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怀川特刊|因“报”而爱,与“纸”结缘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天气预报

  4月8日(星期六)

  晴天间多云

  偏西风2级~3级,5℃~19℃

  一朝相知 一生相守

  ——乔国立与《焦作日报》的深情互动

  34年,1万多个看似平凡的日子,有《焦作日报》在,就有不一样的精彩,就有不一样的故事。

  乔国立。

  1989年的春天,焦作市第十五中学英语教师乔国立从课堂“转场”,调任中站区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负责办《中站报》。

  专程到焦作日报社学习的乔国立,把这里当成了他又一个“课堂”。清晨相约采访的身影中有他,黄昏组稿画版的身影中有他,深夜认真校对的身影中还有他……频频奔波于两级党报之间的乔国立,把中站区到主城区之间10公里的道路,变成了自己与报社的结缘之路,也变成了他结识报社朋友、提升新闻业务的学习之路。

  34年时光匆匆过去,如今已是市纪委监察委派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调研员的乔国立,至今难以忘记他与报社编辑、记者结下的真挚友谊,更难以忘记他的深度采访成为铅字之后,在新闻纸上闪耀出的智慧光茫。

  4月3日,春和景明,面对为了《焦作日报》复刊40周年特刊而来访的记者,乔国立似乎走进了一张又一张散发着油墨香的老报纸之中,他的娓娓讲述,每一句都蕴含着他与新闻事业不一样的情愫。

  “好新闻是悟出来的。”

  这样的感悟,源自于乔国立在中站区委办公室的一段工作经历。当时担任区委书记秘书的他,站位不一样,视野不一样,出手不一样。在学思践悟中,他与《焦作日报》记者吉勇合作撰写出《搬掉“铁交椅”企业添活力 中站区属企业开始出现生机》一文,成为当年“两会”的新闻爆点。

  “好新闻是聊出来的。”

  这样的感悟,源自于乔国立担任山阳区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主抓宣传工作的经历。乔国立说,到山阳区人民法院工作之后,每天都特别忙。一次,《焦作日报》记者唐子军到法院采访,随口问他每天都忙什么。“基层法院案件多,工作也多,每天下班办公室里还坐满了人,大家都在加班。”乔国立的话引起了唐子军的兴趣,他们就这个“忙”字聊了起来,聊出了一组《走入法官生活》的系列报道。

  “好新闻也是跑出来的。”

  带着对法官生活的思考,乔国立深入一线观摩法官办案、了解干警生活,以记者的视角深挖案件背后的线索,以编辑的思维组织稿件的撰写,以读者的身份感悟文章带来的启示,通过系列报道生动展现了4名基层法官的日常工作。

  看到报道,群众心中的法官形象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人。

  他在成就好新闻的同时,开始让好新闻成就工作。

  “在温县法院工作期间,青年法官‘导师制’的原创先进经验登上《焦作日报》,经省级、国家级媒体转载,被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国法院集中学习,并写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

  由温县而北京,由小报而大报,由《焦作日报》挖掘提炼后首发原发的一系列先进经验,开始频频出彩——

  青年法官“导师制”、和谐调解“三种机制 六种模式”“小板凳法庭”“小黑板”告知书……善思善悟、能跑能写的乔国立与报纸互动,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新闻“爆款”,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可以推广的工作机制。

  2011年12月,乔国立任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他提出“登大报、上头条、创刊设栏”的举措,打造了《焦作日报·法苑》专刊,给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司法、感受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支持司法的窗口。

  复刊40年,《焦作日报》已非一“纸”,融媒体矩阵正融合发力。乔国立与《焦作日报》的互动也由翻阅变成了“赞、评、转”。一朝相知,一生相守。乔国立说,阅读的形式在变,他与《焦作日报》一生一世的相守,永不会变。

  乔竹梅:晚报实现了我的梦想

  退休前,她每天与各类报纸打交道。阅读时,看着报纸上洋洋洒洒的文字,她心里除了佩服那些撰稿人和记者的文笔外,还有一分羡慕,一丝梦想……退休后,她笔耕不辍,实现了她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梦想。

