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绘就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1-01-16
手机版

岁末年初,禅城学校建设好消息频传。在东平河“城市客厅”,佛山市第四中学附属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开工。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规划48个班,计划2022年竣工;东部,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先行者”,奇槎片区的佛山LEH国际学校完工验收,将为该片区带来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禅城区环湖小学西校区(文华小学)主体工程正式封顶,可提供1080个优质公办小学学位,计划2021年9月投入使用。

这些都是禅城“9+7+1”新改扩建学校工程按下“加速键”的表征。2020年年中,禅城在全市率先实现学前教育5080目标,宣布2020、2021年将连续新增18所公办幼儿园。过去的一年,创新动作频出的背后,是禅城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释放体制机制活力,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参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探索一级办学多元投入机制。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诚意、立足精品教育谋划教育高地的思路与方法论,呼之欲出。尤其在建设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的战略定位下,禅城正在充分回应教育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禅城“9+7+1”新改扩建学校工程主要指禅城要用三年多的时间新建、改建9所学校,对7所原村办学校实施扩建工程和1所特殊学校实施扩容提质工程。

学位、人才、服务三管齐下

打出禅城教育发展“组合拳”

“从行政效率、建设速度上,学校建设克服重重困难,这里将建成一所质量优良、特色鲜明、智慧创新、孕育未来的新样态学校。”站在国家高新区禅城园旁的建设工地上,四中附属学校筹建负责人刘捷鸣充满希冀。

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所在的禅城西部片区,隶属禅城五大产业发展平台中的重要“战场”。而另一产业平台聚锦科创片区,张槎中心小学聚锦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在去年9月投入使用,在白兰花开的季节,一年级新生6个班270多个孩子的琅琅读书声阵阵传来。2023年,该校二期工程也将投入使用,届时全校办学规模达36个教学班,可提供学位1620个。

而从禅城面向广州的“东大门”,三龙湾创新集聚区的“龙头”奇槎国际社区出发,沿东平河和魁奇路一路向西,仅这条线,今明两年共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

可以说,从新的站位和城市发展格局出发,以广佛极点三龙湾这条轴线为例,禅城教育正在为这条“创新轴”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基础。从而服务于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的持续聚集,为佛山打造东平河城市客厅和对接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筑牢基石。

当然还不只是一东一西,地处老城区普君片区的九小新校区等多个学校建设项目,也将争取2021年动工,2022年开始招收新生,服务于精品城区破茧蝶变。在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年份里,禅城教育成功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突围,从学校建设、教育人才、教育服务等多维度打出“组合拳”,以新动作、新看点、新期待,使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教师是兴教之源、立教之本。2007年,禅城率先启动“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程,2018年起实施《佛山市禅城区基础教育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将教育高层次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现在,全区教育人才已经形成了“领头雁”群体。

但这还远远不够。新的需求当前,禅城教育人才的“源头活水”正不断注入。2020年12月,带着新政《禅城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认定(评定)及管理办法》,禅城教育系统三十家单位首次组团赶赴北京校园招聘,首次向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名校毕业生广发“英雄帖”,面向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敞开大门,为的就是欢迎最优秀的人来教禅城学子,并为他们开通成长“快车道”。

2020年,“共享校车”、中小学招生无纸化报名等新的教育服务体验,在禅城家长学子中有口皆碑。在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打上禅城烙印的教育服务创新举措,不仅成为禅城教育服务能力和精细化服务水平的写照,更为其他地区积累了可供复制的经验做法。

“质量为王”实施三项工程

打造佛山首善之区教育高地

2020年高考成绩出炉之际,在外界的眼中,禅城似乎选择了低调。但事实上,禅城区2020年达到高优线即重点本科线的考生比例,仍旧稳居全市第一。教育质量不仅仅等同于成绩,更要文体艺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教育更要立足于孩子的未来,为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在这样的理念下,禅城在营造健康良性教育生态上的步伐,正越走越稳健。

