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编剧之城”这样打造……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转自:泉州发布

  资深电影人建言献策助力泉州

  打造“编剧之城”

  编辑论坛

  中国电影编剧论坛现场

  25日,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开幕式暨电影编剧论坛在泉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电影编剧界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编剧行业最高盛会。

  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铸就电影文学新辉煌”中国电影编剧论坛上,众多电影业内大咖分别以“编剧——电影的总设计师”和“故事为王,编剧为本”为主题,结合走进泉州、品味泉州的感悟,对电影产业链进行研讨,助力泉州开启“编剧之城”新篇章。

  中国电影编辑周

  泉州有电影赖以发展的“生活之海”

  ■皇甫宜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电影编剧周落地泉州是一件特别好的事。”皇甫宜川表示,编剧在电影创作中非常重要,“创作一开始,编剧就开始了”。编剧周的举行,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寻找更有效的培养青年创作者的一种方式,它让电影制作各环节的专家齐聚一堂、集思广益、深度交流,这对未来中国电影创作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作为资深电影人,皇甫宜川认为,在电影的“创作之海”中遨游,电影人需要深入生活,只要沉浸式投入到社会发展实践中,就一定会从丰富的生活里,提炼出不同的电影表达主题,与更广泛的受众形成共鸣。同时,电影人应向历史走去,从本地区、本民族的“宝藏”中汲取养分。

  此次他初访泉州,不仅看到了自然之海,更看到了电影赖以发展的“生活之海”“历史之海”。“泉州是个很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同时它的民营经济十分发达,可见泉州人的内心一定是丰富的,形象一定是丰满的,值得挖掘。”皇甫宜川说,泉州可供发掘的东西特别多,不仅能从电影的角度入手,而且能形成一个完整而立体的生态。

  这是编剧品牌活动的全新起点

  ■闫少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在闫少非看来,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富集区,泉州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电影艺术的表达题材。“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是泉州打造‘编剧之城’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影协开展编剧品牌活动的全新起点。”

  中国电影编剧周的举行,为电影文学创作和编剧交流搭建了平台,为优秀电影剧本创作和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对积极整合资源、深入开局、打造平台等有着重要作用。闫少非认为,去年中国影协的一部电影《你是我的春天》很契合此次活动。“春天了,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发展电影,而一部真正好的电影,是从剧作创作上透露出文学的魅力和力量。希望我们从今天开始持续发力,进一步做实做好,也祝愿电影文化的融入,能为人杰地灵的泉州增添新的光影色彩。”

  感谢泉州搭建平台

  这是编剧的盛大节日

  ■张思涛(著名编剧、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

  “这次来到泉州特别高兴,不仅见到了很多老朋友,更看到了电影文学工作的新发展。”张思涛说,感谢泉州为编剧这一相对比较枯燥的职业搭建如此盛大的交流平台,也感谢泉州让中国影协杯的活动有了更大发展。

  张思涛表示,中国电影编剧周增加了编剧论坛,总结交流创作经验,深度探讨电影文学,探讨剧作规律,还开展采风活动,“中国电影编剧周五位一体的发展,更符合电影剧本创作规律,是综合了电影文学的新平台,也是电影编剧的盛大节日”。

  泉州是经济和文化发展并行的“样本”

  ■黄建新(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

  “宋元时期,泉州是发达的商埠,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表现出经济发达与文化丰富的一致性。”黄建新认为,从这一角度而言,泉州是经济和文化发展并行的“样本”。

  在他看来,中国电影编剧周落地泉州适逢其时,“来到这里后,我得知很多文学家齐聚泉州,我相信文学家对泉州一定十分感兴趣,因为泉州对文化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里厚重的历史、独特的闽南文化,还有多种宗教和谐共处,其文化开放性对今人很有启发”。

  黄建新曾执导或监制《投名状》《建国大业》《长津湖》等影片,对电影和文学的密切关系有深刻的了解。“导演经常是站在作家和编剧的肩膀上创作,比如张艺谋的成名电影《红高粱》就是从文学改编过来的,一个好的剧本能为一部好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期待,编剧周的举办让更多人对电影编剧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百花齐放。

  编剧与演员纵论

  世遗之城与电影文化

  电影文学论坛

  电影文学论坛现场

  25日,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电影文学论坛如期在泉州召开。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大咖、编剧名家和影视界的新秀力量围绕“从文字到影像,由改编到新生”这一主题,以及世遗之城泉州与电影文化的关系,进行思想碰撞。

  中国电影编辑周

  泉州拥有电影源头文学资源

  ■张光北(著名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秘书长)

  “中国文学的繁荣,一定会推动中国电影繁荣。”在第一轮对话“从文学到电影”的主题中,张光北表示,文学是电影创作的基础。不仅是剧本创作的基础,甚至在服装、道具等各个环节的人都离不开相应的文学基础。

  “泉州不仅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世界遗产城市,我觉得这就是文学基础的根本来源。文学来源于生活,来自历史,所以泉州能拥有电影源头上的文学资源,对于我们以后的影视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张光北表示。

  炒热泉州外景资源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

  “当下电影文学的重要任务是把中国电影的传统和强项,叙事性吸收并发扬起来。”在第二轮对话“电影文学的传承”中,赵卫防表示,与欧洲电影以影像表达高深的寓意、好莱坞电影擅用技术手段不同,中国电影受上千年戏曲影响,以叙事为主要载体,构成中国电影的影视美学。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文化资源能为电影创作提供资源,但如何利用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点很重要。”说起泉州如何吸引更多的影视资源,赵卫防表示,举办编剧周、文学周,会让电影人来到这里感受这座城市,产生相关的创作。“发展外景,把外景炒热也是一个好办法。”他表示,泉州是海滨城市,不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也有很多历史文化景点,把外景包装好,让电影人来拍外景,会比影视企业做一套商业影视基地更事半功倍。

  泉州城市适合青年编剧创作

  ■周楚岑(青年编剧)

  “所谓的创新不是颠覆,因为一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比如写人的真善美,我们要用新的讲述方法把内容讲出来。”在第四轮对话“青年新力量”中,周楚岑认为,观众喜欢最现代的、最当下的价值观,青年编剧就要做这样的表达,在表达之前要去感受新鲜事物,吸收更多新观点,然后把新内容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一下飞机就觉得泉州的空气特别好,人文环境也好,这里的生活气息很浓,适合编剧写作。”周楚岑表示,写剧本是需要贴近生活的,青年编剧在创作前要选择城市的话,一般会选择有烟火气的城市,她认为泉州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很适合创作。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东南早报

  记者:张素萍 龚翠玲?林福龙 陈玲红 吴嘉晓 文/图

  编辑:黄婧

  审核:吴泽华

上一篇:【收藏】东南大学风景园林考研9大高频问题
下一篇:历代宝之,永以为训——王羲之书法《盐井帖》赏析(十一种版本)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