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大高薪专业,毕业生大增,供求失衡可能到来
2023年6月9日,麦可思研究发布《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根据麦克斯研究披露的信息: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大学生薪资增速明显放缓。2022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990元,较2021届分别增长了3%。
来源:麦可思研究,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从麦可思研究的数据来看,前10名一水的计算机类和电子类专业,这也是近些年这些专业分数暴涨的最大推手。
老学长关心的点不在22届就业薪资问题,而是关注到列入前10名的专业,近些年招生人数大增,关心招生人数和岗位的未来供需平衡问题。
这些专业的供需关系在未来会不会发生失衡?今天我们来看一下。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一、计算机类、电子类行业目前出现的一些信号
这些年,随着网络舆论、培训机构、大爷大妈的传播,再加上前几年大厂疯狂扩招,一时间唯计算机论甚嚣尘上,推动了计算机专业分数的直线上升,考生疯狂涌入,各高校也把计算机类作为招生的压轴专业,不管是985/211还是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都在大量招收计算机类和信息类学生。
2021年北京市发布了《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检测报告》,其中提到“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大幅提高”,仅仅一年时间,从事信息产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从19年的4.2%快速上升到20年的7.9%。为什么20年发展的这么快,看薪酬就知道了,几乎是其他行业的1倍。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这是一个较明显的信号,全民皆码的舆论风潮带来的是疯狂涌入,跟炒股十分类似。
现在离调查已经2年多时间过去了,如果按照20年的增速,新生代农民工从事信息产业的比例可能会达到与制造业和建筑业相抗衡的态势。
22届毕业生秋招(21年),大厂offer拿到手软,但互联网行业22年似乎一夜入冬,23届秋招就哀嚎声一片,什么大厂裁员、缩招、业务优化组合等等让人目瞪口呆,根本没有给人思想转换的缓冲空间。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随着前些年美国对中国卡脖子问题越来越嚣张,国内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一个接一个,可谓是举国之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在此情况下,集成电路有关的企业也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和发展壮大,带来了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大量需求。
关于电子信息类的情况和未来展望,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不再赘述:计算机专业未来还会火吗?谁会成为下一个热门专业,会是它吗
二、高薪专业专业招生人数剧增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普通本科批计算机类专业招生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已达36万人。
可以说计算机类招生人数在急速上扬,这还只是本科生,还有大量的研究生招生。不管是985/211还是双非、三本、大专的,几乎都在开设计算机类相关的专业。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但行业发展遇到瓶颈,但反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就会出现供需失衡状态。
来源:艾媒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国外卡脖子引发国内近几年对于电子信息类企业和专业的追捧,招生人数在前些年平缓之后又开始上扬。其实国内芯片目前卡在设备端、材料端以及后端制造工艺上。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设计端,在卡脖子端还有较大差距。但这个行业的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你看全球垄断性的光刻机设备巨头阿斯麦(ASML)2022年全年ASML总净销售额为212亿欧元,这可是几乎全球垄断的。
再看看制造端,全球10大芯片代工企业产值。集成电路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市场容量差距还是很大的,但互联网产业都已经遇到了瓶颈。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国产替代的差不多了怎么办?看看欧美日集成电路发达国家,其实就有借鉴经验了。集成电路产业虽然技术含量高,但在国外早已是成熟产业,无论收入还是其他待遇都是四平八稳的。跟其他工科专业的兴衰发展轨迹没有太大差别。
来源:易度排名,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三、小结
计算机类依然行,不过已经过了高红利期,慢慢会回落到一个行业正常水平。电子类同样如此,看看欧美电子类行业走势就很清楚。
互联网产业目前的行业处于一个近些年的瓶颈低迷期,从22年持续至今的全球性裁员、缩招浪潮仍未平息,因此供需失衡的状态可能会慢慢浮现。在职场上的体现就是大厂招人门槛提高,研究生成为门槛的现象会越来越多。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电子信息类,未来真正生存并发展下去的是对这一行真正感兴趣的人,而不是追求薪酬冲进来的那批人。
没有兴趣是无法筑牢自己能否不丢饭碗的护城河的。护城河护住的城是社会急需或必须的那部分核心产品。但危机来临,组成城市外围的非核心产品是会被毫不犹豫舍弃的。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关于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方面的文章,前面发了很多。
高考或读研学生注意!前面几个月,已经将各个专业进行了梳理,比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类、化学、生物、金融、电子类、法学、医学、建筑等等各学科,并做了许多学校的就业分析,可翻阅前面文章查看,仅供参考。
备注:文中除有特别注明的数据表格外,其余图片取自各校官网或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