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青年失业率19.6%,如何破局?(一)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4-28
手机版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升至19.6%,较2月提升1.5个百分点,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青年人就业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局,青年人兼具“科技、人才、创新”的“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集成、合成优势,必然应该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产业链中高端战略、原始创新策源地”等国家系列战略实施的实践主体,而绝非仅仅是被动等待、被动安排就业,亟待强化“专业—产业—职业—就业”四业贯通,降低青年失业率、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强化“中国自主学科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互为推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兼具“科技、人才、创新”的“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集成、合成优势,必然应该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产业链中高端战略、原始创新策源地”等国家系列战略实施的实践主体,而绝非仅仅是被动等待、被动安排就业,而是需要推动青年人更具主导性、主动性地激发其潜质潜力和创新动力,成为企业产业、尤其是产业链“中高端战略实施”的铸造者、推动者,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生力军。

  这就需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人才引领发展,是指人才及其相关要素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相应的动力和功能,在一定的机制下驱动、牵引发展”,由人才决定并引导发展,而非仅仅是被动等待发展产生岗位,是从人才支撑发展、人才优先发展基础上的飞跃,是从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到创新驱动阶段跃迁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人更具主导性、主动性地勇敢拥抱发展拥抱社会、发挥潜能潜质的必然趋向。

  抗击新冠疫情三年,国际贸易摩擦突出、经济下行趋势严峻,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利用网络招聘平台数据实证检验疫情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发现,疫情冲击下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两端均受到影响,表现为招聘需求下降、求职人数上升、就业景气降低。2020-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分别达874万、909万、1076万,2019-2022年积累1077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23年1158万高校生面临就业。

  据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 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而理科、工科的就业签约率分别为29.5%和17.3%……年轻人在毕业季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就业市场的严峻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问题”[4]。另据中国统计局统计数据,自2021年以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16-24岁青年登记失业率一直处于高点。2022年7月,16-24岁青年登记失业率高达19.9%,虽然11月份连续下滑至17.1%,2023年3月再达19.6%。

  登记失业率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当前,高校毕业生中有3类人员并未计算到失业人员中:

  一是在家啃老的;

  二是一门心思考公考研考博的;

  三是懒得出去找工作,但没有进行失业登记。

  这便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处于被动等待的就业严峻形势,必须着力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主动主导意识、着力挖掘高校毕业生的潜质潜力与创新动力。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人才第一资源主导弱化、国际经济形势下滑、人工智能技术挤压、“超时工作制”空间挤压等因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版各类教材体系充斥着高校教学,不仅“当前中国大学中的经济学教育,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公共财政、金融经济等,其所用的教材大多都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体系”[1],而且理工科学科体系建设也与中国产业发展依然存在较大距离,难以为科技引领突破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甚至还有专家提出:“我们的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的都是200年以前的知识。

  课程内容陈旧,远离生活情况比较突出,学校常常用非科学的方法来传授科学”[2]。同时,如何更加紧密地实现产教融合、产学融合,如何将专业优势特征更加直接地转化为产业发展推动力等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其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在研究社会发展实践真正的时代问题中回答时代之问。当前,亟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推动高校专业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紧密衔接,突出适合中国产业发展的“专业特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与就业”的互为推动。

  2022年2月,教育部将“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生物育种科学、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劳动教育、科学史”等31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4],撤销804个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点,新增1961个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点,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催化”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互为推动奠定基础,着力改变中高端产业链发展滞后的状况,满足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心理期待。

  

  二、着力“产业链供应链”提升,满足双循环对高素质人才需求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过程中,“重工业的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高端技术仍被跨国公司所垄断,造成企业服务业严重落后,而这又直接成为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堵塞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出路”[5]。

  伴随“高质量发展”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战略实施,我国需要走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困境,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突出优势,着力强化高端技术突破对“产业链中高端战略”的推动,实现青年人“以专业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互为推动。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据2020年“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光纤、光缆制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以129.7%、110%、76.9%的占比提升快速崛起,尤其青岛市“全球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国内领先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及“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由此,“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大气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车辆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化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紧扣新旧动能转换的近50个专业,成为驻青高校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采取出口导向型战略,依靠技术市场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模式,适应着阶段性发展特征。

  但是,“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经济对外依赖度过高、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经济安全风险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国内经济失衡等问题”[6]。因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7]成为新发展格局实现突破的重要环节。

