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浙大上交、南大复旦换帅,聚发展规划,实力必接近,共top3竞争
最近一段时间,华五各校都在密集换帅,各校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时期和机遇。
最先换帅的是浙大,2022年12月,迎来新校长。接着是上交在2月21日迎来新校长,复旦则在同一日迎来了新的学校书记。4月1日,南京大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新校长。目前,还没有校领导换届的是中科大。
我们来看一下各校换届情况。新一轮换帅后,谁又会在华五中脱颖而出呢?
一、南京大学:双院士
1、新校长谈哲敏
4月1日,南京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会议上,宣布谈哲敏任南京大学校长。
谈哲敏是南大土生土长出来的校长,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之后一直在南大工作。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南大极其了解和熟悉。长期致力于大气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与大气可预报性等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
天文学是南京大学的招牌学科,天文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共有8所院校参评,其中南大、中科大获得A+。
有人说天文学是边缘学科,这个是不对的。天文学科是很重要的,只不过很少有学校开设,第四轮学科评估也只有8所院校参评。可能参评院校少,与热门学科动辄一两百所参评学校相比,网友就认为含金量不足。
刚刚卸任的南京大学校长吕健,就是计算机软件领域专家,主要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也是南京大学本硕博毕业,土生土长起来的校长。可以说,最近两届校长都是南大本土培养的。
2、新书记谭铁牛
在校长换届前的6个月,2022.9月,谭铁牛刚刚被任命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博士;后在英国雷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工作,获终身教职;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
谭院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顶尖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获得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他的到来,无疑为南京大学的新工科建设带了一剂强心针。
南京大学党政均为双院士,而且一个是传统优势领域的天文学,一个是新工科领域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南京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仅获得C,未来的发展速度必将加快。可以说体现出国家对南京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二、浙江大学
2022年12月28日,浙江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宣布杜江峰任浙江大学校长。
杜江峰,中科大出来的浙大校长。
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专业,后一直在中科大工作;2022年1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
杜江峰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杜校长的到来,为浙大物理学的发展和腾飞注入强心剂。
浙江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物理学为A-,网传第五轮为A,虽说实力不错,但与华五其余4所的物理学水平有少许差距。浙大作为文理医工农俱全,工医强势的综合大学,如果在物理学上进入顶尖梯队,浙大top3竞争的优势将会加大。
对于杜校长离开中科大,对中科大是个损失,少了一个院士和量子物理的研究专家。
浙大书记任少波是浙大土生土长的校领导,土木工程本科,经济学博士,均毕业于浙大,并一直在浙大工作,熟悉浙大的情况,19年任浙大书记。
三、上海交通大学
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宣布丁奎岭为上交新一任校长。
丁奎岭本硕毕业于郑州大学,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化学专业。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校长主要从事基于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
上交化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上交作为文理工医农俱全,工科医学强势的综合大学,与浙大有高度重合性,两校在top3的竞争也最为激烈。谁能在数理化生四大基础学科上率先突围,谁就能在top3竞争中抢占先机。
现任书记杨振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在职硕士毕业,历任厦大、吉大书记。
四、复旦大学
就在上交校长任命的同一天,2月21日,复旦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宣布裘新任学校党委书记。
裘新,复旦大学本硕毕业,新闻学,长期在报社、广播电视台工作。
新闻传播学是复旦的优势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网传第五轮为A+。
复旦大学校长金立是21年11月才任职的,本硕均毕业于复旦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大学任教;后回复旦任教,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21.11月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可以看出复旦的党政领导均为文理学科,符合复旦文理强校的特色。
五、中科大
目前没有换届。
现任校长包信和2017年到任,复旦本硕博,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书记舒歌群2018年到任,工程热物理专业,天大在职博士毕业。
可以看出中科大现任领导符合中科大理学强校的特色。
六、华五竞争格局及发展规划
华五的竞争未来将转向谁能实现更多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越多,将会率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目前一流学科建设点,浙大21个,复旦20,上交18,南大16,中科大11。而未来的世界一流学科将会从这些一流学科建设点中诞生。
从建设点来看,计算机基本属于华五共同的建设学科,复旦没有计算机但有集成电路。浙大和上交属于工科强校,同时发展理学、医学,新校长都属于理学院士。
从各校动态来看,浙大将进一步扩大文科建设,新设了不少文科院系。上交虽然合并了上海农学院,但规模太小,正在规划建设1000亩的崇明校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农科。
复旦和南大属于文理强校,工科较弱。不过,复旦医学强,南大工科小而精。因此两校都在针对性的弥补短板。
复旦建设新的青浦校区,专攻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的新工科4大学院,南京大学医学弱,但工科比复旦强,着重建设规模庞大的苏州校区,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的新工科,并在医学领域发力,已有鼓楼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
中科大在理学强势的基础上往工科延伸,规划3000亩的高新园区,一期已经建成,重点发展高技术与工程学科。高新园区作为中国科大高技术学科、新兴学科组团发展的新高地,将与国家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地办学进展顺利,已经建设苏州研究院和上海科教基地园区,未来技术学院设在上海,同时医学也开始着力,将安徽省立医院纳入附属医院。
比较发展规划可以看出,都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补短板,上交扩大农学规模后,浙大上交在文理工医农方面更趋同,复旦南大在文理工上趋同,复旦医学占优但在着力电子信息学科发展,南大工科占优,在着力苏州校区新工科后巩固工科优势,届时将于与交浙工科争锋,并在医学上逐步推进。中科大在工科上的延伸,将进一步把顶尖理学强校打造成理工强校。
小结:华五各校领导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南大领导双院士,豪华配置,理科工科兼备。其余4所华五也都有一个院士坐镇,均为理学院士,显示国家对华五基础学科的重视和期许。从一流学科建设点以及各校新校区的建设情况看,未来一段时间,华五实力会更加接近,并各有特色。
高考家长及考生,保研考研家长及考生,注意了!最近几个月,已经将各个专业进行了梳理,比如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生物、金融、微电子、法学等等,并做了许多学校的就业分析,大家可以自行翻阅前面文章查看,仅供参考。
请关注、点赞,会经常分享各校就业分析、专业介绍、择校知识等等,前面已经分享过不少。
备注:文中除有注明的表格外,其余图片取自各校官网或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在此致谢。上文仅为个人粗浅观点,难免有错误之处,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