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大学教师:评副教授,比评正教授还难!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梳理多年来副教授评定条件的变化,对现在的讲师们深表同情,“基本来说,如今,985学校最终通过评审的副教授,其难度已经大过了评教授。”
有任职高校的网友曾发文称,同事是一位45岁的老讲师,在晋升副教授时因0.1分再次落选,突发心梗。还好抢救及时,通过心脏支架手术,逃出了鬼门关。
对此,一网友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称自己是位42岁的失败的讲师,也曾经因为评职称郁郁寡欢,吃了半年调整情绪和睡眠的药物,无数次自我开解,才慢慢缓过来。
从讲师到副教授,需要多久?
职称晋升是所有高校教师都绕不开的 “坎儿”,没有哪位教师不在意。
尤其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教的青年教师,为了能够尽快从讲师晋升副教授,更是拼尽了全力。有老师自我调侃,“头发越来越少,杯子里的枸杞越来越多”。
然而从讲师晋升副教授,并非朝夕之事。
人社部、教育部2020年底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基本标准。
其中副教授可分为教学科研型和教学为主型两类。在具有博士学位的前提下,至少担任讲师职务满2年,且教学质量、科研成果、论文等多项指标达到一定要求后,才可以评审副教授。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影响因素的事件史分析》一文作者,曾选取136位华东地区四所研究型高校的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数据显示,讲师职称的平均年龄是29.8岁,晋升至副教授时的平均年龄为34.2岁,晋升至教授时的平均年龄为40.8岁;高校教师由讲师晋升至副教授平均需要5.5年,由副教授晋升至教授平均需要7年。
对此,有些青年教师高呼,“太卷了”“卷不动了”!
讲师晋升副教授,僧多粥少!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青年教师实行“非升即走”的职称考核制度。
大部分毕业后直接从教的青年教师,都是以讲师身份入职的,必须接受预聘岗位的考验,即校方往往会与其签订为期3年的合同,一般最多只能签订两次合同。如果该教师没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从讲师到副教授的晋升,将面临被解聘的境况。
对于高校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拼的不仅是更高的职称,也是为了保住现有的“饭碗”,避免被解聘。
由于学校层面的职称名额核定标准,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校情况来核定,名额到了学校后,学校依据退休人数、人才引进情况等因素,继而进行院系之间的名额分配。
“申报副高级职称,一群人争夺一个指标是常有的事”,一位高校教师感慨,用僧多粥少这个词已不足以形容讲师晋升副教授竞争的“惨烈”。
另一位网友留言,他所在的西南某二本高校,七八年前,博士进校,一年后直接给副教授职称,现在每个学院每年大概只有一个副教授名额,两到三个教授名额。他和同事们都在商量,现在要不要学点手艺,比如做杂粮煎饼、烤冷面啥的,未来失业后,去开一个“博士煎饼铺子”。
据悉,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比例偏高,从讲师晋升副教授的竞争更是激烈。
副教授评审,水涨船高?
如今,具有博士学位已成为能进大学任教的基本门槛。
随着大把青年博士入职高校,职称晋升指标有限,从讲师晋升副教授的要求,也呈现出了“水涨船高”的态势。
“现在一个副教授的成果在10年前可以在这个学校评教授。”在某中部双非地方二本院校任教的一位网友留言表示。
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奖励等等,都是评副教授时的重要考核指标。
且在“僧多粥少”的职称评审过程中,一些高校更是上演着不断提升职称晋升门槛的戏码。
有自媒体曾盘点了国内6所985高校的讲师晋升副教授的条件。
据该盘点信息可看到,在教学工作量方面,这项工作所占比例从60%至80%不等;在奖项要求方面,其中3所高校明确要求,参评讲师必须至少获得一次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在科研项目方面,其中3所高校明确要求,需主持参与一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还有一所高校则明确要求至少主持参与一项国家课题;在论文发表方面,其中5所高校明确提出了参评教师的论文等级,必须有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在专著数量方面,其中4所高校提出了明确要求,数万字以上的专著,或者参加编写公开出版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
拓宽教师职称晋升之路!
