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活动在京举行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6-12
手机版

  中国日报6月8日电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关于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7日,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活动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

  

  主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主持,仝小林、周向宇等6位院士专家围绕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董光璧将中国古代科学传统提炼为五大学科体系、三大思想柱石和三次发展高峰,认为中国科学传统对未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指出,"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在中国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对未来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以中国古代的记数与运算,以及商高、孟子、墨子、等的人文思想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为例证,揭示出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和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仁宗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科学伦理学的作用入手,提出"惟人万物之灵"、"知行合一"、"医本仁术"等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各种启示。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林认为数学的发展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从希腊欧几里得系统下来的,另一条是具有很强系统性的中国古代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以瓷器、青铜、生铁与钢、丝绸与提花机、机械与仪器、造船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例证,提出在"料要成材,材要成器"过程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学术交流展"。展览以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为主线,分为"整体观念"、"辩证思维"、"实践思维"三个单元,并在专题部分将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及古代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展示。

  主论坛结束后,举办了圆桌论坛活动。全国学会、科研院所、高校等近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年内将陆续开展系列论坛。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上一篇:名单提前亮剑!媒体人捅破窗户纸,周琦去留难定,乔帅加速淘汰
下一篇:河北保定:“城管蓝”全方位护航高考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