  乔竹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乔竹梅是《焦作日报》老年记者团的资深记者,在单位工作的那些年,她几乎天天看报,她说:“那时候报刊是引导社会舆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经常看《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参考消息》《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等各种报纸。”

  那时候,因为工作忙,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梦想被乔竹梅深深埋在心底。直到有一次聚会上,她看到了久别的农友和战友,难掩内心的澎湃,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忆我知青年华》。这篇文章得到了网友的一致褒奖,写作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并发表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不久,她加入了焦作日报社主办的老年记者培训班。

  在这里,乔竹梅系统学习了写作技能和写作技巧以及诗歌、散文、纪实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手法,还与大家一起去采风,以扩展视野。终于,她写的文章刊登在了《焦作晚报》上。手捧报纸,闻着那一缕油墨香,让她感到非常开心和无比荣光。

  刘松梅:我与日报的不解之缘

  采访老年记者刘松梅时,她话语间不时会流露出对焦作和《焦作日报》的真情实感:“焦作是我的第二故乡,当年因为《焦作日报》,我才来到了这个城市。”

  

  刘松梅。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松梅还在老家村办中学教英语,急需英语学习资料。当时她在焦作工作的男友、现在的老伴儿寄来一本《实用英语》。“我记得书是用半张《焦作日报》包的书皮。报纸上一篇关于焦作市未来宏伟蓝图的报道吸引了我,也让我原本摇摆不定的心稳定下来,决定答应和他组成家庭。”刘松梅说。

  刚来焦作时一切都是陌生的,在无所适从的时候,刘松梅就看《焦作日报》打发时间,从此她与《焦作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焦作日报社成立了老年记者团,刘松梅第二天就办理了入团手续,成了老年记者团早期成员。

  随着刘松梅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她写的游记、人生感悟、乡愁记忆等不断见诸报端,圆了自己的写作梦。

  “希望更多的老年朋友加入老年记者团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寻找快乐,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刘松梅说。

  侯珺劼:把迎宾馆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来到焦作迎宾馆,总会让人有一种别样的体验。

  焦作迎宾馆将焦作文化元素贯穿于酒店整体,比如客房里,宾馆免费配备书籍《话说焦作》《让焦作看见世界》,讲述焦作故事,探寻城市魅力;手写欢迎信、四大怀药欢迎礼和焦作古代名人韩愈诗集竹简,让千年诗篇伴您入梦。

  宾馆厨房团队自主研发的“七善·怀府养生菜”,充分融合四大怀药和焦作地方小吃,体现出焦作的饮食文化。家庭聚餐,婚喜寿宴,这里不仅有丰盛的菜肴,还有一站式的贴心服务和伴手礼、下午茶、水木烧烤等。在焦作迎宾馆,总能让你有意外的惊喜。

  有付出总有回报。2022年,焦作迎宾馆成为全市首家荣获“市长质量奖”的酒店服务类企业。

  这是17年来,焦作迎宾馆董事长侯珺劼和管理团队一道让焦作迎宾馆实现华丽转型的结果。

  侯珺劼。

  厚积薄发,焦作迎宾馆倡导“让凡人做非凡之事”,实现企业各项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焦作迎宾馆与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焦作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达成院企合作。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吸引了研究生、博士学历的人加入企业。高层次的人才以创新创效的新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

  焦作迎宾馆依托系统专业的管理体系和高价值的品牌效应,用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去年,焦作迎宾馆与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河南云台山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目前已与10家酒店(民宿)建立了管理咨询、委托管理等业务,从项目筹建、人员编制、政策制度、服务流程标准和日常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服务,迈出了企业从传统单体酒店到管理咨询、人才输出的轻资产战略性转型的第一步。目前,管理公司全权托管的中站区周窑十八坊、修武县天空之城和信阳市枕溪秘境已成为当地著名的代表性民宿。

