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轶事 | 概说清溪古镇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4-11
手机版

  概说清溪古镇

  清溪古镇的沿革

  清水溪,简称清溪。马边河原名婆笼江,源于美姑县椅子山垭口东坡至河口入岷江,全长245公里。沿河支流纵横,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甜,鱼翔浅底竞自由;两岸山高林茂,古木丛生。从清源场北板板桥(今同兴乡境内)至清河场(今河口)的45公里段,早在2100多年前就称为清水溪,清溪镇因此而得名。

  

  清溪镇境,夏商属梁州,秦属蜀郡武阳县,汉属犍为郡南安县,北周属戎州沉犀郡武阳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属犍为县。

  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中郎将唐蒙率民众数万修筑清溪道,由蜀郡经武阳、南安往西南夷。直至东汉建武元年(25年),清溪成为通往朱提(今云南昭通)驿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当时惩治西南夷之扰的前沿重镇。

  唐永徽元年(650年)始置惩非镇,驻兵戍守,镇将兼理军民政务。正如唐长寿《嘉眉稽古录》中曰:“镇在当时名‘惩非’,是因该地接‘蛮夷’,蛮夷非我族类,故当惩之。”从此,清溪人口增多,农业经济发展,商贸和手工业应运而生,社会趋于稳定。

  宋代县以下置乡镇,元袭宋制。

  

  元末明初,因战乱人口减少,洪武九年(1376年)惩非镇易名清溪乡,是犍为八乡之一,乡下始编保甲,辖地北距县城南门里许,南接九井,东含铁炉、榨鼓,西括双溪、同兴、马庙等地。由于移民入川,人口渐增,到明成化年间,清溪乡析出紫云乡。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人口锐减,不能复额。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溪乡易名三溪乡,是犍为十九乡之一,辖地与明时略同。

  清光绪二年(1876年),因经过百多年移民入籍,人口增加,析三溪乡,清溪为永和保,是犍为县七十二保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自治,撤保并场,取以德治镇,富镇裕民之意,建德裕镇,是犍为县一城五镇十三乡之一。镇辖清溪场、五龙场、沉犀场、同兴场、清源场、双溪场、九井场、榨鼓场、铁炉场、清河场等十场。

  民国二年(1913年),析德裕镇为清溪、五龙等10场,清溪场属犍为县48乡场之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清溪场易名清溪镇。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五龙乡、沉犀乡并入,是犍为县29个乡镇之一,辖地略同今镇。几经调整为36个保,分别为集镇、马边河北岸和南岸各12个保,共303个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翌年1月10日,清溪镇隶犍为县人民政府。

  清溪自西汉成为人口聚居地后,居民建筑不断扩展。唐置镇后加速了这种发展。特别是宋元明三代作犍为县城共360年,城池规模得到了很大发展。迨清末,清溪集镇已有24条街,面积0.48平方公里,街面多为青石板,房屋多为木结构,兼有砖木结构,沿河均为吊脚楼,河街和新正二街等主要街道均为亮一柱式的凉厅街。民国十九年(1930年)24军驻犍,团长王麟生为拓宽清溪镇集镇街道,率部将主要街道的亮一柱全部锯掉拆除,并将原3米宽的街道拓为6米宽,青石板路面改筑成“三合土”路面。迨今清溪古镇仍保留着原来的风貌。

  清溪古镇的特点

  1.从历史文化方面看,清溪古镇具有“川南重镇”的特点。

  (1)历史重镇 自西汉初年开始成为人口聚居地到西汉末年成为通往云南要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迨今,清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唐永徽元年(650年)置惩非镇迨今,已有1360年历史。两千多年中,先后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其中最具份量的莫过于1945年3月,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的翁文灏先生亲临清溪,为国家资源委员会投资在清溪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清溪渠剪彩放水,并亲笔题词“水到渠成”,部分水渠(如甘露桥渡槽等)至今仍在使用。据此可见,清溪古镇确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千年古镇。

