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让每名师生都能在学校坐标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点|高质量发展看广外
学校名片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原“广外外校”),创办于1993年6月,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办的一所以外语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8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占地面积320亩。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壮大,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外语特色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全国十三所外语学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外国语示范学校、全国民办中小学优秀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首批示范高中学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图/学校提供
今年,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以下简称“广实外校”)迎来创校30年。在“公参民”时代浪潮下,步入而立之年的广实外校虽历经了“公民脱钩”、更名等波折,但因其立足素质教育前沿阵地,坚持“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和出色的办学成绩,依旧吸引了一批批家长和学生奔赴而来,“一位难求”的场景仍在上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天,广实外校高中部将再次扩招——继去年扩招后,今年新高一招生人数计划达到700人。这意味着,有更多初中毕业生有机会走入外校校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广实外校有着怎样的气质?为何办学30年仍旧兴而不衰?在颇为内卷的大环境下,外校学生如何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记者对话广实外校执行校长熊士军,听他讲述一代代外校人坚守的情怀与“留白”的智慧……
高中扩招:配备全国优秀教师
30年前,广外外校在为学校发展定调之时,“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一行字深入脑海,继而成为今天一直悬挂在楼顶的办学方向。30年来,一代代外校人始终以这样的视角仰望目标——这是教育者仰望星空的远视洞见,亦是践行初心的脚踏实地。
“无论换了多少任校长,这个理念始终没变过。”熊士军感慨,外校校园似乎有种魅力,能让办学者步入其中后,便对校园文化产生深深的认同。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名师生都能在外校坐标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点”。熊士军笃定地说,广实外校多年来为师生打造各种平台,“我们有‘办卓越百年名校、人文幸福外校’的宏愿,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在这里都是被尊重的个体,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正是这种存在感、归属感、幸福感,让来者“落地生根”。
这似乎解释了广实外校教师缘何留得住、教得好。高二摩星物理2班学生何思辰视语文老师邱红为良师益友:“不只是因为她每一次都能令人为之赞叹、心服口服且眼前一亮的语文素养专业能力,单是她的教学态度就能打动并‘俘获’不少同学的心。站在讲台上,她便热情饱满,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传授知识,引得同学们乐在其中;走下讲台,她又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互相调侃,不会令人‘望而生畏’。不论何时,她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用心对待……”
高二创新实验班学生吴耀珉则直言班主任苏小莲老师是自己心中的“最美教师”:“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她是班里同学最亲切的长辈,也是最亲近的友人。不论何时,她总会陪伴在同学们身旁。不论是清晨7点的早读,抑或是夜晚10点的晚自习,她总是会亲切地看着你,问你需要什么。”
匠人精神在广实外校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当中既有勤奋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有执着创新、追求卓越的上进之心。“能到广实外校当老师的人‘都有几把刷子’,否则站不稳讲台。”熊士军说。
记者了解到,面对即将扩招的新高一,学校早在一年前就未雨绸缪,做好教师储备,以确保高中教师的资质和水平。此次新招聘的教师可谓“优中选优”——他们有的来自广州市其他重点民办学校,有的则是来自国内高考大省重点名校的骨干教师,校方寄望于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多种文化碰撞产生出新的生产力。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带着对教育理想信念的追求,相聚于此,深耕翻犁。
张弛有度:激发生命热情
除了优质师资,让广实外校备受追捧的还因其多元出口:高考、保送、直通车项目、出国、艺术传媒……作为全国首批13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语学校之一,广实外校每年都让一批学生“提前上岸”——就在同龄人还在冲刺夏季高考之时,有一部分高三生已拿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
超强出口固然让人艳羡,但我们更讶异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学生需应对繁重的高中课业,另一方面,以“活动育人”闻名的广实外校每年各类活动极为丰富——在学生有限的时间下,如何寻求分数与素质的平衡?在广实外校读书,是否要疯狂内卷、“亚历山大”?
“学生学习有压力,但并不压抑,张弛有度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动力。”熊士军认为,广实外校学生之所以“应试教育不怕考,素质教育不怕比”,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外校课堂的高效率,在“轻负荷,高质量”的理念下,学校向课堂要效率,也不遗余力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采访中,熊士军透露了一个细节:学校明令禁止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集中辅导学生,讲几分钟都不允许。理由是要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只有思考、探究、钻研,才能形成学习能力。“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是他们成长的一种保障,并不是填得越满越好。”此外,每年的各种活动安排时间选择的节点也煞费苦心,“在学生特别需要活动调节身心的时候,一个活动就适时过来了。”正是学会留白的教育智慧,激发了外校学生内在的生命力。
站在新的起点,步入而立之年的广实外校正悄然发生新的变化:为理科尖子生单独成立创新人才实验班;在日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二外基础上,新设葡萄牙语,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走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是学校的生存发展根本。”熊士军说,未来,学校将不断丰富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帮学生们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用课程来助力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推进高质量、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端民办学校建设新征程,实现“建设卓越百年外校,幸福人文外校”目标接续奋斗。
学生心声
教室是我最喜欢的一处校园设施。作为高中生,我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教室度过。长时间的专注学习,肯定离不开外校宽敞的教室环境、舒适的桌椅、智能的电脑设备……这种种,都提升着我的学习的幸福感,以便我更好地掌握知识。除此之外,在课余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还会用电脑选择播放喜欢的音乐,缓解学习带来的疲惫感。听到音乐的一刹那,仿佛为我高中紧张快乐的生活加上了BGM,让青春感肆意生长。
——高二摩星物理2班 何思辰
学校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当然是图书馆啦。排列整齐的书柜,有的书纸张崭新,有的已经泛黄,翻页时会有沙沙作响。我知道,这便是时间在学校里留下的痕迹。
如果想在学校里打发时间,就去图书馆吧。推开文学区的门,会扬起一小堆灰尘,被透过玻璃窗的光照耀着,一点两点,像是欢迎任何人,在这里尽情借阅。
——高二云山历史1班 黄芷圆
我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跑步。锻炼身体(跑跑步)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放松疲惫的心灵的。田径场是一个很理想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和朋友一同跑步,促进友谊;也可以一个人独自奔跑,畅抒心中之气;可以慢慢地跑,享受着阳光的和煦、清风的轻吟;也可以在内心里将跑在前面的人树立为目标,超越他以获得成就感。总而言之,跑步是一项很自由的活动,它可以让人放下心中的包袱,可以让人再度审视自己。
——高二创新实验班 吴耀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卫轶 崔文灿校对 | 杜文杰 彭继业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没有冰箱?试试蘑菇
下一篇:24考研|海南大学法硕考研分析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