虽然有些高校教师,直到退休都只是讲师,但我们同时亦可看到,在国家多项政策的推动下,教师职称晋升之路已在逐渐拓宽中。
上文提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及招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等,在严把质量和程序的前提下,可制定较为灵活的评价标准,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教育部等六部门2021年初对外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将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评审、按岗聘任。不把出国(境)学习经历、专利数量和对论文的索引、收录、引用等指标要求作为限制性条件”。
不少高校已陆续在探索职称评审的新办法。前不久,麦可思研究发布文章《大学“躺平潮”:副教授都不想转正了?》列举了南昌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做法。
青年教师承担着多维度的压力,某些时段闪现“佛系”“躺平”的心态不足为怪。
但是如何将其所担负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在恰当的年龄段内有所作为,既需青年教师自身不断改变与提升,同时也离不开高校相关制度的改革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知乎网、青塔人才公众号等
[2] 高校讲师晋升之痛:职称僧多粥少 评审标准常更新. 中国青年报,2014-08-15.
举报/反馈大家都在搜副教授和硕士哪个厉害副教授可以当硕导吗破格晋升副教授的条件副教授是怎么评出来的副教授还会非升即走吗大学评副教授很难吗
发表
迈克尔滴拉尿
不是常说,文凭不能代表能力。贾浅浅的学识和教学水平已经远在正教授之上,因为考虑到资历浅了点,所以才给了副教授。这在一些“文化人”对她的评价上得以应证。
06-20 04:00
广东
举报
回复
41
百度网友7b0f566
职称是可以的,职称是你工作业绩的总结。
18小时前
安徽
举报
回复
赞
斯虹颖5v
对,浅浅早该上一级教授了!
06-20 11:41
四川
举报
回复
1
贝贝熊TB
僧多粥少一定是个常态,高等学校就应有高等学校的样子,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优中之优,那些躺平的人本该就在此列之外。
06-20 18:34
北京
举报
回复
8
yysz3
为啥要有名额限制呢?条件满足自动升职称不是更好?公务员好像没有这么躲限制吧,主任科员 一调二调 巡视员什么的
06-20 22:12
浙江
举报
回复
赞
就当是个玩笑
副教授是到坎,过去了就说明你融入了这个圈子,人脉,能力都不会差,后面自然就好办了
06-21 08:30
湖南
举报
回复
2
chengbrook
瞎扯。评教授的要求更高,文科类都得b级刊物。评副教授,c刊就可。
06-20 02:52
北京
举报
回复
39
majianxj11
你真是文盲
06-20 16:36
安徽
举报
回复
2
joe_li001
基本条件肯定教授更高。但是副教授因为青年博士多,竞争激烈,需要远远超出基本条件才有可能评上。
06-20 10:07
安徽
举报
回复
2
全部4条回复
Chanwenze
唉不想看下去做为一个青椒的母亲深为儿子的未来之路忧心忡忡。早之今日何必当初呢不该把孩子撵上读书之路结局还不如书读着不好的
06-20 10:21
安徽
举报
回复
27
君驻长江水
进了博士圈才发现更卷
06-20 19:37
山西
举报
回复
赞
墨森2115v
伪命题,没有副教授哪来的教授?教授肯定比副教授难啊
06-20 17:07
广东
举报
回复
4
吾木指点江山
不同时代的教授副教授标准差太多
19小时前
福建
举报
回复
1
小花儿1980
啥也不懂,要pk知道不。名额给你限制死了。如果副教授人多。你看看结果如何。
06-20 22:38
江苏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3条回复
么安双068
老实说,目前年令超45岁的985大学的副教授,基本上不可能评上正教授的。
06-20 11:57
浙江
举报
回复
4
延又槐03G
关于职称评审,很多老师都愤愤不平,各高校人事处也忙得不亦乐乎,增加了很多负担。但是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不满意,为啥?很多人觉得不公平,把评审权下放给学校更是乱来,这里面的人情世故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伤害了老师的心和工作热情。其实这本来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评聘分开。学校不在管职称评审的事,有国家采用全国专业知识统考和教学技能考试的办法来评定,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达到了,就可以评上。至于评上之后能不能被学校聘任,就要看能不能达到学校的业绩要求了。这样,评不上的老师也心服口服,也有努力的方向,评上的老师越要努力工作,不会也不能选择躺平。学校也不能设置一些变态的障碍,限制老师的发展。教育部领导咋就想不到呢?
