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幼有善育、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擦亮“教化嘉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4-20
手机版

   原标题:嘉定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幼有善育、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擦亮“教化嘉定”的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嘉定教育始终秉持“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发展理念,坚持“传承、开放、创新、赋能”发展思路,育素养、强队伍、促优质、优供给、重治理,着力推动增量提质和存量变革,为打造嘉定教育强区蓄力。

  近年来,嘉定优质教育资源接连入驻,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崛起,教育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积极推进普惠性托育资源普及,用心呵护“最柔软的群体”,并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终身教育模式;聚焦育人根本问题,着力培根固本,学生内涵发展稳步提升;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惠及发展需求,教师队伍管理全面增强。2022年,嘉定区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区。

  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表示,嘉定教育工作将进一步围绕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聚焦民生“新福祉”提升,坚持优质均衡和特色多样发展。一是深刻把握教育改革新周期,聚焦资源融合与数字化技术革新。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区域统筹力度,深化数字化教育技术保障,优化区域学区集团整体布局和综合管理体系。二是倾力打造优质教育新高地,聚焦教育质量研究与管理。健全“五育融合”、思政实践育人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双减”长效机制、高中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机制,赋能师生共同成长,牢牢把握教育质量提升核心任务。三是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要求,聚焦干部教师提档升级。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研修模式,不断打造名优教师人才,加快干部人才梯队储备。

  嘉定将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质均衡

  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近年来,嘉定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构建“两圈四区”集群发展格局,拓建“新城核心教育圈”“中科优质教育圈”,建设中小学校全覆盖的紧密型教育集团10个、学区4个,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交大附中共建基础教育集团,探索大中小幼贯通育人实践。《构建两圈四区打造品质教育》等4个案例获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着力开拓组团式联盟发展路径,组建9个新优质联盟,落实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一校一策”精准推进初中强校工程。

  回应嘉定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嘉定区打出一张“王牌”——通过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更多品牌学校、加大本土优质资源辐射力度等方式,将“名校”引进来,让更多本土优质教育资源焕发新生机。

  近些年来,嘉定区已引进品牌学校36所,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上海嘉定区世外学校、中福会幼儿园等。

  品牌学校引进并非简单地照搬与复制。不论是新开办学校还是更名老学校,在嘉定都坚持文化融合,而不是简单移植嫁接名校的教育理念、资源,成为真正的分校、附中、附小。以上实嘉定新城分校为例,上实“学园”的理念与嘉定新城“家园”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创新成为了上实与嘉定的匹配基因。在上实嘉定新城分校,上实“护长容短”的教育理念分布在三个“微学园”中,在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内建设了智慧产业园区等四个园区,充分融于嘉定马陆葡萄文化等在地文化,为学生的真实性学习预留空间,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场景。

  除了引入外来资源,嘉定还努力提升区内百年老校普通小学、城中路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开办了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城中路小学东校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等。同时,高中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也在提升。比如,嘉定一中、嘉定二中以一体化模式开办了嘉一、嘉二实验初中。

  如今,包括普通小学在内,嘉定有百年老校19所,近百年的老校3所,而在新城,已经集聚起了这样一批“百年老校”“百年名校”。在城中路小学东校区,新建的校园传承着始建于1904年城中路小学“启良、明强”的百年校训,源自建于1980年嘉定实验小学的北水湾分校,有着建在学校里的最美美术馆,把美育育人发扬光大。

  “名校”环绕下的嘉定教育,生态发生了悄然变化。以嘉定区古猗小学为例,原本,从这所小学毕业的学生大多会“流失”到其他中心城区;而近年来,对口新建的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区域内的孩子纷纷回流到家门口的这所好学校。

  不仅从学校布局上下功夫,近年来,嘉定在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上,也是成就满满。如今,全区100%的公办中小学开设晚托服务,嘉定区青少年科创中心等校外机构构建优质课程输送到课后服务中,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创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家长满意度。

