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高考考生家长的一封信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6-08
手机版

  致全市高考考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伏身窗前十载余,破茧向天搏一击,2023年高考即将来临,全市高三学子即将赴一场青春之约、梦想之会!相信您一定盼望孩子能考出满意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平静心理,搞好服务,更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最佳水平。为此,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要过分关注考试,对孩子成绩应有正确期望

  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考前焦虑情绪是受家长影响造成的。其实,很多高三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发展方向并没有非常明确清晰的认识,所以谈不上紧张。倒是家长,考虑到孩子今后的前途、发展,一心想让孩子考入重点院校,又不敢直言劝说,只能隐约地试探,让考生很是反感,甚至出现了焦虑心态。家长应避免说:“快考试了,你心里有底没有?”、“千万要考出好成绩啊!“之类的话,这样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加剧。尤其不要说:“争取考个好学校,给你爸妈争口气!”“你爸妈不容易,你可得好好考啊!”之类的话,这样会使孩子原本紧张的心理又增加一层怕辜负父母期望的焦虑感。

  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得摆正自己的心态。高考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一次机遇,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被重点大学录取,考不进重点,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所以家长应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以一种宽容、宽松的心态看待高考、看待孩子的成绩。

  二、不要触碰教育公平底线,让孩子诚信应考正直做人

  高考公平是最大的教育公平,高考违纪舞弊严重影响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在高考期间违纪舞弊的考生,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取消其该科目的考试成绩、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等处分。自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实施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019年9月3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中,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等4大类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作弊入刑,重拳打击。希望广大考生家长克服侥幸心理,教育鼓励孩子刻苦学习、诚信考试,完全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迎接高考的考验。

  三、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唠叨,找点事让自己平静下来

  高考前,有些家长总爱唠叨孩子要注意这、注意那,其实大可不必。一是关于考试要注意的问题,学校老师比家长有经验,早已嘱咐好了;二是这时候孩子需要心静,不希望有人在耳边唠叨不止,家长的唠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同时,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信任他,影响他的自信心。这个类型的家长不如先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趁着吃饭散步时简单询问一下孩子目前的状况,没事多浏览些关于高考期间的饮食和往年高考的新闻,只有家长轻松淡定,才能在高考期间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

  四、不要随意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是对一直在学校住宿的孩子,家长不要为了让孩子吃、住好一些,在考前把孩子安置在亲戚家或宾馆。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规律,可能导致失眠多梦,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吃得不够营养,便托人拟食谱,在考前突击性改善饮食,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最好和平常一样,选择孩子平常爱吃的、清淡爽口的、易消化的饭菜,保证吃饱,满足紧张学习时的能量需求,不要给孩子吃过分油腻的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平衡,大补特补万万不可取。

  五、尊重孩子的意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临近考试,有的孩子觉得要放松一下,回到家看看电视、听听音乐等,家长不要看不惯,更不要说“都快考了你咋不知道着急呢?”“有那时间看看书多好啊!”之类的话,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他,压力大、心更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高考期间,许多考生搞“疲劳战术”,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突击复习功课,企图减少睡眠和文体活动的方法来增加复习时间,这样一来,不仅打乱了平日的作息时间,更易导致考前紧张、睡眠不佳,进而影响考试成绩。各门功课复习时间、复习内容应讲究科学效果,只有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才是考试成功的前提。

  六、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氛围,尽力为孩子减压

  考试前,孩子往往比较紧张,家长应该尽量和孩子谈一些幽默、轻松的话题,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如果孩子压力很大,心理很焦虑,可以经常陪孩子到户外散散步,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他(她)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亲情的呵护下、轻松的活动中缓解压力、调整状态。高考期间家长要做好防暑降温,但不要整夜开空调,防止考生感冒;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家长应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单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在晚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孩子回家想休息,就可以安静地休息。

  七、科学处置孩子的失眠,注意劳逸结合

  有的孩子由于考前心理负担重,导致失眠。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偶尔睡不着觉是正常现象,要给考生思想上“松绑”,要充分理解“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道理,减轻思想紧张的压力,帮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家长一定不要说“快考试了,你咋还失眠了”“你睡不好觉,肯定会影响考试”,更不能当着孩子和别人的面说“这孩子紧张得都睡不好觉”之类的话,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失眠状况。如果孩子真的失眠了,家长可以在睡前给孩子准备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物,如苹果、牛奶等,也可以让孩子听几段舒缓、优美的音乐,但尽量不要服用镇静药,要让其通过自身调节自然入睡。有些学生为了放松情绪而去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八、加强交流与沟通,缓解心理压力,尊重考试结果

  应该说,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特别是高三以来紧张而艰苦的迎考复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应考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考场上只要正常发挥就是我们理想的追求。要用孩子的优势去鼓励激发他的迎考信心,促其扬长避短,正常发挥。在孩子迎考的最后阶段,对于每次测试和模拟考试的成绩,家长都应在尊重现实结果的基础上和孩子探讨如何巩固或改进。特别是孩子失败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如何合理地看待结果,不要任意推断,把一时的失败推断为最后考试的失败和孩子今后前途的失败。不要以偏概全,把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误认为全面的挫败,造成对孩子整体信心的丧失,更不要横加指责孩子。

  在考前和考试期间,作为家长要多和孩子、班主任沟通、联系,多了解掌握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当发现孩子的情绪出现波动或者行为举止出现异常时,家长应该及时和班主任联系,让老师帮助做孩子思想工作,自己也要主动与孩子交流,做孩子的听众,耐心倾听孩子的心事和苦恼,给孩子一个发泄不快的机会,且不可随便怀疑孩子有心理问题,不要随意去看心理医生,也不要找亲朋好友帮助劝导,这种兴师动众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九、做好安全防护,健康参加考试

