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困在系统里’到‘AI取代人’——法律如何应对劳动数字化?”专题研讨火热进行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5-15
手机版

  原标题:“从‘困在系统里’到‘AI取代人’——法律如何应对劳动数字化?”专题研讨火热进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菁

  “现行法下,为什么众包型网约工难以认定劳动关系?”“平台的调度、激励、奖惩等制度是不是一种劳动管理?”“如何实现‘算法取中’?”“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大范围的工作岗位流失?”……4月22日晚,一场名为“从‘困在系统里’到‘AI取代人’——法律如何应对劳动数字化?”的专题研讨在上海政法学院展开。

  

  据了解,本次专题研讨活动是“数字时代的社会法:理论创新与制度建设”专题研讨会的分论坛。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刘军介绍说,网络社会、数字时代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以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来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有前瞻性的预防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专题研讨以对话形式展开。当晚,参与对话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天玉、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田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范围、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凌、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娄宇、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侯玲玲。活动由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教授王倩主持。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教授曹阳、副教授商建刚作为与谈人对现场的对话内容进行与谈。

  “技术性控制很难剥离对人的控制,平台通过算法对从业人员进行控制的目的是得到稳定可靠的服务质量”“平台骑手线上接单,参与劳动过程,遵守平台制定的规则”“基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网约工的工作灵活性和自由性通常仅体现在可以选择在哪个平台接单,而很少能拒绝接单,事实上,网约工的劳动时间都较长”……针对平台用工的劳动管理和劳动关系认定等问题,专家们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

  如何实现“算法取中”?现场,有专家认为,要通过民主程序,让劳动者参与制定算法规则,并进行公开选择;有专家认为,“算法取中”的标准应与劳动基准挂钩,超过劳动基准的标准,就没有达到“取中”;还有专家提出,在落实“算法取中”过程中,算法层面的一些变量和权重,要做到透明可释,比如,一些国家要求算法取中备案。

  针对“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大范围的工作岗位流失”的问题,有专家认为,每一次技术革新后都会产生失业现象,但从以往经验看,不会带来长期大范围的失业,而且同时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有专家提出,技术的发展会使得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人与技术能力较低的人之间的权利差距加大,资源配置和权利结构变化后的制度建设十分重要;还有专家提出,立足当下的职业和技术培训或许无法满足一直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迭代以及未来对于劳动者的需求。

  当晚的活动中,从主持人提问“派单”到与会专家“接单”“抢单”,气氛热烈,呈现出技术变革、社会发展背景下劳动法领域问题的前沿思考。

上一篇:吕梁境内两条道路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下一篇:千秋邈兮浮云散,几人识得高北溟?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