿来用,用了就会受益。等他人到中年以后,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些都是母亲教的啊!最后才明白道理,悟在后面,先形成习惯,行而后知。
上一篇:广西进一步关爱支援湖北省医疗队员 薪酬提高2倍,子女中考加分、就近就便安排就读义
下一篇:5岁女孩被母捅死,令人不寒而栗!家庭教育问题值得发人深思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