  今年是实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首次高考,请考生及家长依然不要松懈,考前尽量减少与外人接触,不参加聚会聚餐等社交活动,减少接触和传播风险。要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好习惯。考生考前3天要自觉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要及时告知学校和家长,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排查并积极诊疗,确保健康应考。

  十、有效调节,合理安排,家长应陪孩子一起成长

  家有女孩赴考,作为妈妈更要细心注意孩子生理变化,如果生理反应期与高考一致,应提早询问医生,寻求调节办法或做好因生理变化引起不良反应的补救措施。高考前两三天可让学生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但不要参加运动量大而剧烈的体育活动以防疲劳或意外损伤。高考期间,考生最好由班主任老师带队,家长接送一定要保证时间,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家长在考场外“陪考”。每考完一场,应尽快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不要沉湎于前场考试中,更不宜询问考试情况,要引导学生顺利了不沾沾自喜,失利了不灰心气馁,更不能因试题难度大而焦虑、怯战。要让学生做到考完一科放下一科,集中精力应考下一场。如果说高考是一道关,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闯关”。无论家长文化程度如何,无论家长是否工作繁忙,都应该抽出一定时间关心孩子,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因为此时此刻,他们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家长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重要机会。

  在考前和考后志愿填报期间,每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采取种种骗人的伎俩,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严重侵害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为此,我们整理归纳了近几年考生上当受骗的种类,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招生背后的“陷阱”。

  一、诱骗购买作弊器或者假高考答案

  每年高考前夕,社会或学校周边以及许多非法网站都会出现售卖高考作弊器和高考答案的违法广告,以此骗取家长不菲的钱财(数千元甚至几万元)。广大考生、家长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上当受骗。高考属于国家最高级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属于国家级秘密,高考结束前决不可能对外泄露。此外,高考全部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每个考点都安装有信号阻断、追踪系统,每一个考场都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全程监控和录像,每名考生进场要进行人脸、身份识别,并接受最严格的安检,每场考试公安部门在场外随时待命,对方给你提供的所谓窃听装置(作弊用的手机、书写笔、尺子等)将会被及时发现,并将受到严厉处罚,考生及家长千万不要冒这样的风险。

  二、假冒招生人员行骗

  骗子冒充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伪造录取通知书、录取函,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和钱财,等学生入校发现受骗时骗子早已逃之夭夭。家长应明白教育部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各大高校招生指标和计划均需教育部核准后统一下达,省级招办和高校也严格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且招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

  三、混淆不同办学类型行骗

  骗子故意混淆普通高校招生与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自学考试助学班、远程网络教育班,从中骗取家长钱物。考生和家长就要提高警惕,首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院校真实身份,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去实地参观,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四、租用高校场所、勾结大专院校临时职工合伙诈骗

  骗子往往租借大学公寓用作临时招生办公地点,让考生和家长以为是高校的正规招生,放松警惕。他们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点录名额”,向家长诈骗钱财。有的骗子还与少数大专院校的临时职工合伙作案,自称有亲戚在大学工作,有关系,以此来骗取家长的信任和钱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多方了解,实地考察,切忌上当受骗。

  五、以能疏通关系为幌子诈骗

  有的骗子将本属正常的投档和录取,说成可以花钱疏通关系,借此向考生家长索取钱财。当前,入学路愈来愈公开、公正、公平,只有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升入自己梦寐以求的高校,所谓的捷径只能是陷阱。

  六、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

  高校招生除按规定收取报名考试费等少量费用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凡以收取大学中介费、赞助费为借口、索要钱财的,必定是骗局。

  七、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诈骗

  骗子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以“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军校扩招”等为幌子,向考生及家长寄发通知书,伺机诈骗钱财。军校招生和普通高校一样,都实行远程网上录取,而且考生参加军校录取,必须事先通过军队组织的政审、面试和体检,相关要求更加严格。绕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过所谓的中介招收军校生都是非法的、骗人的。

  八、假借定向招生等名义诈骗

  一些骗子对考生家长吹嘘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只要考生和家长出所谓的定向活动费就可以录取,以此骗取钱财。还有的说先上专科,然后再转到本科等等,以此为诱惑骗取家长高额钱财。

  在此我们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对招生录取有任何疑问,都要通过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址:https://www.sdzk.cn/)公布的正规咨询渠道确认核实,也可以拨打莱西市招生考试办公室电话咨询(电话:0532-88483778)。在此我们也郑重申明:经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录取学生是唯一的合法渠道,其它渠道都是不可信的。高校不会委托任何中介和个人进行招生,如果有人说“我是受某高校委托来进行招生工作的”,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应向公安机关报案;高校招生不会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有收取费用的应立刻举报。

  另外,我省今年高校招生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请家长及时提醒孩子,详细了解有关注意事项,按照规定时间,认真做好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是投档录取的依据,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必须按规定执行,到规定的截止时间,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理想的高考成绩是您的希望也是我们的期盼,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包括您能给我们的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平和的应试氛围,让他们自由正常地发挥,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

  最后,我们衷心祝愿各位家长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愿您的孩子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5月26日

  供稿:招生考试办公室

  原标题:《致全市高考考生家长的一封信》

上一篇:@郑州高考生家长,这份贴心的交通提示请查收→
下一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真抓实干,以开放办学推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