  

  (2)军事重镇 汉时犍为郡属西南夷,境内夷汉杂居,时发冲突。清溪是通往南面屏山、雷波,直达滇黔的战略要地,是当时抵御西南夷骚扰之前沿重镇。清溪同时还是雷(波)马(边)屏(山)沐(川)等地的物资进出总口子,故被历代所重视。自汉设清溪驿,唐置惩非镇,后设惩非关,均在此屯兵设防。直到民国时期,先后在清溪多次驻军: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21军所属边防二路驻清溪镇;国民革命军三十二补充宪兵训练处所属团的一个连驻清溪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四川十七师所属旅驻清溪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五区保安司令部所属大队驻清溪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雷波、马边、屏山、峨边、沐川、犍为六县警备司令部驻清溪镇,1949年12月起义;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犍为,首先进驻清溪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道213线从清溪古镇穿镇而过。由此可见,清溪自古就是一座军事重镇,至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3)政治重镇 自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清溪镇作为犍为县县治所在地达360年。这360年中,清溪镇成为犍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城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此之久,无疑堪当政治重镇。

  (4)商业重镇 清溪自汉成为人口聚居地后,商品流通逐渐形成。清溪曾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暨茶马古道的通道之一。宋元明三代中成为犍为县县治后,其商品流通更是大大发展。至清末,清溪已成为十分繁荣的商品集散地。水路上可达乐山、成都,下可至宜宾、重庆,陆路又可到雷波、马边、屏山、沐川以及大小凉山,使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商业重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清溪镇成为川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住户达1700多户7000多人,其中从商者达2266人,几乎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大宗产品有茶叶、生丝、笋干、芋片、中药材、皮毛从雷(波)马(边)屏(山)沐(川)乃至滇黔边界运至清溪,然后由清溪再转运至成渝等地。仅茶叶年运入量即达千余担。成都、雅安等地茶商还专门派员常住清溪采购,清溪人也在成都设庄经销茶叶。民国中期,清溪人石瑾卿自制茉莉花茶销往成都市场。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 (1931年至1945年) 间,实业界和金融界在清溪汇集,使其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繁荣时期,每日经停清溪的过往船只达三四百只,上岸员工达三四千人;同时每日还有三四百名往返于雷马屏沐等周边地区的陆路搬运工停留在此,清溪镇成为盛名远播的水陆码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极大地促进了清溪商贸和服务业的发展。每逢场期,街上人流逾万,摩肩接踵,茶肆酒店家家暴满。迨1949年,全镇工商业达613户,从业人员达3635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5)文化重镇 清溪历代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自唐始有私塾,盛于明清,延至民国。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镇有私塾8所、学生210人。宋时曾在今沉犀山以东专门建有学宫(后称文庙)1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根据新学制,清溪镇始办小学,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共开办小学校6所,在校学生达200多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始办初中教育。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央政府在清溪镇三教寺开办了“国立清溪农业职业学校”(简称“国职校”),旨在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开发大小凉山。学校管理十分严格,就餐必须列队喊口号:“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算不得好汉!”校歌唱道:“这是推进边疆教育的基地,这是边地青年的乐园……同学们大家起来,开发祖国的边疆!”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学校又动员了一批热血青年应征,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清溪注入了一段抗战历史文化内涵。

  清溪山川毓秀,人才辈出。宋有于震孙官至朝仪大夫,明有赵时为淳臣。仅明清两代,就有文士武举50多人,文职京官、文职外官20多人。清溪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咏清溪的诗词歌赋。如唐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清张曾敏的《过犍为清水溪河》:“清水河边柳眼开,渔人家住碧潭隈。扁舟一放垂杨岸,尺半银鳞入网来。”清倪忞祚的《沉犀秋月》:“沉犀遗迹古江沱,皓魄临流景色多。清澈固宜涵玉镜,潆洄偏泛金银波。更生疑冯夷鼓响,夜静远闻贾客多。独有宦人游寂寞,不堪孤月对三峨。”清邹塾的《沉犀秋月》:“石刻立作三犀牛,天高何处问来由。忽惊水上光华满,别有仙人洞壑幽。共说元规偏爱月,可怜宋玉总悲秋。冰轮皎洁光如昼,夜思千里恋旧游。”清杨暹的《清溪渔唱》:“苍烟横流野渡,淡月斜照寒川。欸乃数声鸥起,柳边桡出渔船。”等等。

