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儿歌悠悠 唱出年代记忆 见证时代变迁
01:13央广网西宁5月31日消息(记者贾海元 汪晓青 张海东)“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喵喵喵,开着警车、开着警车、呜呜呜,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叽叽叽,一枪一个、一枪一个、biu!biu!biu!”
“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在青海省六一幼儿园,小朋友们齐聚一堂,清脆的童声唱响一首首欢快的儿歌。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跟着幼教老师刘伟(站)学唱儿歌(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每一首儿歌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歌声中唱着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歌词里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幼儿园幼教老师刘伟说。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许多难忘的儿歌。歌声里,唱出了欢乐的童年,也唱出了跨越时间的记忆和生活的变迁。
唱起当年的儿歌,忆起那时的岁月
许多儿歌的经典旋律,总会勾起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
“那时候的儿歌都有着很强的时代印记,比较写实,有很多描写生活实际的句子。”出生于1964年的党芙蓉今年59岁,小时候唱过的儿歌,至今她都记忆犹新。
党芙蓉唱起儿时的歌谣(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这些儿歌的旋律透过时光的大门,走进几代人的童年。每每响起,总能引起无数共鸣。
“打啰啰,喂面面,阿舅来了散饭饭。散白面,舍不得,散黑面,笑话哩……”唱起这首青海方言的儿歌,许淑珍满脸笑意,字句清晰,幼时记忆浮现眼前。
“那时候生活条件相对困难,白面很珍贵,一般都用来招待亲戚,日常做饭多吃杂粮,这首歌就是生活的写照。”出生于1953年的许淑珍今年70岁,儿时的记忆虽已模糊,但这首儿歌《打啰啰,喂面面》的旋律和歌词依旧记得非常清晰。
许淑珍唱起儿歌满脸笑意(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一首简单朴实的儿歌,歌词里书写的是儿时的生活场景,也寄托着很多人对故乡的情感。
“今朝礼拜三,我去买洋伞,落脱三角三,打只电话三零三,跑到喜马拉雅山,屁股掼了粉粉碎。”这首沪语童谣,是属于李燕华的童年记忆。
“我来自上海,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小时候物资很匮乏,钱按分算,现在的孩子们真的是太幸福了,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生于1961年的李燕华今年62岁,如今生活在西宁的她一直将这首《今朝礼拜三》深记在心里。
李燕华和小朋友们一起唱儿歌(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经典的儿歌,是独属于童年的记忆
“唐僧骑马蹬了个蹬,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这首故事童谣《唐僧骑马蹬了个蹬》,是李芳记忆深处的儿歌。
出生于1992年的李芳,如今是幼儿园中班的一位幼教老师,这首儿歌她也会唱给她的学生们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等有趣的西游故事随着歌声,进入了许多小朋友的梦中。
李芳(右)和方绎心小朋友一起看幼儿绘本(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首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是出生于1991年的刘伟幼时和小朋友们跳皮筋的必选曲目,简单的歌词和欢快的节奏,小时候的快乐总是如此简单。
生于1981年的辛修勤也有一首经典儿歌曲目。“三岁的小孩穿凉鞋,歪歪扭扭去上学,老师嫌他年纪小,背着书包往家跑,跑跑跑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
“当时小朋友们都会唱这首童谣顺口溜,大家口口相传,街巷里、睡梦中都是这首儿歌的旋律。”辛修勤说,这首童谣唱罢,大家总是咯咯笑个不停,词汇量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对于80后、90后的人们来说,儿歌里唱的是有趣的故事,是好玩的游戏,是伙伴们一起打闹玩耍的快乐。
小朋友们齐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儿歌声悠悠,小孩乐悠悠
“现在小朋友们的儿歌不像我们那时的写实和生活化,孩子们的儿歌更加欢快,充满想象力,更注重引导和推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党芙蓉说。
“毛毛虫,爬呀爬,爬到手臂上。我甩,我甩,我甩甩甩。毛毛虫,爬呀爬,爬到肩膀上。我抖,我抖,我抖抖抖。”4岁半的郭守烨小朋友喜欢唱《毛毛虫》;“我们都是好朋友,留一片绿草给小兔,留一片蓝天给小鸟,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多美妙……”5岁的方绎心拿手的儿歌是《我们都是好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乐……”小朋友们聚在一起最喜欢唱《我爱我的幼儿园》。
“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们学唱的儿歌种类越来越丰富,有益智启蒙类,有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有引导健康运动的。儿歌丰富多样,孩子们都很喜欢跟着老师唱歌做游戏。”刘伟说。
儿歌,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里必不可少的功课。
可爱的小朋友们(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据青海省六一幼儿园副园长李君玲介绍,幼儿园里每周每个班都会学唱一首新的手指谣,词曲种类丰富多样,有传统经典故事,也有流行的改编童谣,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
“儿歌的教唱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老师带领着孩子们,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歌唱。而且歌曲中,可以融合语言、艺术表演、健康等多种能力的学习建设。我们会根据不同班次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儿歌,伴着节奏律动的音乐,小朋友活动手指,开发大脑,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李君玲说。
儿歌声悠悠,小孩乐悠悠。清脆的童声,唱出生活如歌,简单快乐。一首首儿歌,见证着孩子们的快乐,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成长。
儿歌里唱着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美好,儿歌里承载着的期望也不断在实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举报/反馈
上一篇:求职产品碰壁?找了这么久工作,我总结了 7 大产品高频面试题!
下一篇:重庆科技学院:奏响三全育人协奏曲 构建全链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