06-20 10:08
江苏
举报
回复
64
百度网友7b0f566
评聘分开,那你更伤心!
18小时前
安徽
举报
回复
1
hujiahua248
.说七说八就是一种特色
06-20 11:03
云南
举报
回复
9
asun64
高校里面有些老同志科研和教学并不比年轻的博士强,甚至还很弱
06-20 12:12
江苏
举报
回复
6
源晓君06S
不聪明,要进什么高校,要评什么教授,进个初中做个数学老师!再评个高级职称!收入吓死人!
06-20 13:51
江苏
举报
回复
43
草莓的樱桃
二本学校,评副教授评了三年了,屡战屡败,不放弃,
06-20 21:19
陕西
举报
回复
1
许一世繁华以绵
支持教授
06-20 03:53
四川
举报
回复
27
totms
真是怪现象,一边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零容忍,社会舆论一片指责,一边大把大把的高学历人才往教师队伍里挤,僧多粥少,抢的不亦乐乎。
17小时前
甘肃
举报
回复
1
理初昳050
我经常说职称评定是耍流氓。达到了职称条件,结果说有指标限制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单位以没有指标为理由,让员工用高级职称的工作效果干活只给低级职称的工钱。
06-20 10:50
四川
举报
回复
29
弦脉低耗采暖系统
评上了吗?
06-20 11:11
山东
举报
回复
1
鲁班七号we
现在很多时候年纪大点的就尴尬。因为二本院校35以上的老师很多是硕士,没有国家课题,也没有牛人博导和师兄弟挂名,也不是双一流或者一本院校,想发核心论文、拿课题、赛讲出彩?只能摇头了
06-20 19:21
山西
举报
回复
赞
远山nR
国社,国自,SSCI,SCI,顶刊,science,cell,nature。各个高校差别不大,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卷。已经再探讨,能上能下的滚动式职称了。
06-21 09:32
北京
举报
回复
赞
小蜜枣8
岗位晋升更难,中学7级升6级,材料都快够评正高了。
06-20 20:44
安徽
举报
回复
赞
百度网友7b0f566
刚好反过来,高级工程师比正高级工程师简单。
18小时前
安徽
举报
回复
赞
查看更多评论
上一篇: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学食住行运动娱乐?一起来揭秘校园生活
下一篇:包粽子扎香囊制龙舟 柬埔寨学生“沉浸式”过端午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
- 河南出台28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
- 玉林工务段聚力抗击台风“三巴”保障安全
- 2023下半年广西英语四级考试时间具体安排
- 【邀请函】11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2024届毕业生秋招校园双选会(第三场)
- “超级稻”亩产809公斤!江苏省第一家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诞生
-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 院士开讲“太阳风暴”向学生发出科研“邀请”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光谷一街道就业超市开17家“连锁店”,专为60、70后待岗居民“供货”
- 思政有深度,育人有温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管城三中校区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 创新风潮迭起,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正式启动
- 一图读懂丨上海松江新城“十四五” 规划出炉
- 美国众议院选举第二轮投票依旧无果 众议院仍处混乱状态
- [浦东]竹园小学:长岛|弘扬科学精神,X沪东“科堂”公益科普活动激发科学梦想
- 导读:郑州妇科医院排名公布
-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部分道路和区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热搜第一,王楚钦深夜发声!
- 成人自考本科通过率高吗?
- 打造雄安家门口的名校名院 “三校一院”平稳运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城南草堂结下天涯五友,挚友阔别留下传世之曲
- 早参|神舟十七号瞄准今日11时14分发射;2024年广州中考报名准备工作开启
- 人社部回应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同退休依据哪个算
- 新银发族“求知若渴” 老年大学如何满足?
- 女子结婚要求前同事还礼400引热议,当事人:发了两次请帖,对方一直不理,后来还说
- 教师批学生对日不当称谓:怒拍桌子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 英伟达将与鸿海共建AI工厂,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项目