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为何选择在一个“三小”学科上发力?
武汉大学天文学系正式揭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珞珈山,见证这个时刻并探讨天文学发展方向,可谓专家云集,引起广泛关注。
但是,一些人也有不解。天文学只是一个小众学科,社会需求量很小,办学规模一直不大,堪称“三小”学科。武汉大学为何选择在这个学科发力呢?下面分析一下。
一是小众学科。天文学以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结构和发展为研究对象,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有天文学。人们通过观测天体探索自然规律,不断适应自然,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相对于其他学科,天文学尚未形成庞大的学科体系,比如数学就形成了几十个分支,而天文学目前仅有三个二级学科:天体物理(070401)、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402)、天文技术与方法(070420),过于小众。
二是开设院校少。经过梳理发现,开设天文学本科专业、成立天文学系的高校都不到20所。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看,全国仅有7所高校具有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总共也就8所高校参加学科评估。
此前,成立天文学系的高校仅有南京大学、中国科大、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北京师大、厦门大学、河北师大、云南大学、西华师大、华中科大、贵州师大、清华大学。除了南京大学、北京师大、中国科大之外,成立时间多数不到10年。
所有高校的天文系都归属于物理学院,或是物理与天文学院,但有的高校只是开设天文学本科专业,并未成立天文学系。
三是办学规模小。南京大学于195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天文系,是我国培养天文学人才最多的高校,被称为中国天文学界的“黄埔军校”。南京大学天文学招生人数虽然最多,每年也就50名左右的本科生,40名左右的硕博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不到一百。
北京师大于1960年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天文系,发展了六十多年,每年招收14名硕士生、7博士生,在校本科生不足百人,办学规模比南京大学更小。其他高校的规模有多大,可想而知。
武汉大学为何选择在天文学这个“三小”学科上发力呢,并且希望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天文学专业,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影响力。如果从几个层面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武汉大学此举深有远谋。
第一,天文学一直是科学前沿,孕育着重大原创发现。天文学不仅极其古老,而且极具生命力,始终处于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也因此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天文学是基础科学。基础学科是研究自然界因果关系的“总机关”,把握了“总机关”的秘密,其他科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20世纪40年代,海相沉积物中才有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世界学界的权威结论。按照这个理论,我国是贫油国家,只能进口石油。我国科学家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陆相沉积物中一样可以有石油和天然气,形成了著名的“陆相生油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国很快找到了大油田,开启了石油行业大发展的大幕。
天文学同样如此,孕育着重大原创发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前沿地带,看看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就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武大于2017年成立天体物理中心,2018年建立“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2019年设立天文本科英才班,2021年成功申报“天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武大确定的天文学研究重点方向是中子星、黑洞、引力波、黑洞双星、空间天文等,都是前沿科学问题。
第二,天文学的发展,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在科研方面投入屡创新高,天文学相关大型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经过五年建设和四年运行调试,于2020年1月正式向全球开放。截至2023年2月, “中国天眼”已发现超 740 颗的脉冲星。
此外,还建成了郭守敬望远镜,发射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慧眼”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羲和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2020年又启动了 “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建设,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而且还在研制超高能的伽马望远镜、4米级光学红外高技术望远镜等。所有这些都扩大了对天文学人才的需求。
第三,有利于学科之间的融合,促进共同发展。武汉大学的测绘科学闻名于世,而测绘科学与天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即所谓“测天绘地”。天文学相关课程理应是测绘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目前只有武汉大学与同济大学开设此类课程。
天文学与测绘科学具有紧密的交叉融合关系。测绘基准体系中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主要依赖天文测量。大地测量学所研究的地球自转和地球形状同样属于天文学研究范畴。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之一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也是天文学的一种重要观测手段。
随着空间技术的扩展,测绘科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地球,以月球探测、行星探测等为代表的深空探测成为测绘科学的研究热点,新兴的脉冲星导航成为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武汉大学成立天文系,既有测绘学科的基础,也能促进天文学和测验学的共同发展。可以说,武汉大学成立天文系,是统筹学科发展的谋篇布局,确实是大手笔。
#高考择校#
网友们,不知你们对于武汉大学成立天文系有何见解?欢迎留言讨论,供阅读此文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名称的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所高校29个项目优秀,看一看是哪些高校?
“强基”招生不唯分数:突出志向、兴趣、天赋+优秀、优异、拔尖
法学专业:保研到北大难,还是保研到武大难?看看数据即知!
高校五年共获42项国家一等奖:清华、浙大、武大位居前三!
理科10强:中科大第1,武大第3,清华第9!南大南开第几?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