  今年,嘉定区将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育人方式变革。如,启动市课程领导力项目区行动研究,构建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借助“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评估与完善的区域行动”和“依托深度教研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行动”两大课题,支持13所市种子校,遴选不少于100所区种子校,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此外,嘉定区积极推进市高中“双新”项目区实践研究,以“双新”背景下区域“教—学—评—研”一体化创新实践项目为引领,以“嘉研修”平台和区校项目制深度教研为抓手,协同推进区域内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嘉定区深化落实《嘉定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13所实验校为试点,开展“三个助手”应用的线上培训,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智慧课程

  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成为家家户户都在关心的问题。面对“数字鸿沟”,如何让老年人智慧触网,既便捷生活又丰富精神世界?

  “教化嘉定”在终身教育的新拓展上给出自己的答案。在嘉定南翔镇,本地街镇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加,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万余人。不同人群多元教育需求怎样满足?面对数量庞大的银发一族,南翔镇成人学校开展了以“智慧生活大篷车”为主要形式的“智慧助老”培训学习活动。学校制作适合老年人观看学习和模仿学习的系列微课,形成了系列课程。又由专职老师、青年志愿者,以及热心老年学员组成复合型师资队伍,对不同需求的老年学习者施以精准的教学服务。

  让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真正惠及老年群体,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南翔镇只是嘉定教育服务新城老百姓、增强公共服务效能上的一个缩影。

  “学哉嘉定”数字课堂是嘉定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实践,也是区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目前已经完成8个标准化数字课堂建设,“学哉嘉定”数字课堂以全区市民学习需求为中心,以老年人为重点人群,以直播课堂等数字技术为载体,融合面向未来的智慧学习场景,致力于在“我嘉·邻里中心”打造标准化、移动化、便捷化的数字课堂。《智能手机预订火车票》《移动支付一点通》《抖音》等23000余门数字教育课程,形成一张张内容丰富的智慧助老课程菜单,方便老年人选择学习。

  一直以来,“教化嘉定”有着优质的文化资源,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满足老百姓多元需求,嘉定教育在不断尝试新开发、新设计,打造泛在可学的公共服务新样态。

  走进嘉定,无论是在居民区,还是商圈、车站等人群聚集地,随处可见小而美的“我嘉书房”,全民阅读的氛围尤为热烈。而“拾味南翔”“环城水岸”“远香步道”“汽车安亭”“生活艺韵”5条人文行走线路,“科创嘉园体验基地”“汽车文化体验基地”“绿野生态体验基地”“人文教化体验基地”“嘉昆太共融基地”5大主题体验基地,各级各类的社会学习点、街镇成校、学习型乡村……则让老百姓在体验中悦享学习资源,学习也变得更有品质。嘉定区在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建设率达100%,荣获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区。

  幼有善育

  科学呵护“最柔软的群体”

  嘉定新城建设的大力推进,带来了大量人口导入,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嘉定常住人口增长24.7%,增速全市第一。与之相对应的是学前教育及托育服务需求增长迅速,适龄入园幼儿不断增加,供需矛盾亟待解决。

  建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赵丽鸾表示,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嘉定区创新思路、积极行动,从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覆盖率、丰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等方面提升嘉定学前教育质量,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幼有善育”。

  首当其冲的,为了回应年轻父母的入园需求,嘉定区加快落实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近五年来,嘉定区加快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住宅开发与配套幼儿园建设“五同步”主体责任,保障规划配套幼儿园与新建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2021年建设完成幼儿园3所,增加班级数50个。2022年建设完成幼儿园11所,增加班级数189个。至“十四五”结束,预计可增学位约1.27万个,基本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此外,嘉定区还着力扩大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盘活现有公办幼儿园资源,创设条件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扩大托育资源供给。目前,全区共有54所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89个,开设托班的公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量的55.1%。区域内15家民办托育机构中,有9家为普惠性托育机构。全区入托学额达3413个,千人口托位数达1.9个。同时,根据区域人口结构和实际入托需求,推进社区“宝宝屋”建设,积极构建“机构托育、社区托育、家庭带养”三位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2023年,嘉定区各街镇社区“宝宝屋”覆盖率计划达到85%,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将达到3.2个。

