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招调查报告发布,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2年高招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1193万人,比2021年增加115万人,无论是净增长人数还是总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教育部

  1.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中职学生是增长主力

  报告指出,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长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个是阶段性生源波动。从生源数量上看,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9.49万人,比上年增长46.7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00.37万人,比上年增长43.32万人,两者合计就达90万人。这构成了三年后的今天高考人数增长的一大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中职学生的大规模加入。近年高考报名人数统计口径和90年代完全不同,大量中职学生成为高考报名人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教育部

  但报告认为,报名人数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高考竞争的绝对加剧。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本专科录取1001万人其他综艺,平均录取比例达到约93%,其中本科总招生量超过450万。这一年,黑龙江理科的本科线仅有280分,其他老高考地区本科线也大多在300出头。在新高考地区,也没有高到哪里去。并且,短期内生源基本面没有颠覆性变化,但未来生源必然面临下跌。不过四川、湖南、安徽等高考生源大省基本保持生源上涨趋势,部分省份增幅超过10%。

  2.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人才需求结构变化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此次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总体上看,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认定,未作“大进大出”的调整。

  报告表示,此次公布的第二轮建设名单有如下重大变化:

  一是淡化身份色彩,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学校身份、层次。

  二是新增了7所高校,其中广东3所,成为最大赢家。

  三是有43所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进行了调整,各学科专业“有进有出”。

  四是对15所高校的16个专业给予公开警示,其中10个为首轮自定学科。

  报告指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也在持续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表示,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门类专业数量位居第一,加上理学门类专业共计达到了半数,这是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在教育领域的投射。新增专业中,“智慧”“智能”成为高频词汇,说明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实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而精通计算机技术与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下也成为社会的刚需。

  报告也指出,近几年,大学生出现了考公务员热、考教师资格证热,在就业时追捧国企以及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部门。在高考专业志愿选择上,和这些就业岗位相关的专业也受到高度关注,未来就业“稳定”的专业,录取分数也相对保持稳定,有的呈现上涨趋势,比如师范类院校中的师范类专业。

  

  数据来源:浙江省考试院

  3.两种新型大学值得考生和家长关注

  报告显示,近20年来,一批新型大学兴起,近十年间发展尤为迅速。这些新型大学不仅建立时间“新”,发展模式更“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还有一类是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国际化为特色,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这些高校有着相似的定位,“高起点,高定位,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报告认为,两种类型的新型大学值得考生和家长关注。

  4.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启动,综合评价改革逐步展开

  2021年9月,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个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将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落地,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至此,全国2/3的省份都迈入新高考时代。

  2021年,前三批改革14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合计为477.95万人,占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43.7%,第四批改革七省高考报名人数为264.57万人,占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24.2%,合计占比超过67%。这意味着,在2024年高考中,老高考学生将成为“少数派”。

  

  数据来源:教育部

  第四批改革省份均采用了第三批改革省份的“3+1+2”模式,在充分保障学生选择权的情况下,为遏制功利选科,对于学生的选科做出适当限制。物理、历史设置为首选科目,必选其一且不能兼报,强调了物理、历史的基础性学科地位。进一步完善选科引导机制,理工农医类专业强化对物理化学的选科要求

  报告表示,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展开,范围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共有9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其中14所高校面向多省份,85所高校面向省内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5.强基计划深入实施,报考趋于理智

  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国共有36所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工作。这些高校均为“一流大学”(A档),也都是原来的“985”工程计划高校。2022年,除以往的36所试点高校外,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也开启了强基计划。至此,原来的“985”高校全部入选强基计划。

  

  报告显示,2022年的强基计划却没有延续前两年的火热,报名人次跌落至86万余人次,相比上一年大减约101万。39所高校中,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报名人次相比去年减少了60%以上,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减少了50%以下。今年也是强基计划开展以来,首次有高校出现报名人次不足1万的情况。

  报告分析了强基计划今年“遇冷”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和学生在报考时更加趋于理智。其次,想通过强基计划的难度客观来说比较大,超高的报录比倒逼着家长和学生恢复冷静。

  报告认为,强基计划报名人数下跌并非坏事,因为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录取对象既要学习优秀,能够应对基础学科的学习要求,又要心无旁骛,有志于科研工作。通过筛选,招收到愿意为基础学科长期耕耘、长久付出且有热情有能力的研究人才,既符合国家实行强基计划的初心使命,也能够减少高校教育资源的错配,更能避免学生为追求名校而误入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将使国家、学校和学生多方受益。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飒)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4考研教育学原理考点:学校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2023年教师编考试,小白备考该从哪下手?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