  侯珺劼和团队相信,酒店是与顾客一起创造艺术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行业。企业的产品更要从服务型过渡到体验型。这一新的认知促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不断开拓眼界,坚持向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学习。同时,企业充分信任员工,支持每位员工主动自发地为客人创造满意和惊喜的体验……“加入焦作宾馆后我才发现,酒店其实是特别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学习菜品、酒水、咖啡知识,还需要了解宾馆床上用品的材质、纱支等,我还学会了做花艺造型。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挑战,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一位入职两年的员工说。

  花香蝶自来。侯珺劼也是晚报专家团成员,她的女性魅力,给晚报专家团增添了一抹柔性力量。

  2022年5月28日上午,焦作晚报专家团走进修武县云台山镇,为民宿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对接资源,助力民宿纾困。

  作为专家团成员,侯珺劼建议,民宿老板应将眼光放长远,立足未来去经营,得到了在座嘉宾的热烈响应。

  因为工作原因,侯珺劼虽然无法每次都参加晚报专家团的活动,但她会通过焦作晚报全媒体平台关注专家团活动。她建议,专家团活动要更接地气,真正为百姓办事、服务百姓。

  “祝福专家团活动越办越好,成为推动焦作发展的‘智库’。”侯珺劼说。

  焦作迎宾馆作为焦作酒店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下一步将继续向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发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践行国有企业的使命和担当,将焦作迎宾馆打造成城市会客厅,真正把“焦作品牌”打出去。

  李若语:小记者是我宝贵的收获

  “2021年9月,我踏入小学校园的同时,妈妈为我报名参加了‘焦作日报小记者菁英行动’。那一刻,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成为了一名小记者。”一眨眼的工夫,焦东路小学二(12)班的李若语已经成为小记者一年半了。

  

  李若语。

  “小记者是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是一个获取新知的渠道。成为小记者后,我的胆子变大了,也更自信了,体会到了与人交流的快乐。”李若语说。一年多的时间,让李若语改变了不少,无论是胆量还是阅历,无论是口才还是写作,给了她很好的锻炼机会,也让她有了美好的回忆。

  “这一年半,我参加了作文培训、红色教育、绞胎瓷制作……”说起自己参加过的活动,李若语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仿佛一个演讲家,讲述着小记者这个身份带给她的的种种惊喜。

  由于多次参加红色研学活动,在今年清明节,李若语再去烈士陵园扫墓,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因为她懂得了什么是奉献精神,对烈士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崇敬。

  “因为经常参与小记者的各种活动,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李若语的妈妈说。小记者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坚信,孩子会在小记者的陪伴下越来越好。

  李苏豫:报纸里有着家国大事

  市实验中学八(13)班入团积极分子、政治课代表李苏豫回忆起与《焦作日报》的那些年,腼腆地说:“小学时因为加入小记者,我才认识了报纸。在报纸上,我不仅能看到小记者的优秀作文,还可以学习大记者的新闻写作。”

  李苏豫。

  小学时候的李苏豫文静乖巧,非常喜欢阅读。加入小记者后,她收到第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欣喜不已的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心中一阵感慨:原来其他小朋友的作文写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事儿可以被记录下来,原来报纸上的故事叫新闻……

  在党报的影响下,李苏豫越来越关注时事,有时还能和长辈一起聊家国大事、民生百态,长辈都笑称她长成了“小大人”。

  在学校老师的印象中,李苏豫沉静又理智,各科成绩都很优异。其中,她的政治成绩尤其突出,被选定为政治课代表。七年级的上学期、下学期还被评为“新时代好少年”,八年级被推荐成为入团积极分子。

  李苏豫说,每一节主题团课,她都不陌生,因为小记者的经历已经给她的思想打上了精神底色。现在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她还会挤出时间翻阅报纸。她说:“因为关注时事,我更加热爱祖国,我将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颖江 王冰 赵改玲 李锴/文

  吉亚南 王冰 王梦梦 李锴 贺珺/图

  总值班:申金星    统 筹:王 言

  审 核:拜利萍    责 编:梁智玲

  校 对:许 凌    编 辑:王翠翠

上一篇:帷幄教育丨法语零基础怎么入门?
下一篇:暑假补课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帮助?2023就照这几个方法学就对了!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