  2.从建筑方面看,清溪古镇具有典型的川西南大型古民居特点。

  (1)空间格局 马边河在犀牛沱绕了一个马蹄形大湾后由北往南,流至清溪古镇后缓缓拐向东方。这一拐弯刚好形成了一个弓形河岸。清溪古镇就依河岸而建,整座古镇的城际线刚好形成一把张开的弓,南弓北弦,恰似弯弓射五龙(弓正对五龙山)。

  由于整座城池都建在冲积平坝上,地势平坦,故街道平面布局比较规整。街道以东西向为纵向中轴线,形成了三纵六横的方格状街道骨架,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临河街道在适当位置有巷道通向河边,主要巷道外设置有码头。主要街道宽度古时为3米左右,均为石板路面,民国时期拓宽为现在的6米左右。小巷宽1米左右,至今仍为石板路面。主要街道均为商用区,分布在西部,约占全镇五分之三;纯居住区街道较窄,分布在东部,约占五分之二。不管是商用区还是纯居住区,其房屋均以中轴线为中心布局,坐北向南。庭院布局均为四合院,这与中国传统民居布局正好一致。一座四合院内有好几个天井,有的达六七个之多。天井大小不等,有大型、中型、小型,还有袖珍型。大型的空间面积达100多平方米,而袖珍型则只有两三平方米。全镇现存大小天井达150多个,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基本完好,十分难得。一些袖珍型天井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装饰精巧,颇具艺术价值。这种既封闭又露天的空间布局,把室内与室外有机联系起来,既解决了隐密、安静,又解决了通风、采光、绿化、美化、休闲、晾晒等生活之需,成为清溪古镇空间格局的一大突出特色。

  

  (2)建筑风格 首先是就地取材。建筑用材木、竹、泥、石结合。商用、居住房构架均为穿斗式木结构,墙壁多数为木板,也有部分为青砖空心墙,还有部分为竹壁糊泥墙,少数为纯土墙。会馆寺庙构架多为抬梁式结构,墙壁则全是青砖空心墙,有些青砖还是定点烧制,砖上不仅刻有该建筑名称,有的还刻有捐款数目和姓名(如南华宫)。街道多为石板,城墙则为条石,所有屋面均为青一色小青瓦。

  其次是造型独特。民居造型屋面均为两面坡,而且出檐宽。特别是当年主要街道上的“亮一柱”出檐,既能遮阳又能避雨,形成了典型的“凉厅街”,使整个商贸活动在烈日或暴雨下都能正常进行。会馆寺庙的造型则基本是飞檐翘角。整个古镇绵延组合,首尾相连,屋顶交叉。从高处往下俯视,黑压压的小青瓦屋面重重叠叠,高低起伏,排列序然,偶尔高出一座飞檐翘角,使整个空间平增动感和韵味,令人赏心悦目。清后期,清溪古镇中还出现了几处中西结合的建筑造型(如铁门坎“愚庐”大门和三倒拐“智园”大门),给这座古镇更增添了独特的格调。

  第三是功能多样。临街民居往往兼作商铺,前店后居,主要街区几乎全部如此;商住两用的多为一楼一底,下店上居。临街民居均为连片店,家家相连,店铺成片。这种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布局,既具有居住功能,又具有生产、经营等多种功能,合理地安排了生活空间和商业空间,既有利于经商,又有效隔离了街上的吵闹,保证了居室的安静,较深庭院尤其如此。

