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积极争取在上海设立这一机构,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与全球影响力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争端解决方式,逐步成为各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关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上海应当抓住机遇,打造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为公正高效解决国际经贸纠纷提供“中国平台”,努力成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重要目的地或国际商事仲裁首选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仲裁工作,强调“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把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得更有成效”。这为新时代中国仲裁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往往是仲裁法律服务非常发达的城市,并在特定区域内形成了一个个国际仲裁生态圈。较为知名的有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瑞士日内瓦、瑞典斯德哥尔摩、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
作为中国商事仲裁的重要发源地,上海是东西方商业往来、文化融合最充分的城市之一,讲法治、重契约、守规则日益融入城市文明文化基因,在探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仲裁中心上形成了“上海经验”。
比如,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是首批纳入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仲裁和调解机构,上海仲裁委员会是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的重要抓手,国际商会仲裁院、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韩国商事仲裁院已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代表处……上海成为中国国际仲裁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城市。
2020年,全国首家国际组织仲裁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落地上海并实质化运作。这一“上海中心”为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提供了一条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新路径。
截至2021年,上海仲裁机构累计处理各类案件6万余件,总标的额超过4000亿元,案件当事人遍及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显示,上海跻身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国际仲裁地,“上海仲裁”的国际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际仲裁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国际化程度、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承载厚望和期盼的上海应当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积极打造国际仲裁中心。
充分发挥上海优势——
一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仲裁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坚持包容并蓄,与国际仲裁组织、仲裁机构、涉外律师事务所等展开深入合作,通过举办合作研讨会、合作选聘仲裁员、共享开庭室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互鉴,注重对国际仲裁和纠纷解决制度的比较研究,构建国际法律服务思维。
要将国际先进仲裁规则理念、做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例如,顺应世界知识产权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特色,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协同机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健全数据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一门式”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提升“上海仲裁”的公信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上海方案”和“上海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例如,在以自贸区仲裁规则为代表的中国商事仲裁机构制定的仲裁规则中,相关调解制度已嵌入程序之中。未来,可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上海在规则创新方面的有益实践,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已分别设立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和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要积极争取在上海设立第三国际商事法庭,以更宽泛的国际视野处理国际争端,以更有效的国际审判经验反哺国际经贸秩序构建,并与国际通行的司法审查程序性标准衔接,提升上海在国际经贸往来中的能级。
二要提升仲裁行业的专业能级。
一方面,加强仲裁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务培训,尤其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素质涉外仲裁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批在国际仲裁界有影响力的外籍仲裁员,建立仲裁员信息披露制度。
与之相伴,既要推动本地仲裁机构国际化发展,支持国内仲裁机构和仲裁员“走出去”,也要吸引国际高端仲裁机构落沪,“引进来”全球资源,优化合作生态,提升仲裁行业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涉外法治话语权。
要以仲裁机构为引擎,畅通国内国际交流,聚合其他上下游法律服务机构或组织,提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样化仲裁及相关法律服务,满足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争端解决服务需求。为此,建议以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为契机,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发起成立亚太仲裁联盟,总部设在上海。
整合长三角仲裁力量——
长三角有条件在仲裁方面率先探索、率先发展,在加强合作方面形成更广泛的共识,一起谋划、一起推进,联手打造国际仲裁生态圈,为促进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提供样本与动力。
建议在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在交换信息、学术研究、专家互荐、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形成更紧密的联系、联动和联合,既各展所长、彰显特色,又汇聚合力、整体推进。
比如,可考虑在长三角省会城市设立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分中心或分支机构,建立区域合作平台和服务平台,加强交流互动;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长三角仲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对标国际先行先试——
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给争端解决机制等现有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带来新的变化。
2021年,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它不仅涉及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内容,还包括与自由市场、公平竞争有关的各种目标。
此外,中国还正式申请加入全球首份数字经济区域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DEPA的仲裁机制与CPTPP的国家间争端解决程序具有相似性,但包容性更强,提供了高效、公平、透明的程序来协商和解决各缔约方在条款范围内的争端,包括斡旋、调解和仲裁。
这都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中的争端解决机制,应当予以高度关注、认真研究、深入分析。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周汉民)
上一篇:上海大学毕业生薪资对比:211与985不相上下,双非3所成“黑马”!
下一篇:别花冤枉钱!提醒:警惕“高考志愿规划”乱象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