在城市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发展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首位度,尤其是要打造面向粤港澳、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对接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的发展高地,中心城区、首善之区首先必须是教育高地。

新的战略视野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正在转化为禅城教育大胆改革创新的动力。从新课题出发,教育与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等城市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的互动关系,正呈现出新的逻辑,尤其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这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闭合链条中,禅城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期待和使命。

一个事实是,禅城教育头顶多个国字头的荣誉——“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示范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县(区)等,在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发展视野下,如何继续擦亮这些示范区、实验区等“金字招牌”,更好地提供与中心城区相匹配的、优质多元的教育公共服务,禅城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和方法论。

一边是通过学位、人才与教育服务等多领域打出“组合拳”,另一边,助力高中优质多样发展的普通高中多元特色高质量发展工程、力推初中教育再上新台阶的“强腰工程”,以及不断丰富深化的教师队伍“三名工程”,这三大工程更加系统和有针对性地全面提升禅城教育的含金量,推动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三项工程为代表的新动作、新举措,都直指禅城打造一流精品教育高地的决心与信心。2020年9月,禅城还对外公布组建七大教育集团的计划,积极整合市区两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组建教育集团的方式,放大优质品牌学校的效益,打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集群,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最终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未来可期的是,在禅城,人们将直观感受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禅城也将向外界诠释出首善之区在构建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禅城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打出三张学位攻坚“王牌”

创新探索一级办学多元投入机制

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禅城区平均每年新增学生超过6000人。十多年来,面积154平方公里的禅城,面对入学需求高等多重压力,能否实现教育的超前布局、超前引领,2020、2021年的时间节点,对于禅城来说,尤为宝贵。

禅城区首先必须直面未来结构性学位短缺的问题。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区域,要在一年多的攻坚期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用三年多的时间新建、改建9所学校,对7所原村办学校实施扩建工程和1所特殊学校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并非易事。

这也意味着,禅城要抢抓节点打赢“攻坚战”,既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更要按照倒排时间表“挂图作战”,以改革突破的精神,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强化协调,探索最适合各类学校新建改扩建的实施路径和方法论,做足学前教育学位和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位的增量。

一年多的攻坚正迎来阶段性的收获。投资6000万元的幼儿园也办成了普惠园,2020年以来,全区有18所全新公办幼儿园陆续投入使用,“9+7+1”正式开启新学校建设“加速度”,面对未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公办学位急速增加的需求,禅城现在的底气很足。

这背后,举全区之力,上下一盘棋,并注重释放体制机制的活力,同时,凝聚更广泛的力量,支持参与禅城教育事业,探索一级办学多元投入机制,秉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禅城上下精准打出了三张“王牌”。

第一张“王牌”在于勇担责任,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来抓。在对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精准摸底、“帮幼儿园算笔账”的基础上,成功引导11间非普惠性幼儿园降费办成普惠性幼儿园,不仅一举扭转非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偏高的被动局面,而且形成了引导鼓励开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生态。

第二张“王牌”,在于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国有资产回收、现有公办幼儿园扩大办园规模等,多措并举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即使是按照土地开发合同属于配套移交、但未有装修约定的,在教育部门的引导和介入下,开发企业主动进行装修、主动参与教育事业发展,行业已然形成内生动力。而新办园由公办幼儿园按照“名园+新园”的模式,实施一体化管理,助推新办园运行迅速上轨道。

第三张“王牌”,则是按照“9+7+1”的总体布局,从全区一镇三街不同的发展格局和教育配套需求出发,由教育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和业主单位,全面调动镇街、村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属地镇街担当建设主体,通过财政奖补方式,加快协调和提高建设效率,镇街、教育及更多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一级办学模式下创新多级多元投入机制,趟出一条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阎锋?刘兆平?梁焯君

【摄影】戴嘉信

上一篇:听说驾驶证分值提升至18分了?广西交警交警权威解答…
下一篇:纸糊墙倒塌,广告牌起立,在线教育狂奔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