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沟通方式,让孩子远离焦虑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5-22
手机版

  临近中高考时,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留心孩子的语言信息和情绪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帮助着孩子,把“孩子无论考得好与不好,父母一样会爱你”“只要孩子努力了,就问心无愧”这些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进而调节孩子的焦虑状态。但是我们家长也不要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搞得和孩子不会、也不敢交流。但是下面这些话,在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还是尽量不说为好!

  1.你一定能考上XX中学、XX大学,设定考试名次。家长在考试前给孩子制定了理想的升学目标或者考试名次,这个目标有可能成为孩子复习冲刺的动力,但也可能是压力。这种“指令性”的话语,给孩子造成的感觉就是“我一定要考上XX学校”,否则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2.中考、高考关系到你的未来,你一定要好好把握。不可否认从小学到初三、高三,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最期盼的就是在中考、高考时孩子们能考个好成绩、有个好结果。但是我也要知道孩子们除了学习考试之外,他们还获得了兴趣广泛、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等收获。家长们不能仅把中考、高考看作是未来,这样有些“失之偏颇”,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的变化,成长的道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广。

  3.这次考得不好不要紧,我们明年再来。这话初听起来,像是家长在给孩子减压,其实孩子们对这句话们却是很反感。反感的原因是,孩子感觉家长在考试前就已经对孩子的考试失去了信心。说实在的,当父母真心不容易,说高了,是压力;说低了,是不信任;说多了,是唠叨;说少了,是不重视。我的体会是:父母确定是光荣而艰难的职业。

  4.这段时间你只要安心复习就行,其他的事都不要想事、不用管,考试时给我来一个超常发挥。在我和考生的交流中,家长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孩子做,只要安心、专心备考复习就行,其实这给孩子带去了隐形的压力。家长要对孩子的平时习惯与学业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尽量不打破他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刻意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毕竟像买彩票一样中大奖的概率还是很低的,正常发挥对某些孩子都有些难。

  5.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考试结束不问结果。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如:XX人家的孩子去年考上了XX中学、XX大学,言语之中充满着羡慕,而孩子理解的是我已不如这些孩子了,自信心了自然会大为下降,这种比较看似是目标,其实更多的是压力。考试时也不要问“紧张不紧张?”“不要紧张,放松些!”“考得有把握吗?”此类话语,刻意让孩子不去做某件事,实际上效果则为相反。

  举报/反馈

上一篇:澳媒:澳大利亚“地区均势”愿景面临挑战
下一篇:财务管理学什么内容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