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三十三)贾金锋:量子计算研究者的匠心与情怀
贾金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从业30余载,虽有多项荣誉和头衔加持,但如果要给自己一个定义,他的回答是一名普通高校教师、普通科研工作者。仰赖这份踏实谦虚、一心向学的精神,自2009年加入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以来,他带领研究团队,从无到有,十年磨一剑,成功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找到打开量子计算机大门的切入点,使上海交大在拓扑量子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贾金锋长期致力于量子材料的研究,以量子材料的可控制备为基础,在新物性探索和性能调控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研制了薄膜材料原子级精度控制生长的新方法,实现了薄膜厚度单个原子层变化的精确控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提出了利用衬底的超导近邻效应实现拓扑超导的新思路,解决了界面反应和界面难以探测、表征的难题,制备出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三维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并在其中发现了拓扑超导和马约拉纳涡旋态存在的实验证据,率先在国际上探测到马约拉纳零能模自旋的可靠信号。
他先后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和2019 年为第一获奖人,2004年为第三获奖人),还获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特等奖、2011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3年全球华人物理和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奖励。发表SCI论文290多篇,其中Science 5篇,Nature Phys.3篇,Nature Mater.2篇,Adv.Mater.6篇,Phys.Rev.Lett.27篇,APL/PRB 50余篇。论文被引用16000多次,2018-2021年连续四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从无到有,打造低维物理实验“梦之队”
先进的实验设备、强大的团队力量是科学研究的土壤和基石,对物理科学研究来说尤甚。贾金锋加入上海交大时,物理与天文学院在低维物理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拓扑量子研究更是一片空白。贾金锋带领团队于2009年底开始筹建实验室,2011年初基本建成时,交大物理才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可以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拟的实验设备。紧接着,贾金锋作为团队负责人,引进多名优秀物理人才加入,团队目前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博士后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8人。
实验室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围绕新型量子材料的精确制备与物理性质表征与调控开展研究,在拓扑量子材料的制备,特别是拓扑超导异质结以及二维新型材料的制备、表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系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科学》等杂志上,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匠人匠心,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
马约拉纳费米子是80多年前一位天才物理学家马约拉纳提出的预言,即存在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费米子。由于状态稳定且遵循特殊的统计规律,是制造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完美选择之一。为了捕获这种粒子,世界各地物理学家已经潜心追踪了80年。贾金锋带领实验团队,利用巧妙的实验设计,在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和验证后,率先观测到了在超导涡旋中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踪迹,引起了国内外科研界的轰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国家权威媒体也报道了此项重大发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贾金锋以团队负责人身份接受各大媒体采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自媒体上广泛传播,提高了交大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国内外学者与交大物理交流合作,同时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于量子科学研究。
凭借此方面研究,贾金锋团队成为交大物理第一个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的科研团队,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贾金锋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和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是分不开的。实验中,他们创新性地测量了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空间分布及自旋特性,这些方法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培养物理新生代
贾金锋非常关注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他认为科研不仅仅是做实验发论文,更重要的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在科研上他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生活中他亲切关怀、谆谆教导。每当谈到贾老师,团队成员和同学们都赞誉有加,对成为他团队的一员感到非常荣幸和骄傲。他组建的低维物理与界面工程实验室青年教师团队中,钱冬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刘灿华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郑浩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并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培养的学生中,王美晓、杨方、徐金朋、葛剑峰、朱锋锋、孙昊桦等多人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宝钢特等奖学金、学术新人奖等奖励,葛剑峰和孙昊桦获得国家2011计划CICAM协同创新中心英才奖特等奖,杨浩和朱朕获得了“博新计划”支持,赵晨晓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优秀博士毕业生发展奖学金。
从实验室走出的第一批博士生,大多都走上了科研的道路。贾金锋在交大共培养12位博士毕业生,其中10人实现高水平学术就业,继续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KIT等国际顶尖学术机构从事科研工作。2021年,贾金锋获评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就业引导名师”称号。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贾金锋培养出来的物理新生代们,将会继续秉持导师的科研精神,跟随他的脚步,为中国量子计算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