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广州中大纺织商圈谋求转型 优化产业布局下一步如何走
广州正在推进中大纺织商圈产业转型升级、有序转移,城中心产业的留转问题,走到了“十字路口”。4月13日,中大纺织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国际举办,海珠区正式发布了《中大纺织商圈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
“中大纺织商圈”坐落在广州海珠区中山大学对面,因此得名。这里集聚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类专业市场,分布着59个面辅料专业市场,2.3万家档口商户,经营服装面辅料超过10万种,是珠三角制衣厂供应链枢纽,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周边制衣作坊星罗棋布,订单零散,用工灵活,吸纳大量外来人口在城中村集聚,被称为“制衣村”,承载着超过30万外来人口。
“整个中大纺织商圈产业生态是环环相扣、快速响应的,跑出了24小时出货的‘中大速度’,全国知名。”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华中区域主管邵丰说。
本次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办事处、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办事处、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道办事处、广州市海珠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纺织产业联合会承办(论坛主办方供图)
2023年开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均提出以“拆、治、兴”并举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2月底,海珠区全面启动了全区拆违工作。根据《南方日报》2月报道,海珠区已将中大纺织商圈61家专业批发市场和全区7480家制衣厂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5家龙头市场、28家制衣企业,重点扶持、做大做强;B类21家市场、102家企业,保留提升、推动转型;C类市场和企业,逐步关停、有序疏解。海珠区已与清远市成立招商联合工作专班,将推出广清产业有序转移相关扶持政策。
业是广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中大纺织商圈转型箭在弦上,广受关注。
在前述论坛上,海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符伟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和政企共同推动转型升级,中大纺织商圈从单一的面辅料交易业态,逐步扩展到时尚设计、时尚发布、直播电商、面料研发等业态。海珠区推动中大纺织商圈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聚焦数字贸易、设计研发、总部功能、都市工业四方面。
中大纺织商圈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需要长期稳定的产业定位方向
“从顶层设计来看,我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长期的产业定位方向。”广州市场商会秘书长李英在中大纺织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指出,从整体来看,产业在朝着服务化、时尚化、数字化、体验化,以及内外贸一体化等方向发展。
邵丰解读《规划纲要》称,“目前商圈的产业基础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为主,未来数字化时代到来,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技术渗透等等。”他表示,中大纺织商圈的特点是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链完整,但存在基础设施不足、产业链质量有待提高,经营模式待升级等问题。
借鉴韩国首尔东大门的经验,从最开始的传统市场,到现在高楼林立、品牌的时尚服装圈,东大门经历了由原先沿街分散经营、业态单一的传统市场,转变为功能分区、业态多元、链条完善的综合市场,集生产、设计、研发、交易、展示、零售及批发为一体。邵丰总结,东大门加强了服装产业设计研发环节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吸引企业进驻,树立时尚名牌,打破了传统批发市场的形象。
中大纺织商圈业态小而散,市场集中度不高,空间布局同质化、碎片化。在前述论坛上,发展“总部经济”被多次提及。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局长陈宇表示,随着城市更新进度,产业链相关的一些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会慢慢转移,“未来会结合城中村改造所拓展出来的空间,去继续引进时尚纺织类企业总部基地进入中大纺织商圈。”
黄符伟称,要挖掘更多总部型纺织时尚企业,建设从“设计打版—面辅料采购—云工厂—成衣—贸易(电商)”全渠道的供应链体系,建设直播电商选品中心,全面提升纺织时尚产业附加值。
《规划纲要》提出,中大纺织商圈将立足传统商贸基底,借力琶洲数字技术及高校产学研优势,探索产业上楼化、品牌化以及消费业态激活等创新路径,进一步转型升级为中大数智时尚创新港。同时,中大纺织商圈未来计划,将重点打造时尚设计先锋区、产学研智造区、时尚产业服务区、时尚消费体验区以及数字时尚展贸区五大区块。
转型升级是多数从业者的共识,关键点在于如何转。“转型还得看方向和细节,能够惠及广大的服装面料从业者,那么转型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鼓励和主动参与。”一名国际商家说。
“四十多年来,广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历程,证明了政府在关键时候起关键作用,围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支持、规划引领,它有很多可作为的地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徐建华指出,专业市场应该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极致的性价比、极速的快反应、极度的原,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
数字化将重构传统交易场景
探索都市工业发展路径
中国是全球最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具有完整产业链配套优势。然而,纺织产业劳动密集程度高,长期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
“纺织服装行业目前仍面临着多环节、多流程、较分散、周期长等挑战,从企划设计、面辅料采购、打版生产到履约交付的全流程,人们依然还存在着各种担忧与困惑:不知道设计什么?不知道哪里采购?不知道哪有产能?如何配送才有性价比?”在前述论坛上,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邹媛娇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行业可以实现趋势分析、智能推款和找布、数字样衣、3D线上打版等。
广州红棉中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志雄认为,疫情加速了电商崛起,纺织服装产业的交易模式发生了变化,从最传统的分级批发,到现在电商、直播等模式兴起。另外,产业人群也发生了变化,40岁以上的占从业者占大多数。“许多年轻人,特别是二三十岁的,有新思路、新模式,把原来的蛋糕做了很细的切割。”杨志雄说。
广州国际公共关系及企业传讯部总监周瑛智对南都记者介绍,轻纺城有3000多商户,近年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在增加,商圈也计划在采购环节融合更多数字化技术。
黄符伟指出,海珠区推动中大纺织商圈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贸易是其一。“立足把中大商圈打造成世界级纺织服装流通集群的定位,推动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依托广交会,大力发展展品交易新业态。发挥我区优势,为纺织时尚产业提供数字化运营和服务方案。”黄符伟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透露,在近期中发现,近年头部的纺织服装企业在数字化方面在持续发力,包括投入无人车间建设等。
“发挥平台类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小单快反’服装柔性制造工厂,不断探索‘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的都市工业发展新路径,打造服装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海珠模式’。” 黄符伟说,海珠区还要谋划好中大商圈服装加工产业有序转移的工作,对其中改造意愿主动、愿意在区内发展的,支持其转型升级;愿意转去区外的,协助支持转移到清远等地发展。
夏令敏还表示,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近年中西部地区包括云南、广西、湖北等会出现产业发展力度加大的情况。但目前,并没有观察到纺织服装产业明显规模性向海外转移的迹象,头部企业在加强国际合作。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