  满足数量的基础上,嘉定区更关注幼有善育的质量。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如何安排,能否听听幼儿的建议?此前,嘉定区教育局对嘉定19所幼儿园里的上千名幼儿开展愿望调研:每天都出去玩吗?哪些在教室里做的事情也可以在户外进行呢?结果显示捉虫子、在山坡上滚来滚去,甚至是在草坪上散步都成为幼儿们的“最爱”。

  对此,嘉定区研究构建区域“大视野”课程,坚持对幼儿户外活动的探索,用足“阳光、水、空气”这些没有门槛的户外资源,关注幼儿一日成长中的黄金2小时,聚焦“幼儿户外深度体验”和“环境资源开发”,打造有质量的户外活动。

  创新机制

  为每一位嘉定教师赋能

  日前,在2023年春季长三角师资招聘会上,嘉定区的展台前“门庭若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一批新建学校对教师需求量较大,也是此次招聘会上吸引应聘者最多的用人单位。

  嘉定区教育事务服务中心人事服务部部长沈轶娇明显感受到,这两年想要到嘉定从教的年轻人不仅数量多、质量也越来越好。“2020年以前,嘉定区师资招录比只能达到75%左右,去年底,嘉定区启动2023学年的首批师资招聘工作,计划招聘355名教师,最终拟录用人数超过320名。”去年,嘉定新开18所学校,今年新开办学校(校区)也将达到10个……“五个新城”相关政策的落地,以及嘉定区近年来新开办学校高开高走的良好势头,对年轻人的就业吸引力不小。

  嘉定新城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校、教师、学生实现梦想,为每一所学校赋能,每一位师生赋能。优先发展教育是嘉定作为“教化嘉定”这座城市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质的必然选择和应有之义。

  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嘉定区不断创新培养机制,实施“教育人才攀升增能计划”。为了给优秀教师培养搭建平台,嘉定区发布《新时代嘉定加强教育和卫生健康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力求让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健全。如结合“双名”工作室、高端人才研修班、教师成长营名师工作平台等,做优做强高端教育人才培育。眼下,全区现有特级校长10名、特级教师17名,正高级教师33名,区双名工作室主持人101名,学科带头人74名,优秀骨干教师502名,学科新星173名。

  随着教师队伍的优化,嘉定区还在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坚定教师职业认同、激发专业潜能、提升职业价值。依托“嘉研修”“嘉学习”等数字化平台,打造“嘉学院”紧密型研修共同体,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让教师在“时时、处处、人人”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主动学习者、学习设计师、教学评估师。如今,8项师训优质课程资源入选上海市“十四五”教师培训共享课程,评选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区级基地校36所。

  嘉定借着初中强校工程推进的契机,建立初中校长研修共同体,以12所市实验校校长为骨干成员,所有初中正职校长为学员,由分管副区长任研修顾问,区教育局局长任班主任,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和区教育学院院长任副班主任。共同体通过构建初中校长修炼课程,从立德树人、品牌传播、资源构建、专业素养、自我管理等五方面提升校长办学关键能力,促进一批初中校长从被动的“要我发展”走向主动的“我要成长”。

  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嘉定区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科研方向引领和助推器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通过“小步走,不间断”的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管理策略、创新服务理念,赋能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新的突破,区域高层次课题立项和研究水平逐年提升。近三年来,2项课题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25项课题被立项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在上海市教科院第七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嘉定区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2021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嘉定区取得优异成绩,共有16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

上一篇:卢氏县2023年春季乡科级干部进修班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
下一篇:石嘴山市:“蒲公英e家”工作室让阳光洒满归途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