  同时,唯有强化“产业原始创新策源地”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战略”,更加贴近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实际,形成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才能根本性实现“高校生高质量就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为推动。

  此外,还要着力加大对高校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学术型人才学科逻辑与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与更高质量就业。

  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着力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地”与“价值链提升战略”的推动,满足双循环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生产主导要素角度分析,“伴随人口结构转型以及由此导致的传统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能否在劳动力比较优势演进过程中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升级,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构筑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新动能”[12]成为关键性问题。抗击新冠疫情三年是就业状况最艰难的时期,三年共有1077万高校毕业生处于待就业状态。

  据2022年4月27日权威部门来文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截至2022年4月1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23.61%,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去向落实率为21.47%”[8]。2023年,1158万高校生即将毕业。

  在2012年中国劳动人口出现下滑拐点、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青年人实际成为“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也理应成为“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局部动荡冲突不断、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中国国际影响日显突出”之百年之未有变局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脊梁。因此,亟须通过着力推动“原始创新策源地”与“价值链提升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努力提升科技竞争力水平,强化青年人的主导主动意识与潜质潜力创新,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与“更高质量发展”的互为推动。

  

  三、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导向,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就业

  近十余年,以人工智能与平台经济为主体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助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在推动就业总量增长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对高技能、高智力劳动力的较强需求,引致就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通过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化推动代际就业流动。平台服务业中,快递员、网约司机、电商从业者等新就业岗位,虽然其社保尚不健全、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因工作灵活性强、收入水平较高,就业质量高于传统低技能与体力劳动者。

  在实体制造业中,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产业转型增加新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并提高就业质量,对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产生正向效应,同时,还要积极应对“机器换人”对劳动就业的冲击。据麦肯锡所预测,到2030 年,中国至少有1.18 亿人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另外大约有700-1200万人转换职业。

  具有强智能性质的ChatGPT,意味着一次新的产业革命浪潮,与高校毕业生紧密相关的10类岗位将受到重要冲击:

  1. 技术类: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2. 媒体类:广告、内容创作、技术写作、新闻;3. 法律类:法律或律师助理;4. 金融类: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5. 市场研究分析师;6. 教师;7. 交易员;8. 平面设计师;9. 会计师;10. 客服人员[9]。如何“主动应对、主导突破”日显紧迫。为此,数字经济时代,不同层次、各类专业都应强化数字经济的基本通识与技能教育,着力强化数字时代的创新能力培养,尤其需要着力强化高端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

  2023年2月27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第二、三产业均受到较严重冲击,而数字经济则展现出顽强的发展韧性。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以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主的社会推动,和推动消费动能增长、牵引投资提质增效和促进贸易高水平循环为主的经济推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加速着就业结构的变革并发展孕育出一大批新职业。

  2019-2021年发布的4批56个新职业中“数字经济新职业”多达26个,其中包括:2019年4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2020年2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2020年7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2021年3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智能硬件装调员”等。

  面对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及数字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发展韧性,高校毕业生必须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充分认识数字经济时代的职业变迁规律,将所学专业与数字经济新职业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

  同时,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发达生产力,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本控制论”还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自由人联合体”为理论支撑,成为发展面对“资本私有制深层劳动异化”与“社会公有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分岔路口的理论与实践抉择。

  

  数字经济“有助于异化劳动向自由自觉劳动转变、有助于社会关系朝着真正的人际关系发展、有助于按需分配原则的确立,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成”[10]。

  在数字经济发达生产力的推动下,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自由人联合体”为理论支撑,马克思毕生追求的“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1]的到来。

  但是,数字经济如果以控制论资本主义或算法资本主义为主导,将意味着主导权集中在掌握技术、数据的平台方,这就形成了资本巨头垄断劳动力市场,以“996、007工作制”极限性剥夺劳动者绝对价值剩余,直接性挤压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的同时,快速拉大贫富两极分化,形成了富豪榜前十名过半数字寡头的状况。为此,在数字经济发达生产力阶段,必须以马克思毕生追求的“自由人联合体”为导向,以实现“劳动解放”定位的高质量就业为目标。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举报/反馈

上一篇:“阅读北京”将动态推出终身阅读书单
下一篇:云媒联报|除假期外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杀”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