  第四是色彩与环境和谐统一。整个古镇房面均为青一色的小青瓦,构成了深灰色的主色调,偶有一些刷白的泥糊竹壁和其他色彩的装饰点缀其间。建筑色调与周围大自然的色调协调一致,显得十分和谐。

  第五是装饰艺术。用木雕、石雕等装饰建筑物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清溪古镇中许多门窗、墙壁、屋脊、撑拱上都分别装饰着这些雕塑。雕刻的形式有浮雕、镂空雕、浅雕和立体圆雕等,内容有“福禄寿喜”字样、吉祥如意图案、历史故事、戏剧人物、花草动物等。雕刻塑造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人物动物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特别是一些装饰还赋予了西方文化特色,大大丰富了清溪古镇的建筑文化。一些古家具,如床、桌、椅、柜等,其做工、雕刻更是十分精美,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从文物古迹方面看,清溪古镇具有文物古迹众多的特点。

  清溪古镇的文物古迹不仅数量大,而且内容丰富。

  首先,宫观寺庙齐全。清溪镇素有“九宫十八庙”之称。“九宫”是东皇宫、荣禄宫、南华宫,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宫、三圣宫、文武宫、后土宫,其中东皇宫、荣禄宫、南华宫尚存部分遗迹,三圣宫部分主体建筑尚存,其余五宫仅有遗址。南华宫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八庙”主要有白马庙、观音庙、城隍庙、华光庙、川主庙、王爷庙、大庙子、太子庙、杨泗庙。观音庙还存屋顶,大庙子还存围墙基石和大门石台阶,白马庙和太子庙为民间重建,唯明代所建之杨泗庙主体建筑尚存,其余仅存遗址。寺有真觉寺、金鳌寺、三教寺、半边寺。除半边寺现恢复重建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余均已无存,仅有遗址。观有玉皇观,今已经政府批准由民间在遗址上建成了玉观寺。

  其次是古坊。沉犀坊,明代建于清溪乡沉犀保街外,全石质,民国尚存,现已毁无迹。清溪坊,民国时建于清溪镇正北街街口,砖木结构,四柱三门,南面有“古惩非镇”,北面为“今清溪镇”,1958年拆除。节孝坊,位于今沉犀村三组,全石质,四柱三门,清嘉庆七年(1802年)建,保存完好,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是胜景。古时犍为有名胜八景,清溪有其三:一是“清溪渔唱”,位于镇上;二是“沉犀秋月”,位于今沉犀村二组;三是“云亭晓烟”,位于子云山。三处胜景均有清嘉庆县令王梦庚亲笔题写的崖刻。“清溪渔唱”原来还刻有一副对联,上联为“真觉坐五龙搅浑清溪半江水”,下联为“观音骑双马冲开凉井一重天”。此联为郭沫若幼年之师陈容庵老先生巧用“清溪渔唱”周围几个地名巧联在一起撰成,50年代修犍沐公路时和“清溪渔唱”四字一起被炸毁。“沉犀秋月”四字至今还完好无损,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云亭晓烟”现存两幅,但其地现已划归孝姑镇子云村。

  第四是遗迹。沉犀郡遗址。据史料记载,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在沉犀山置沉犀郡辖武阳县(此武阳非秦汉之武阳)。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属戎州(今宜宾)管辖。郡县同治的历史仅有21年,其郡治所在地存有多说,其中一说在县西南20里沉犀保东的牌坊坝。

  古城墙遗迹。民国《犍为县志》载:“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吕朝恩将犍为县城垣全城加高约三尺,并修犀江门左城身九丈,犹取石材于惩非镇,所取石材即原旧堀墙基石也。”1958年清溪镇在四方碑取石修建清溪横渡汽车码头和1971年在清溪铁工厂修防空洞就地取石,都发现所取之石是埋在地底下的城墙基石。这些古城墙基石环东北西三面埋藏于地下,其走向恰好是古镇平面弓形边际线的弦。而在临河的南华宫门前河边上,至今仍留有长约200米,高约4米的条石砌成的古老城墙,紫云街王家院内的围墙砖上刻有“城墙记”字样。

