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幼升小的offer,爱因斯坦来了也拿不到几个
文|十三姐
有个妈妈在网上发了个喜报,说她家孩子收到了四所学校的offer。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四个藤校,仔细一看能吓一跳。
“幼升小offer”......
好家伙,现在幼升小拼offer都已经如此激烈了。不是说出生率很低了吗,怎么低来低去幼升小的竞争却越来越厉害了。
而且这还不是主流幼升小,上海的国际学校幼升小人数本来就占少数,动不动就几百个中选几十个。唉,出生率是低了,竞争的水平线没降低......
这小孩一口气拿四个幼升小offer,才五六岁的孩子,怕是已经超越了不少人一辈子能拿到的offer总数了吧。
不看不知道,现在幼升小俨然成了一门学科,很多家长光在幼升小这个阶段就几乎要穷尽毕生才学来研究吃透里面的规则和玩法,并付诸行动。
幼升小攻略,幼升小避坑指南,幼小衔接知识储备思维导图,幼小衔接行为习惯训练大纲,真的叹为观止。
我也不懂啥叫优秀生源,直到我看到了人家的思维导图。
粗略来说,一个幼升小的“优秀小朋友”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大致包括:
从识字量到拼音和书写,逻辑思维和三位数加减法以及立体平面空间的理解再到认识人民币......从阅读能力考察到书写控笔测试再到古诗词112首和英语分级练习和原版阅读......
还有专注力测试,每天阅读练字口算打卡,复习预习习惯,做计划和培养时间观念,错题整理,整理内务,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沟通交流能力,心理建设和应对能力......
跳绳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足球以及占100分的中考美育大项储备......
让爱因斯坦来参加小升初考试吧,他也不一定能拿到四个offer。
说明这些晒offer的牛妈是真下了功夫的,难怪人家敢光明正大地晒出孩子刷过的题:
把这些攻略和习题整理成册,集结成书,我觉得应该能卖出不少本,书名我都替他们想好了,就叫《五年幼升小三年模拟》。
等大家都把这套题学好了,小学可以直接缩短成三年制,上小学的那三年里直接学初中的内容,初中就学高中的内容,初三毕业直接进藤校,再来个八个offer大满贯,写个小作文发朋友圈,标题我也想好了,就叫《六年天才路,offer堆成山》。
这个offer大满贯评论区里的朋友们坐不住了,都在问这个正常吗?合理吗?
其实呢,存在即合理,人家的家庭的规划是自己说了算。
但是如果真要聊这个正常嘛,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了。现在的确有不少这类家长依然爱秀自己如何鸡娃,把这当家族史上最高荣耀一般地实时更新给广大网友,当然也能获得很多人的喝彩。
所以为什么小学生有句名言叫: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所有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得到的鸡娃赞誉,老母亲们内心一定是明白的,那赞美的不是孩子多优秀,其实就是家长多厉害。
而这种事很有可能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大满贯offer与其说是当代优秀家庭教育的杰作,不如说是当代内卷焦虑的中间商。
那些处在大多数的可上可下的中产家庭,看完这个就会开始发愁:人家的孩子都拿四个国际学校offer了,我孩子还在啃着手指头等对口公办的通知。
是的,有些人的孩子还在在那跟着网红老师挖呀挖呀挖的时候,别人的孩子在学英语和数学。奶头乐和精英教育之间没有物理的界限,区别仅仅在于父母的格局和选择。
这就是现实。
早教和提前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智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好的学校都在掐尖选拔这些提前学的孩子呢?
其实他们挑选的是什么,20%是挑孩子本身(能学的一定不笨);80%是挑家庭,因为能给孩子提前学的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强,够鸡,以后也就够配合,会额外给孩子加码。相当于父母掏钱给孩子在外面学这学那提前完成课业,把孩子教得各种优秀,学校很大程度上可以坐享其成。这笔超级划算的账,你以为学校算不过来吗?
一个学校好,基本取决于生源。而生源好,基本取决于家长在课外的提前学和超前补。
这是一个循环,不是什么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或其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家庭定位问题。
你有教育理念,财力充足,又想混圈,国际学校怎么都能混进去。没财力的就凭借一身“超前教育理念”混鸡血学校,走竞赛路线。没财力也没理念的就倡导快乐教育。
这三种教育,最后哪一种出来的孩子更有出息?我们没法说,至少幼升小的offer决定不了他们的未来。
不过却可以预见到一个发展的底线。
比如这个拿了四个国际学校offer的娃,如果学业生涯里不掉链子,考个美高或美本英本啥的,基本路径就是出国,多数会移民。
但这只是路径,不代表一个人的“出息”和“幸福感”。并不是这种路线走通了,孩子就一定比另一种路线出来的更优秀。
现在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作为父母,你最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
第二个问题:作为父母,你认为学校或培训机构应该教些什么。
这是塞利格曼积极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两个前提问题。
在第一个问题中,大多数父母的回答是:幸福、满足、平衡、友善、健康、满意。
第二个问题,大多数父母的回答是:成就、思维能力、成功、文化、数学、纪律。
是不是很有趣?
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幸福关键词,和他们在培养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孩子的东西,几乎完全不重叠。
换句话说,你的孩子成绩好,或是拿了多少幼升小offer,到底是为了孩子高兴,还是为了家长高兴。合了孩子的意了,还是合了家长的意了。毕竟孩子才六岁,根本没有自主选择的意识和权利。
有一个挺耐人寻味的思考:孩子优秀和孩子快乐,哪一个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
优秀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得快乐,因为成就感提升了自我效能,幸福感就会增强。但现在那些在追求优秀过程中丧失了快乐能力的人,又怎么解释?
所以,别人的各种喜报我们可以不做评价,但如何看待别人的所谓“喜报”是我们都要做的功课。
看了这些喜报,其实并不需要感到焦虑,他们不一定是你的参照物。
可以理解为一个钳工得了最佳钳工奖金,发了个喜报,你会不会焦虑?哎呀,人家都得奖了,我没得,我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了。
回头一想,不对啊,我是个焊工,我焦虑啥。
上一篇:中建七局土木工程公司华中分公司:弘扬工匠精神 展示劳模风采
下一篇:德州市借土生金让地尽其值 “三类地”开发催生乡村发展新“生机”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