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家热议今年高考作文(附2023全国高考作文题)
《中华读书报》2023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或长按二维码在线订阅。
高考作文永远是高考期间关注度最高的社会热点。考生一走出考场,语文作文题就已经刷屏。今年的高考作文有何变化、体现出怎样的特点?中华读书报记者专访了有关专家和语文教师。
高考作文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特点
高考作文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入库专家陈维贤认为,2023年有所变化,淘汰了“硬指令型”的主题式写作、应用型写作等命题形式,完全是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的材料作文,激发考生由材料生发的联想、认识与思考,还出现读写结合的作文新题型。
从不同视角评价高考作文,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陈维贤分析,从教学和学术的视角看,高考作文题这几个特点突出:一是审题难度降低,发挥空间更大。如新课标I卷,材料谈“故事的力量”既有个人层面又有民族等不同层面的提示,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更能把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思维能力、不同表达能力的同学区分出来。二是思辨性更强。像全国甲卷直接就是显性的思辨性材料。三是作文材料生活化更明显,不再以宏大叙事内容为主。但写作空间拓展了,与学生生活、日常生活更密切了,却并不影响学生写出宏大叙事主题的文章。这是寓思政于写作之中的体现。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为:“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针对这一作文题具体分析道:题目的核心话题是“探索陌生世界”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所以,考生在审题时要读出材料表述背后的语气与态度,要肯定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是因为“好奇心”驱使,然后很快进入对其他原因的探讨和阐述。黄玉峰说,这个题目比较平实,不需要奇思妙想,靠的是知识面的宽度、思想的深度,靠的是表达的清楚明白、有说服力。如果对哲学感兴趣,对作文题有哲理的思考,大概会得到阅卷官的青睐。
“高考作文题终于开始走上正常的路了。所谓正常的路,就是正常的表达。”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认为,跟前几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特点是比较平实,绝大部分题目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关,其中涉及的议题既不生硬也不生僻,比如讨论技术发展情况下人与时间的关系问题,比如思考独立空间对于自我的意义,等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命题有三个特点比较突出。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上海市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入库专家陈维贤,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连中国,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五中语文老师徐淳等专家解读高考作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连中国认为:一是命题简明。与去年的命题篇幅相比,今年的命题普遍精粹凝练,直击要害,要言不烦。大多数的命题关键性的几句话,题意全出,分量很重。二是时代之思。不少命题集中凝练地表达了时代之思,引导学生基于我们时代的相关状况,进行思辨性思考。全国甲卷的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新课标II卷“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思考,上海卷“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的思考等,均为此种状况。三是续航启动。经过内省思考,期待整体的社会,可持续地、强有力地再前行与再发展,全国乙卷两段话的哲思,北京卷“续航”“亮相”最为典型。
北京五中语文老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徐淳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注重立德树人,体现思辨性和文中“我”的命题趋势。作文题目温和大气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让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把话说得更好。作文题目依据新课标注重实践性,加强了新教材和考试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减少机械刷题的语文学习导向,引导学生回归到语文学习的本质,同时充分体现出价值引领、情境设计和思维提升等特点。
语文教育的侧重发生变化
汪锋分析,现在作文题给出的材料和要求可以体现出命题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于“才能”的认知。“思考”是作文要求中的关键词,给出的材料主要是让考生思考其背后的道理。按照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说法,语文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以一带三”:“一”即语言运用,“三”即思维、审美、文化自信。现在的作文题有点过于侧重“思维能力”,有不思辨不成文之感。他认为作文的侧重还是要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多样化一些比较好,个人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思均可入题。
“高考作文题反映出语文教育要与学生生活、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写作不仅要以青年视角,更要把写作教学与学生个人体验、思考,与当下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做到情境化、现实性。”陈维贤说,同时要结合现实和教材,着力思维训练,而不仅仅是写作技巧训练。甚或,把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打通或融合,让阅读和写作融合,以语文的方式关注现实、思考历史、学习政治,这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徐淳建议,学生在作文备考过程中:首先,应认真揣摩真题,掌握命题规律,作文要为时而作,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体现自我的深度思考;其次,要将思维训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能简单背范文,而是要着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再次,反复修改,不断升格,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高考作文的特点,连中国判断语文教育的侧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关乎时代的思辨力的考查。思辨思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贴时代的现实状况。例如全国甲卷的对人过度依赖技术的思考,就要求考生更为深入内在地把握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而打开相关的系列性思考。北京卷的微写作,涉及的是是否要开设班级公众号的思考。其二是社会人文性的重启。在时代发展中,在社会进程中对人的生存现状进行关注,比较典型的是新课标II卷的有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对人生存状况,特别是青年一代生存现状的内在关注。”连中国说,在近一段时内,基于时代之思,努力为社会发展营建良好的人文基础与社会环境,可能是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语文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语文的教育未来应该是多途径提高语文素养,不能仅限于课堂学习。”陈维贤指出,同时要转变语文学习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转型,实现从旧知到新知、从新知到未知的飞跃。思考力和思维力是重点。考生想相对自如地应对高考作文,需要很高的写作素养。首先是思想境界、思考能力的提高,这离不开阅读面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其次,是表达能力的提升,包括理性表达和感性表达。各种类型作文写作基本特点要掌握,更要融会贯通。基本写法掌握越全面,写作起来越得心应手。至于写作技巧之类,属于“术”的层面。
汪锋认为,语文的本质应该是提高人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作文只是用书面语来表达自己的一种能力,只是沟通交流能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要给考生一个简单的建议,我觉得就是要把作文回归到沟通上来。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可以设想就是以书面的形式跟某个亲友或其他什么人来谈自己对于当前话题的想法,然后再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高考作文的核心提升,特别是高分作文的获得,连中国归纳为三个条件必不可少:扎实的课堂,潜心的阅读,真实的思考。扎实的课堂是核心,潜心的阅读、真实的思考是两个重要的辅翼。只有真正地于此三方面进行努力,我们才能建立自信,面对时代之变,面对课改之变,使自己的写作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
2023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甲卷
使用省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使用省份:山西、安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卷
使用省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使用省份:辽宁、重庆、海南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出炉:“续航”和“亮相”二选一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花开纸上”读书专栏。请你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个与花卉有关的场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一段短评。要求:写出作品名,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请以“心跳得那么快”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
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3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启学习交友之思 悟责任担当之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三 写作70分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上一篇:北京必去十大景点推荐,京城好玩景点都在这里了,你去过几个?
下一篇:2023毕节大方县第一批次“人才强市”引进高层人才实施方案(第一批)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