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杨绛: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今天,105岁的杨绛先生离世。
105年的岁月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多年前,钱钟书曾给了她一个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比之如今动辄山盟海誓的承诺,也许暮雪白头后的这种温柔称许,才是真正的情话。
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里一个温润的慰藉,以柔韧、温暖的笔触“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今天,先生走了,我们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最美好的品质。
“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几十年从未后悔”
杨绛80岁寿诞时,夏衍曾为她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有时候,活着本身,就是一场艰难且漫长的竞赛。
在大部分的认知里,杨绛的身份先是钱钟书夫人,其后才是一位文学家、翻译家,实际上,杨绛成名比钱钟书早,她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钱钟书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
文学理论家夏志清曾将他们的婚姻誉为:“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钱杨夫妇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名的夫妻了。”
1990年,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幕,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被无数人时常引用。
实际上,这段著名评语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
杨绛答,“我也一样。”
杨绛: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
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钱钟书曾评价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赞她“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比之如今动辄山盟海誓的承诺,也许暮雪白头后的这种温柔称许,才是真正的情话。
(留学时期的杨绛与钱钟书)
走在人生的边上
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
她也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苏东坡有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一个人如果要隐居,京城名利熙攘的人海就是最好的地方。杨绛称自己就是“万人如海一身藏”。
杨绛的“隐”并非因为年岁高了,而是她习惯了。
“钱钟书先生在时,他们夫妇就常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朱虹曾说:“很难把他们同整天跑这个会那个会,到处演讲的‘专家’联系起来,他们跟这些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隐身于世并不等于她‘两耳不闻窗外事’。” 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的胡真才说到杨绛时这样讲,“从2004年出版的《杨绛文集》到现在的《杨绛全集》,这10年间杨绛先生从93岁到了103岁,在这样的高龄,借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她完全可以享受盛名而不再作为,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对文字的笔耕’。”
她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96岁时,杨绛写作《走在人生边上》,百年的沧桑中,先生总是以深沉的入世获得静看云卷云舒的安宁,她的内敛和温厚,包藏着丰富的处世智慧。
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九句话:
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二、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三、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四、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五、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六、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七、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八、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们和杨绛之间,隔了几代人。
当年她眼中的“年轻人”,现在已是我们眼中的“老先生”。
望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很难想象他们在杨绛身边做“年轻人”的样子。