  古井遗址。传说扩建于明代的真觉寺内有古井一口。当年建寺时曾从井中取木的传说在清溪镇至今人人能讲。20世纪80年代改建粮仓时将古井填埋。

  沉犀洞遗址。据《嘉定府志》载,县南20里沉犀山腹有沉犀洞,为宋隐士王叔伦隐居处,邑人吴运鸿有诗。沉犀洞位于现“沉犀秋月”文物碑斜对着的沉犀山腰一口已干涸的水池处,洞口早已淤塞,修水池时又将其填埋。

  古树。今清溪镇末尾处尚有地径达2米左右,冠幅达10多米的大榕树一株,据当地人讲已有200多年历史。附近还有两株龙眼树,已有100多年历史。

  清溪古镇的价值

  清溪古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1)中国西部古代史之底蕴。清溪自西汉成为驿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还保存得如此完整的古镇,不仅在犍为仅此一处,就是全省乃至全国已不是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古镇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清溪古镇的历史文化不仅具有悠久性、深厚性,而且具有稀缺性。清溪古镇作为集军事、政治、商业、文化为一身的重镇,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显弥足珍贵,对了解、研究中国西部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川西南民族史之缩影。清溪古代为蛮夷之地,从夷汉各居到夷汉杂居,长期纷争不断,多次战争,血流成河。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犍为知县侯廷佩作《平夷曲》勒石铭碑于清溪镇真觉寺,从碑文对夷汉争斗的状况可见一斑,这对研究川西南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是如何从敌对到共处,从共处到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明清两代移民史之见证。清溪古镇众多之“宫”,其本质并非宗教庙宇,虽然其中也供有神灵。这些“宫”是清代各省大规模移民入川后,移民集资修建的同乡人聚会之场所,所以又被称为“同乡会馆”。如南华宫是广东会馆、荣禄宫是贵州会馆、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禹王宫是湖广会馆、天后宫是福建会馆等等。这些会馆的根本宗旨是维护该省移民之利益,同时也说明明清两代来清溪落户的各省移民之众多,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清溪古镇的历史地位。这对研究明清两代移民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4)古民居建筑艺术之范本。清溪古镇至今大部分古建筑还基本完好,古风犹存。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城镇建设无疑是一本难得的活生生的教科书,从选址、用材、布局、构架、装饰、色彩上,对后人研究、教学、借鉴、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更是难得的参考资料。古镇当年的空间格局、街巷布局、建筑体量、高度、式样、色彩、用材、功能分区等至今仍基本全在,特别是至今还保留着大小天井150多个,整座古镇内既具有部分北方民居的特色,更具有四川民居的特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四川古民居博物馆,同时也是一部四川古民居建筑史和中国古民居建筑史。

  2.旅游价值

  清溪古镇不仅古风犹存,古建筑基本完好,而且规模大,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加之地处县内重要旅游环线和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因而又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特别是在乐宜高速公路、川贵铁路和绵成乐高速铁路建成之后,其区位优势就更大。在中国古镇游、古道游日益兴起之今天,应当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前景。前些年,全国好些地方为发展旅游而花巨资新建了一批“唐城”、“宋街”,目前不少地方又在倾力“打造”明清古镇。与他们的新建和仿造相比,清溪这座具有悠久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原汁原味的古镇其旅游价值就更可想而知。她之所以不被世人所知,乃是她至今仍藏于深闺之故。她实实在在是先人留给犍为人民特别是清溪人民的一份十分珍贵的资源和财富,同时也是一份十分稀缺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2010年11月13日,清溪古镇已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非常值得庆贺!明天,清溪古镇将更加美好。

  来源:犍为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微犍为

上一篇:“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片?
下一篇:什么是预科留学?什么是成电OSSD?升学名校哪家强?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