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999中国史学编年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1-11
手机版

      1984年

   

      3月,《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创刊。该刊只出版五期,但影响巨大,是“文化热”中最具声望的刊物。

   

      5月5日,“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这是1949年以后大陆地区召开的第一次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

   

      5月6日,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

   

      5月,中国文化书院在北京成立。该院是八十年代“文化热”中最著名的学术团体之一。

   

      10月,黎澍在《历史研究》第5期发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在历史学界乃至整个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

   

      11月1日,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在武汉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史学理论研讨会。

   

      7月17日,于省吾逝世,终年89岁。

   

      1985年

   

      2月,(美)费正清、(美)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月,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对当时“文化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风靡一代青年。

   

      7月,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8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办《民国档案》创刊。

   

      9月,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即受到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重视。

   

      10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该书1996年全部出齐,标志着对全国存世古籍的普查基本完成。

   

      12月,周谷城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以该丛书的出版为标志,中国文化史研究步入高潮。

   

      1月11日,傅筑夫逝世,终年83岁。6月19日,夏鼐逝世,终年76岁。

   

      11月11日,荣孟源逝世,终年72岁。

   

      1986年

   

      1月1日,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外文化比较讲习班”,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1月6日,“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这是1949年后第一次专题讨论中国文化的国际会议。

   

      4月,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6月,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考古学领域各项基础知识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对我国考古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10月14日,“第一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的开端。

   

      4月22日,陈邦怀逝世,终年90岁。5月28日,翁独健逝世,终年80岁。6月4日,王仲荦逝世,终年73岁。

   

      1987年

   

      2月18日,《瞭望》周刊第8刊发记者访谈《历史学家刘大年谈“全盘西化”的由来和为什么行不通》,第9期连载。此文意在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发表后引起理论界和史学界广泛关注。

   

      2月,(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风行一时,对推动中国史学向社会科学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6月8日,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影响巨大。

   

      6月,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尚书》的源流作了系统、简明的阐述,使异常紊乱的《尚书》衍传情况完整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

   

      9月,《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下卷1988年1月出版。

   

      是年,朱维铮《走出中世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以其启蒙倾向在“文化热”中产生较大影响。

   

      是年,《明实录类纂》开始编纂出版。

   

      是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组织翻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开始陆续出版。

   

      8月9日,钟凤年逝世,终年100岁。9月14日,侯外庐逝世,终年85岁。12月2日,梁钊韬逝世,终年71岁。12月14日,胡华逝世,终年66岁。

   

      1988年

   

      5月,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一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最杰出的一部区域历史地图集,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千年古都北京的文化、政治的独特风貌。

   

      6月11日,大型电视政论片《河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片播出后因其所持激烈的反传统立场在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思想理论界随即围绕本片观点展开激烈争论,形成一股引人注目“河殇热”,从而把“文化热”推向高潮。

   

      8月,“纪念殷墟发掘60周年座谈会”在河南安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40位国内知名学者。

   

      10月21日,王元化主编《新启蒙》丛刊创刊。该书是80年代影响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的一套丛书,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1月10日,首届全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引起较大反响。

   

      12月2日,李绍连在《中国文物报》发表《概述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是年,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资料丛书”开始陆续出版。

   

      12月1日,陈旭麓逝世,终年70岁。12月9日,黎澍逝世,终年76岁。 

      1月,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史料的考证及运用上体现了较深的功力,向为学林所重。

   

      3月,李时岳在《广东社会科学》第一期发表《义和团运动再认识》。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易家言”《〈河殇〉宣扬了什么?》,从十个方面对《河殇》进行了猛烈批判。此文发表后,报刊上展开了对《河殇》的密集批判。这场批判是思想史上的80年代向90年代过渡的转折点。

   

      10月7日,孔子诞辰25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曲阜举行,江泽民就孔子问题发表看法,表明了官方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视,产生很大影响。

   

      是年,王元化主编《海外汉学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刘东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开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何光沪主编《宗教与世界丛书》开始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

   

      3月20日,郑鹤声逝世,终年88岁。9月20日,陈伯达逝世,终年85岁。

   

      1990年

   

      5月,季羡林、周一良、庞朴主编《东方文化丛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8月31日,“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10月7日,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

   

      是年,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5月9日,朱杰勤逝世,终年77岁。

   

      8月30日,钱穆在台湾逝世,终年95岁。

   

      1991年

   

      1月23日,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

   

      2月15日,上海《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至4月12日,“皇甫平”又发表了三篇文章,继续呼吁深化改革开放。这“四论”被视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先声”。

   

      2月20日,《文汇报》发表魏秦文章《战后迅猛发展的国外中国学研究》,该文介绍了国外中国学研究近况,呼吁国人重视海外中国学研究。

   

