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二语文部编版下册3课《安塞腰鼓》拓展探究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1.课文描写了安塞腰鼓的哪些方面,安塞腰鼓具有什么特点?

  答:场面、舞姿、后生;表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2.作者写安塞腰鼓主要是为了赞颂些什么?

  答: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歌颂承载这一生命的黄土地。

  3.安塞腰鼓的生命力量要突破什么样的对象?安塞腰鼓巨大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答:突破对象是:贫困的生活与疲惫的精神。力量源泉是:①生命顽强的本质;②自强不息的古老精神传承。

  4.第六段“看!——”的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上:突出安塞腰鼓富于生命的力量,震撼人心;结构上:单独成段,吸引读者的注意;也是承上启下,起到由静到动的过渡。

  5.第3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以动写静,以被风吹动的高粱叶和衣衫反衬出后生们的沉静,进而表现出他们力量的积蓄。为后文充满生命力量、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的表演作了铺垫。

  6.第1段“茂腾腾”与第3段“咝溜溜”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茂腾腾”一词是叠词,生动形象而又朗朗上口地表现出后生们充满活力,进而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咝溜溜”一词是叠词,形象生动而又朗朗上口地表现出南风的凉爽、有力,反衬出后生们的沉静。

  7.“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的加点词能否互换?

  答:不能,三个词所展现的力量与情感是不断增强的。

  8.第7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句中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听觉与视觉,真切地表现出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与火烈。

  9.品读语句:(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第8段)

  答:排比,富于气势地突出了安塞腰鼓使整个环境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2)第9、10、11段三处“使人想起”。

  答:反复,突出了充满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3)……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第15段)

  答:比喻,反复,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观众的心受到安塞腰鼓的巨大震撼。

  (4)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第20段)

  答:比喻,形象地写出江南的柔弱与秀美,承受不了安塞腰鼓强大的生命力量。

  10.“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答:突出了对豪放、火烈,富于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的强烈赞美之情,突出了主题,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

  11.语言理解: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第11段)

  答:安塞腰鼓中包含的强大的生命力量,使人们在迷茫与希望中反复思索,并最终认识到生命顽强不屈的本质,产生永恒的信念。

  (2)……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第10段)

  答:安塞腰鼓中的巨大力量使人们产生以辛勤的劳作去改变贫困的强烈的渴望。

  (3)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第25段)

  答:安塞腰鼓充满生命力量的动作使人们对创造美好的生活产生了无尽的思考。

  12.分析28段的作用。

  答:以静写动,以安塞腰鼓表演结束后释放了激情的宁静,反衬出安塞腰鼓的火烈、富于气势,充满生命的力量。

  13.分析“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的作用。

  答:以动写静,以渺远的鸡啼来反衬出生命的激情已释放后的宁静。与文章开头形成首尾呼应。

  14.“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可以。“似乎”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测的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的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似乎”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上一篇:激励学生冲刺中考!顺德一中校园开放日精彩继续
下一篇:85个本科专业撤销!涉及山东科大、山东农大、青岛大学等校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