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惠州市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万个
我市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职业学院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集团化办学是否是形式大于内容……24日上午10点至12点,惠州综合广播《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邀请市教育局、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省技师学院四家单位有关负责人做客直播室,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等话题与听众进行交流互动。
教育综合实力增强 教育惠民成效提升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俊华介绍,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共1813所,全市在校生共142.09万人。2022年,全市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6447个,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万个,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2250个。
刘俊华透露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公办学位的需求,2023年,全市还将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600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万个。今年,我市新建惠州市实验中学北校区(白鹭湖),新增432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新建大亚湾区第一中学(永达校区),本部和永达校区共新增566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同时加大力度推动民办学校扩大公办收费生指标,全市共新增公办高中学位超过1200个。
“我们的教育惠民更有温度,出台实施了惠州落实‘双减’二十条,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同时,加强多部门联动执法,深入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目前,全市共有509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占比61.33%,受惠学生约36.83万人。“我们也重视并抓好家校共育工作,打造‘惠家教’家校共育学习平台,超过100万家长在平台注册学习。”
30所中职(技工)学校提供35500个学位
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市7.5万名初三学生报名参加中考,40%的比例就读中职(技工)院校,则需要3万多个的学位。今年我市共有30所中职(技工)院校具备招生资质,其中中职学校22所(公办8所),技工院校8所(公办3所)。
中职(技工)院校将提供35500个学位,其中公办中职(技工)院校招录9750人,民办中职(技工)院校招录25750人(含1600个公费生,参照公办中职收费)。学位供给完全能满足我市学生就读中职(技工)院校的需求。
节目中,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省技师学院三所院校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以及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如何选择专业非常关心,对此,省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熊卫国建议大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择业倾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职校“量身定制”专业 全力服务地方经济
三位职业(技工)院校有关负责人在节目中详细分享了各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彦红介绍,该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对接惠州2+1产业布局,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其中工科专业占比超过60%。“而且我们设置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的调整与优化。”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方阳介绍,学院以服务城市发展、对接特色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成长为宗旨,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办,立足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双区”建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规划设置招生专业,专业设置主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高端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现代服务业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
省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熊卫国介绍,省技师学院目前开设有9大专业集群35个专业,学院以专业特色为导向,与30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技术服务、产学研等各种模式的合作,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据统计,自办学以来,该校已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7万多人。
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的确,一个好校长带着一批优秀的教师,这所学校就会成为一所好学校。一个地方好学校多了,这个地方的教学水平就上去了。”刘俊华介绍,这几年我市在提升师资水平上做了不少工作。
首先是构建了“正面引导+制度约束”师德培育体系。从2018年起,每逢新学期,各级各类学校举行集体承诺宣誓活动,凡是新入职我市学校的教职员工都签订承诺书,让每一名教师铭记誓言和职责,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2021年,每所学校成立学校师德师风监督组,出台《师德师风监督组工作规程》。
其次是创新实施“教育领军人才”和“头阵计划”培养工程,凝聚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合力,举办书记、校长暑期读书班,实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头阵计划”培养工程,采用“1+N”模式,用三年的时间,培养1080名卓越校(园)长、教师、班主任为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打头阵、做示范、当引领。
此外,我市还全力推动“专编专用”和创新“绩效改革”工作。2022年、2023年,市委编委分三次核增了全市中小学事业编制1.5万多名。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创新开展赴师范院校直招优秀应届毕业生,实施招聘骨干教师“免笔试”引进机制,近5年,补充了1.5万多名优秀教师。2022年,全市临聘教师数量减少了1500多名。
集团化办学能快速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节目中,有听众提出目前我市好几所中学都挂市一中的牌子,担心形式大于内容。对此刘俊华表示,集团化办学是国家和省都在推行的比较快速提升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及实现教育均衡化的有效途径,集团化办学在许多地方已经通过了有效认证。
刘俊华介绍,我市按照“市级统筹、以县为主、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发展,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差距。我们鼓励各县(区)探索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建议结合当地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学校的带动引领作用,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本地及相关学校集团化发展的办学模式。我们鼓励以“直管学校+委托管理学校”为主开展托管型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联盟型、合作型等办学模式。
刘俊华说,市一中在集团化办学方面探索比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最早的帮扶高中学校向义务教育延伸,比如对惠州市第九中学、惠州市田家炳中学、惠州市惠港中学进行了托管。“这种托管是市一中派出校长和部分骨干教师,对托管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全面指导。通过老百姓的口碑和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刘俊华认为集团化办学并不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集团化办学采取的是比较快速的方式,能尽快将市一中好的传统移植到相关学校。
“最近我市也组织了50名县区教育管理人员及校长赴在集团化办学方面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学习。”刘俊华透露,接下来市一中还会对一些新学校进行直接托管。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林伟明) 、惠州新闻,转载请注明。
原标题:《今年惠州市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万个》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