      3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致信李铁映、何东昌,强调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3月,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大型《边疆史地丛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来新夏《古典目录学》由中华书局出版。

   

      5月5日,张岱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以分析的态度研究中国学术》,被认为是九十年代以来“重提国学”的先声。该文是作者为其主编的《国学丛书》所写的序言。是年12月,该丛书开始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5月10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

   

      6月,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

   

      7月,《清代全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9月,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由中华书局出版。

   

      11月1日,“首届胡适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黄山召开,这是1949年后举行的第一次规模盛大的胡适学术思想研讨会。7日,“全国首次胡适学术讨论会”在绩溪举行。两次会议预示着“胡适热”的兴起。

   

      1月9日,徐中舒逝世,终年92岁。1月24日,严中平逝世,终年82岁。5月12日,商承祚逝世,终年90岁。

   

      1992年

   

      4月,姜义华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4月号发表《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引发“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

   

      6月,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7月,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视野开阔,思辨深邃,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最好的导论性著作。

   

      7月,李学勤在《中国文化》第7期发表《走出“疑古时代”》,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直接导致其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提出。

   

      7月,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开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继60年代的四卷本《世界通史》之后,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

   

      8月28日,谭其骧逝世,终年82岁。

   

      12月27日,林增平逝世,终年69岁。

   

      1993年

   

      5月7日,“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胡绳在会上发表讲话,对顾颉刚作出高度评价。

   

      5月,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国学研究》创刊。该刊的出版被认为是90年代以来国学兴起的标志之一。

   

      8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毕全忠写的《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该文的发表被看作是20世纪90年代国学研究再度复兴的标志。

   

      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战国时期楚国竹简,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先秦儒家思想史乃至中国学术史和中国哲学史。

   

      10月,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开始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中国边疆史地文库”开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4月9日,吴于廑逝世,终年80岁。

   

      1994年

   

      5月16日,“评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7月4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工程启动。2002年4月,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完成影印出版,共1800册。

   

      8月,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丛刊创刊。文丛出版后,在海内外广受关注,为90年代国学的复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第17卷出版后停刊。

   

      9月1日,中山大学历史系举行“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

   

      9月11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成立。1997年10月底全书1200册出齐。

   

      10月,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1—10卷由人民出版社完成出版。

   

      11月,《东方文化集成》开始编纂,季羡林任总主编。10月14日,唐长孺逝世,终年84岁。

   

      1995年

   

      4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由三联书店出版。

   

      5月,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该书堪称改革开放后学术界争议最大、影响最广的著作之一。

   

      9月,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上、中、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0月,朱学勤在《读书》第10期发表《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刊出后在知识界激起巨大反响。

   

      12月,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办、任继愈主编的《国际汉学》创刊。陈平原主编《学术史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4月16日,胡厚宣逝世,终年84岁。12月4日,姜亮夫逝世,终年94岁。

   

      1996年

   

      1月,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视为近50年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2000年9月15日该工程通过国家验收。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成果公布后,受到国内外学界尖锐批评与强烈质疑。

   

      8月,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9月,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9月,《胡适全集》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启动。全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完成出版。

   

      10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14万枚汉末至三国吴简牍,超过中国历年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

   

      4月4日,罗荣渠逝世,终年69岁。4月5日,李时岳逝世,终年68岁。

   

      11月10日,周谷城逝世,终年98岁。11月15日,姚孝遂逝世,终年70岁。

   

      1997年

   

      1月,沙健孙、龚书铎主编《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5月,顾诚《南明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史料丰富扎实,理论功底深厚,出版后立即在明清史学界引起关注。

   

      5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9月,汪晖在《天涯》杂志第5期发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点燃新左派与自由主义论战的导火索。论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最大的一场争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阵营。

   

      是年,瞿林东主持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丛书开始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开始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5月25日,罗尔纲逝世,终年96岁。

   

      1998年

   

      4月,《胡绳全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4月,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1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海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之一。

   

      10月,萧克主持编纂《中华文化通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文化通志,阐述详尽,内容丰富。

   

      12月26日,胡绳在“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讨论会上发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讲话。此篇讲话的发表,表明晚胡年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12月,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称为“百年敦煌学的总结”之作。

   

      12月,戴逸在《历史研究》第6期发表《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1999年

   

      3月,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全部出版。

   

      6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7月,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由三联书店出版。本书看作是对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总结,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8月,胡厚宣主编,王宇信、杨升南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2月,刘大年在《明清论丛》第一辑发表《评近代经学》,这是作者晚年最重要的一篇论文,历时多年撰成。

   

      12月28日,刘大年逝世,终年84岁。

   

      (节选自《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王学典主编,商务印书馆2014年12月出版)

   

上一篇:2018年全国高考时间确定(统考科目)
下一篇:12月,我在担心地产人的精神状态!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