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齐桓公”到底有没有?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5-12
手机版

  “讳疾忌医”源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以前中学课本里的《扁鹊见蔡桓公》、现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扁鹊治病》就节选于此,只不过又是断章取义,将最后两句删除了。

  

  “讳疾忌医”出自宋·朱熹《与田侍郎书》:“此须究其根原,深加保养,不可归咎求节,讳疾忌医也。”在之前,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曾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也就是说,朱熹把“护疾”改成了“讳疾”。

  

  有很多人说,“讳疾忌医”与蔡桓公可扯不上什么关系,一切都是后人的附会。

  理由是这样的:如果说桓侯有“讳疾忌医”的主观意愿,但韩非子并没有在文中某个地方表明或暗示这一点。除了“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这个地方可以看出蔡桓公知道自己有病,没有其它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看出蔡桓公觉察到自己有病,况且,蔡桓公一“体痛”就即刻“使人索扁鹊”,根本谈不上“忌医”!其一“索”字,体现其求治之心切。扁鹊第四次进见出现“望桓侯而还走”的反常举动,蔡桓公“故使人问之”,透露出他疑虑自已果真有病,这一点也说明他是不“忌医”的。(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桓侯不发觉和不相信自己有病的情节,有力地反衬出扁鹊医术的精湛。) 再者,韩非子写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喻老”,即用比喻的方法解释老子的观点,旨在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而非为了讽刺蔡桓公。

  

  首先要说明的是,“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是作者杜撰。中国历史上没有蔡桓公的任何记载,倒是有蔡桓候这个人,不过,他是春秋时人,而扁鹊是战国时人,两者不可能穿越时空特意来演这么一则寓言故事。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事情还是这个事情,可是,“蔡桓公”变成了“齐桓侯”。于是又有人说,故事的主人公是齐桓公而非蔡桓公,所谓的“蔡桓公”,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本名田午,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和扁鹊是同一时代的人。

  

  由此可见,扁鹊见蔡桓公一定没发生过,至于扁鹊见齐桓公,有发生的可能性,但却缺乏有力的考证,司马迁亦有附会的嫌疑。

  我们不妨把齐桓公打上引号,来讨论他到底有没有“讳疾忌医”。

  扁鹊为当世名医,游治列国,救死扶伤无数,“齐桓公”肯定是知道的,不然,早就轰出宫外了。试想一下,当一个举世闻名的医生说你身上有疾病,即使你没有任何身体不适,你在内心深处会认为自己没病吗?你不可能完全认为自己没病,一方面,人人都有病,但不一定身体不适,这是基本常识;一方面,名医说你有病,妄说是极小概率的事件。“齐桓公”之所以说“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并不能说明他不知疾,在很大程度上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30天后,扁鹊第四次看见他,转身就跑,他就使人问明情况,说明他怀疑自己有病,扁鹊已经明确告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可他并没有寻求治病,而是5日之后,感到体痛,才使人索扁鹊。也就是说,“齐桓公”还是“讳疾忌医”的。

  

  其实,谁都害怕生病,“讳疾忌医”,人皆有之,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世间千般事,不可尽数,岂止医事,凡是人为之,皆有“讳疾忌医”。社会、个人层面皆有典型案例。

  社会层面,一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对生产中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进行生产,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个人层面,抽烟、酗酒、赌博、熬夜、抑郁、焦虑,是常见的问题,对于其危害,人人知晓,但主动寻求帮助并改正的,少之又少。

  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家事国事个人事,在处理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积极自查自纠,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也就是韩非子所说的“圣人蚤从事焉”,切勿像“齐桓公”一样等到病入膏肓才寻求医治。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卫生保健如何提升学历?
下一篇:“五一”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这些危险行为应避免→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