是的,她是穿旗袍的那一代,我们是玩“苹果”的这一代。
可是,为什么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用“苹果”读杨绛的故事?仅仅因为她长寿吗?还是因为她是钱钟书夫人?
在杨绛的世界里,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因为她智慧而温厚,从不飞扬躁厉;因为她坚韧而幽默,从不忘记微笑;因为她勤勉而淡泊,从不追名逐利;还因为她求真而勇敢,从不说假话认假账。
我们怀念她高贵生动而深湛的灵魂。
我们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美好品质。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1977年1月,单位给了杨绛一串钥匙,让她去三里河新盖的国务院宿舍看房子。立春那天,杨绛母女由年轻朋友陪着,收拾行李迁入新居。杨绛怕钱钟书吃灰尘,把他当作一件最贵重的行李,下午搬迁妥当后,再用小汽车把他运回新家。
从此,一家人安顿下来,专心读书做学问。
钱瑗在北师大英语系工作,也像杨绛一样,为他人忙得像陀螺,没有自己的时间。
1995年春夏,钱瑗开始咳嗽,只当是感冒;当年秋冬腰疼加剧,起不了床,也只当是挤公交闪了腰。直到1996年1月,她连站立行走都已困难,住进北京胸科医院,临走前还轻松地对杨绛说:“妈妈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
3月,确诊是肺癌晚期。
外文所的薛鸿时曾回忆说:“那时钱先生住在北京医院,钱瑗的医院在西山,两个医院相隔很远。杨先生是又伺候钱先生,心里又想着女儿。”
钱瑗瞒着妈妈,只说是骨结核。杨绛明白女儿可能时日无多,但又瞒着钱钟书,说女儿能治愈,一年或八个月就能好。
钱瑗借故不让妈妈去看她,怕妈妈劳累,也怕妈妈见到她的惨状伤心。两人好不容易见面,“妈妈看着女儿,女儿看着妈妈,一句话都没有”。
1996年11月3日,医院给钱瑗发了病危通知,钱瑗的第二任丈夫杨伟成告诉了杨绛。8天后,杨绛到北京医院照顾钱钟书,钱钟书忽然对着她背后大叫了七八声“阿圆”,然后对杨绛说:“让小王送阿圆转去。”杨绛问:“回三里河?”钱钟书摇头,杨绛又问:“西石槽?”答:“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自己的家里去。”杨绛答应转告圆圆后,他才安静。此后,钱钟书不再呼唤阿圆,也绝口不问女儿的病情。
杨绛最后一次见女儿是1997年3月3日。第二天下午,钱瑗就在安睡中去世了。杨绛还得到医院看钱钟书,只能在心里为女儿送行。她最大的难题是怎么告诉钱钟书。
百般思量,起初继续装作女儿依然安好。过了4个月,见钱钟书身体较好,杨绛才花了一个星期,一点一滴说出来。
“圆圆现在没病了”“她没痰了”“她不咳嗽了、能安眠了”,以及她如何比爸爸舒服。其实杨绛第一天说时,钱钟书心里就明白了,但到第七天明说“她已去了”,钱钟书还是体温立即上升。
不过,钱钟书从此也就心安了。
杨绛问他:“若我聪明点,还能骗你吗?”
当时已经不能说话的钱钟书摇头。
杨绛又说:“我要写一个女儿,叫她陪着我。”
钱钟书点头表示同意。
一年后,钱钟书去了。杨绛兑现对钱钟书的话,开始写《我们仨》。
在她温润细腻的笔下,女儿活了,与妈妈相依相偎。
写到动情处,杨绛的泪水落在纸上,不能自已。
2003年,《我们仨》出版,扉页上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叫多少人读之泪下。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曾这样感叹一家人的失散。
在《我们仨》的结尾处,杨绛把自己比作一个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病中,钱钟书曾向杨绛交代,他死后不留骨灰,不设灵堂,恳辞花篮,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杨绛说:“我自己,这样办得到;你嘛,就很难说了。”钱钟书说:“那就要看我身后的人喽!”钱钟书去世时杨绛赶到床前,彼时钱钟书已经合上一只眼,还睁着一只眼等待妻子。
杨绛帮他合上眼睛,轻轻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逃逃逃逃逃!”这是杨绛八妹童年时的口头禅,杨绛记忆深刻。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最终逃向了世上最难的学问——古希腊语哲学读本、柏拉图《对话录》中的 《斐多》,一头扎进去,忘记自己。
“我按照自己翻译的习惯,一句句死盯着原文译,力求通达流畅,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柏拉图的这篇绝妙好辞,我译前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感到女儿和钟书并没有走远。”
2000年,中译本《斐多》出版,被称为“迄今为止最感人至深的哲学译本”。
要说杨绛一个人的生活有多精彩,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要说有多悲戚,相较于其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为钱钟书、钱瑗,这三个人的家庭所共同经历的悲欢岁月,诸般体会,恐怕杨绛在窗畔灯下回忆过往种种,仍能笑得出来。那苦放在心里,是对不能一起共同生活的遗憾,对杨绛先生这般年纪,总要看淡,才有面对明朝太阳的勇气。
上世纪40年代初,钱钟书失业回了上海家中,虽然沦陷区生活艰苦,但钱钟书很满意,因为总算和家人团聚了。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今天,当杨绛先生辞世的消息传来时,微博热评中频频出现这句话:“你们仨,终于又可以在一起了。”
先生千古。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西班牙流浪小说《小癞子》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丈夫钱钟书,著名文学研究家、作家。
责任编辑:朱惠娥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