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个首创性突破 临港新片区助力上海全球航运枢纽建设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转自:中国水运报

  8月20日,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简称“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周年的日子。记者从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临港新片区在航运领域取得多个首创性突破,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能级的全球航运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度创新实现新突破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制度创新方面,就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为国家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样板。

  今年5月31日,27个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载着725吨青豌豆,在洋山集装箱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运往最终目的地。

  这是国内首单外资班轮公司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业务,标志着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开放的一次重要突破。新政策实施后,外贸箱在大连、天津、青岛与上海洋山港之间可以用外资船捎带,无须再通过额外中资支线船中转。该业务的落地,有利于吸引境外船公司将国际中转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航运处)负责人林益松表示,临港新片区“跨前一步”,是国家更好发挥临港新片区作用、推进国际航运领域开放突破的重要举措,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此外,临港新片区还加快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建设,集聚高能级航运资源要素,加快各类功能平台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

  今年3月14日,马耳他籍“达飞希米”号集装箱轮驶入洋山港二期码头,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海港未来”号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靠泊“达飞希米”轮外档,为该船加注保税液化天然气清洁船舶燃料。这标志着中国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船到船”加注业务落地。

  该业务的开展增强了洋山港核心配套服务功能,对于提升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业务已实现常态化运作。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外资班轮公司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船到船”加注等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创新业务相继落地,全面拓展了洋山港全球枢纽港功能,加速集聚高端航运服务资源,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能级的运输自由。

  系列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为上海港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据上海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介绍,2021年,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2281.3万标准箱,为上海港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作出重要贡献。

  海事服务取得新成效

  临港新片区成立3年来,上海海事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助力全球航运枢纽中心建设,多项工作取得了首创性突破。

  助力提升航运发展软环境。该局实施高效便捷的“中国洋山港”籍国际船舶登记,获评第二批全国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结合电子证照运用,实现“不停航”转籍登记,截至目前登记船舶已达30艘。完成首笔“中国洋山港”国际登记船舶增值税退税,推动航运特殊优惠政策落实。推进航运公司注册制办证。持续推进海员外派机构落户新片区,已有808人次海员经由临港新片区外派从业。

  助力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该局协同上海市商务委等10部门出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试点管理办法》,助力上海港成为全球第三个具有LNG“船到船”加注服务能力的大型集装箱港口,加注服务实现常态化运营。持续保障洋山港跨域保税燃油常态化直供,截至目前共服务保障保税油跨域供应77艘次、17.5万吨。

  支持建设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该局推进洋山港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引航、助航安全作业模式研究,进一步提升港口通航能级和营运效率。推动将临港新片区附近水域纳入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适用范围,集疏运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近半年来“水水中转”比例达54%。

  构建智能完备的水上安全保障体系。上海海事局加快建设东海水上交通管理协调中心;利用“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远程智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完善全链条安全监管,提升水上交通智能管控水平,构建安全韧性港航发展环境。

  探索航运领域更高水平开放

  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上海对东海之滨的这片发展热土寄予更大期望。8月23日,临港新片区发布《加快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根据该《行动方案》,上海市将探索航运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举措,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能级提升跨越发展。

  《行动方案》的目标之一是将建设全球航运新枢纽,成为航运功能集聚区。具体来说,就是以“中国洋山港”籍船籍港为载体,集聚全球主要船舶运输、船舶管理、船舶经纪、船舶检验、海事服务、海员外派、航运金融、航运保险企业,建设航运制度体系开放创新、航运枢纽智慧完备、航运物流服务集成高效、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聚的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力争至2025年,实现2600万标箱以上集装箱吞吐量、550万标箱以上国际中转和集拼箱量、1400万标箱以上水水中转集装箱箱量和1000亿元以上航运物流服务收入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明确,要加快功能平台建设,集聚资源要素。首先是建设保税船供平台,促进船供产业集聚发展。

  上海船东协会船舶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施国润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船供市场主要服务于在册的12万艘远洋船舶,就船舶配件和维修而言,市场容量达到1800亿美元。上海自2016年以来一直努力推动相关功能平台的落地。但受制于订单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分离,外汇跨境业务收支操作不便利,以及尚未建立船舶供应服务体系,大量的业务流失到新加坡、釜山等地。

  但这一局面有望打破。在临港新片区8月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保税船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启动,17家重点企业签约。该平台将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区港一体、物流仓储设施齐全、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集聚的优势,吸引全球主要船供企业集聚,打造船舶备件、配件等“一站式”服务平台,与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保税LNG等共同构成洋山船供产业集群,力争在2025年前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建设国际集装箱运价交易平台,上线国际集装箱远期运价合约产品,提高对国际国内两个航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建设“中国洋山港”籍船籍港,推动船舶批量登记注册,力争至2025年底集聚300万总吨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探索设立船舶交易平台,推动船舶法定检验、入级检验放开,积极争取中资方便旗船登记为“中国洋山港”籍免征进口环节税收等相关政策落地。依托洋山港建设集装箱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开展出口拼箱、国际中转拆拼箱等多业态同场作业试点。充分利用政策创新优势,推动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常态化运作,提升国际中转集拼货源比例。

  多位专家表示,站在三周年的新起点上,临港新片区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实现更多首创性突破,进一步推进航运业高水平开放,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上一篇:上海有哪几所大学比较好?这几所最推荐!有你感兴趣的吗?
下一篇:今年全国高考时间确定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