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为高原民族地区学校均衡优质发展赋能 陈永涌 李晓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智慧教育是对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回应和关切。
智慧教育的本质: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智慧教育在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人才中的价值,既由智慧教育本身特性所决定,也是当前人才培养现实状况的殷切呼唤,是推动人才战略、人才立国的重要途径。智慧教育是智能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革命的衍生物,是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新型教育形态,对于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借力智能技术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注入新型催化剂,借助智慧教育优化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发展路径,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机交互为依托,借助混合式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的交互,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教师育人智慧、互补优势资源、拓展发展时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
智慧教育的核心理念:技术赋能的教育转型
智慧教育是教育从传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正在引领教育形态从“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转向“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结构,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组织者,加速了智能终端课堂教学融合应用,其核心理念是将教育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坚持“五育并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批判性和建构性,更好发挥学生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路径。
智慧教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更均衡配置。地域性的教育资源配置,通常与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区位条件等因素挂钩,存在客观上的不均衡现象,特别是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一时难以跨越。而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在线直播、录制视频等形式,把最优秀的教学课堂搬到全国的任何一所学校,也可以让优秀教师直接通过视频,面对面给学生辅导授课,让更多基层学校、农村学校更便捷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智慧教育有助于教学手段的丰富与提升。“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能够借助更多信息化技术和载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诸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堂等应用的普及,让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准确分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各类教育App的开发和应用,让学习变得更加多彩和生动,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互联网+”的内涵和外延还在进一步拓展中,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智慧教育推动教师专业力的发展与变革、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塑造。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掀起了第四次教育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引发新一轮教育变革,重构学与教的方式,构建未来学习环境,给教师和学生放权和赋能,让他们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主体,彰显主动学习、向上生长的生命活力,使教育进入了一个技术赋能的新时代,推动着教师专业力的发展与变革、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塑造。
智慧教育的美好愿景:促进高原民族地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教育期盼,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智慧教育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在青海等高原民族地区得到高度重视。
青海等高原民族地区学校正在积极学习发达城市学校,加速驶入智慧教育这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快车道”,努力探索与构建“互联网+直录播系统”“互联网+课堂推变”“互联网+创新素养”“互联网+智慧教研”等技术与系统,拓展“教与学”方式的新路径、新模式,以网络联校的组织形式促进优质资源在高原农牧区薄弱学校的普及与应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高原民族地区的每一所学校,让高原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为高原民族地区学校师生提供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供给,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奋进新征程,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是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持续服务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青海等高原民族地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赋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教育的期待和需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均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青海日报》(2023年05月30日 第8版:实践)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举报/反馈
上一篇:自强奋发新时代 团结携手向未来——清华经管学院代表队在第十二届清华校友乒乓球比赛
下一篇:艺术赋能,美术、书法课送给山村小学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