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选择题个人解析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高考地区:云南、山西、安徽、黑龙江、吉林等五个省份适用

  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答案:C

  解析:时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可以排除A和B,A公共墓地说明尚未出现贫富差距,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母系氏族阶段;B,农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D文字的使用是进入更高阶段后的产物。

  2.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答案:A

  解析: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与法家思想有相同的主张,故选A。BCD都强调仁政、德治等,与法家思想不符。

  3.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从汉武帝到东汉后期,州刺史被尊为使君和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容易形成地方势力膨胀局面,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A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形成;C州刺史被尊为使君和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刺史在东汉演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失去监察地方的功能。

  4. 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史料最为真实

  答案:A

  解析:史料实证题。先排除D,史料的真实程度不能以时间早晚判断,“最”过于绝对化;再排除C,《旧唐书》编撰时间为五代,墓志早于《旧唐书》;B“皆可”也是绝对化表达,《李元谅颂碑》中就没有李元谅姓名由来的相关内容。

  5.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答案:C

  解析:15-16世纪,东南沿海某港口,说明其发展是因对外贸易,根据时间可以排除D,早在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就已兴起;B排除,农业生产技术在明朝时无大的进步;A朝贡贸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对商品经济发展不利。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丝银贸易”网络,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6.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咨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咨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咨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咨议局的设置是地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体现,BC过于绝对化,A与实际不符合。

  7.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答案:A

  解析:从数据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比重下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民族工业得到发展。B商业资本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商业贸易萎缩;C与事实不符;D这个数据只谈民族资本,无法看出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8.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A. 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 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 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时间排除ACD。波斯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亚述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上埃及与下埃及完成统一,古埃及进入早王朝时。但B选项似乎与材料主题不一致,可能我对材料理解有偏差。

  9.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限制君主权力思想广泛传播

  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的实力下降,说明东罗马帝国走向衰落。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5世纪,由著名律师傅德斯古爵士明确提出限制君王权力的主张,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奥斯曼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于15世纪末排除B;14世纪前后,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

  10.如图为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

  

  A.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B. 拿破仑战争的局势

  C. 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D.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时间,排除ACD。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战争后建立,C1808年尚处于拿破仑战争期间,D绥靖政策是二战前英国的政策。

  11.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A.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

  B.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

  C.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 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时间,先排除C,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局面;再排除A和B,摧毁了不符合日本实际,本土化与材料主题不符。

  12.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主题是“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这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可以直接排除ABC。

  这是采用新教材老高考省份的2023年历史试题,由于命题题量限制,选择题中某些时段没有进行考查,而放到非选择题中。选择题突出了中国远古历史、世界上古史和中古史的考查,这和甲卷、乙卷明显不同。

  以上答案和解析为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并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举报/反馈

上一篇:佛山渲染c4d培训
下一篇:升学在即,盘点深圳3所最具性价比的高中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