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学建筑是种什么体验?|王文达:做一名“哲匠”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5-15
手机版

  编者按:

  在清华大学,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挑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想法。无论你是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律师,还是想从事其他职业,清华大学都能为你提供丰富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你实现梦想。专业如此丰富,究竟哪一个专业最适合自己,每个专业的同学又是如何学习的?这个甜蜜的问题往往会困扰填写志愿时的同学和家长。

  BINGO!

  “清华招生”陆续推出“在清华学习____是什么体验?”专栏,邀请不同专业的清华大学学生,介绍他们的专业特点、学习方法、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让我们一起为丰富的清华生活做好准备吧!

  今天为我们分享“在清华建筑学院学习是种什么体验?”的是2019级建筑系本科生王文达,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简介

  王文达,2019年从安徽省滁州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2023年获得免试直接攻读建筑学院博士学位资格。曾任建91团支部书记、建筑学院团委组织组组长、建筑学院学生科协主席等职。曾获清华大学第26届结构设计大赛特等奖、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黄乾亨奖学金、广义设计三等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建筑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王文达参与乡村振兴实践

  新家新集体

  四年前,当我第一次走进建筑学院专用教室时,我既兴奋又惊讶。我兴奋于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工位,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和吸引人;同时又惊讶于居然一整层都是连通的,两个年级的同学都在同一个开放空间中学习。后来我想,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域特点”塑造了建筑学院强烈的“集体主义”。

  在大一的第一次设计课中,我和两位队友一起完成了对埃克塞特图书馆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制作了手工模型,最后在第八周评图时展示了我们的合作成果。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一个课程的要求是自行组队合作完成的,而评分也是根据整个小组的共同表现决定。在大二的系馆设计中,我和一位队友一起实地调研、画草图、做模型、改方案。在和她的讨论中,我发现自己设计的很多不合理处和局限性,收获了很多灵感。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大三下学期······我在和其他同学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他们的长处,提升了自我,也收获了友谊。后来,我和两位建筑学院的同学,一位土木学院的同学一起组队参加清华大学第26届结构设计大赛,正是得益于在设计课中对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的锻炼,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的作品荣获第26届结构设计大赛特等奖。

  在建院,这种紧密的关系不只是在学习中才有,更多地是融入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早上有人会分享给你一两只他新到的花;下午有人会喊你一起吃点好吃的,摸一会鱼;夜深了,正要犯困的时候,有人会邀请你品鉴下他手冲咖啡的手艺。建院集体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成长喜乐,让我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王文达评图场景

  做一名哲匠

  有些人说建筑学是传统学科,不免保守,但是在我看来,建筑学院的氛围是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我是名高度技术控,在中学时期,我参加了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的许多科技创新竞赛,也在课外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学科竞赛;进入大学后,我选修了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引论等计算机、数学相关课程,我发现这些都可以和我的专业结合起来。设计课老师总是能容忍我和其他同学有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并鼓励我将对计算机和数学的兴趣保持下去:我尝试过用有限元和生命游戏结合构建建筑原型;尝试过用乐高代替建筑模型表现;尝试过让老师带着VR眼镜听我汇报;尝试过用Diffusion模型出渲染图,老师们总是对这些新元素持开放的态度。

  但是老师也会鼓励我们要把“道”和“术”结合起来,要做一名“哲匠”。慢慢地我开始理解,既要关注技术本身,又要关心对建筑学专业内部最重要的深层次问题展开最有深度的思考。思考新兴技术在建筑学语境该如何运用,如何展现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大三年级时,我有幸担任了建筑学院学生科协主席,任职期间帮助学院在专教配置了3D打印机、GPU服务器等设备,鼓励更多同学利用学院的平台和资源,把自己灵感和兴趣做成研究课题。在过去的几个学期,建筑学院的SRT项目、学术推进计划项目立项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校级本科生学术科创活动中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哲匠是项漫长与艰巨但充满意义与趣味的修行。大四年级伊始,我选择了继续读博,朝着这个目标,砥砺前行。

  

  王文达小组合作设计合照(右一)

  乡土与建筑

  从2020年寒假到现在,我已经参加了6次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江苏高淳支队实践。2020年寒假我第一次来到南京市高淳区高岗村时,工作站刚刚落成,旁边的宿舍楼、食堂等附属建筑还没有完工。我带上安全帽,扛着图纸和测量设备,小心翼翼地跟在学长身后进入工地。听他如何和当地的施工队沟通项目落实进度,看他如何和工人师傅比划细部的施工方案。2020年暑假我第二次来到村子里时,这里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没到终点,村子里还有许多废弃的老房子期待我们的智慧改造,学院邀请了许多老师帮忙设计,不断有新的项目开工建设,看到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

  后来我担任了一次实践的支队长,和政府对接、明确需求、制定解决方案,这些琐碎的工作让我当时倍感手忙脚乱。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锻炼真正让我能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现学校对我们的期待。这个寒假,村子里的儿童活动中心、画室、游客中心和民宿等建筑都已经投入运营,我们设计的村民农家乐也张罗了起来。之前带领我的学长已经毕业,而我也渐渐成为小朋友们口中的学长。一次次的实践让我体会到成为建筑师的责任和意义,我们不仅可以也更有能力把美好的未来带给更多的人。

  

  王文达实践“清淳对话”活动

  编辑 | 朱益孝

  审核 | QL

  

  

上一篇:2分钟闽式新闻早点(4月19日)
下一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